京津冀沃土上打造中国发展新的支撑带

2017-09-19 09:29:17  来源:新华社  责编:董健雄

  原标题:面积赛英国人口超德国:京津冀沃土上打造中国发展新的支撑带

  3年前,刚从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搬迁到河北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市场时,香蕉批发商张俊内心还有一些忐忑,不知道能否在北京之外生存。经过3年打拼,如今他的经营规模比在北京时扩大了3倍,生意扩展到了河北周边多个省份,一家人在高碑店实现了安居乐业。

  张俊是北京疏解外迁到高碑店的4000多家批发市场商户之一。这些商户外迁之后,每天能减少2000多辆进京中转运输车辆,缓解北京拥堵状况。

  北京批发市场等非首都功能的疏解,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之一。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式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3年来,在21.6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历史性的变革正在发生,一个面积赛英国、人口超德国的中国发展新的支撑带正在形成。

  2017年年底,曾被誉为亚洲最大的批发市场的动物园批发市场将完成疏解退市,“北京动批”将彻底成为历史。为了实现“瘦身健体”,北京在全国率先出台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已累计调整疏解“动批”、大红门、天意等批发市场和物流中心300多家,清理淘汰一般性制造企业1300多家;北京城市学院、建筑大学等累计向五环外新校区疏解学生1.6万人。

  截至2016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为2172.9万人,增量同比减少16.5万人,城六区常住人口实现由升到降的拐点,比2015年下降3%。

  3年来,北京市从严调控的制造业、农林牧渔业、批发和零售业新设市场主体数显著下降,未列入禁限的金融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服务业同比明显增长;中关村高技术企业实现总收入4.6万亿元,较5年前翻番。

  “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说。3年多来,在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河北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在距北京200多公里的河北沧州,一座现代汽车制造工厂已经竣工量产,可实现年产值360亿元。这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河北省引进落地的最大体量项目。

  3年多来,河北省先后承接京津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商贸物流等产业转移项目超过1.2万个。在河北省经济版图中,工业不再“一钢独大”,经济结构更趋于健康。

  同样获益的还有天津。“滨海新区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渐入佳境。”天津滨海新区发改委副主任唐中赋说,新区深化与唐山、沧州、保定等城市合作,推动主导产业在河北布局配套产业。

  伴随着“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被打破,京津冀携手相融的梦想一步步渐成现实。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北京企业在津冀投资额已经超过2000亿元;天津企业到河北省投资项目超过2600个,累计到位资金1300多亿元。

  今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河北雄安新区迅速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地区。如今,在河北雄安新区,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按照中央要求和新区规划建设需要编制的四大规划编制工作已取得明显进展。

  在北京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和6个重点地区详细城市设计已通过专家评审。行政办公区10栋办公楼已经整体建设完成。今年年底,北京市四大市级机关和相关市属行政部门有望率先启动搬迁至此。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说,京津冀三地进一步明确了河北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产业发展方向,细化了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新机场临空经济区、张承生态功能区、滨海新区等4个战略合作功能区产业承接和发展方向,并确定了一批协同创新平台和专业化承接平台。

  在经济发展之外,京津冀协同发展给三地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3年多来,三地先后联手打通京台、京港澳、京昆、首都地区环线等12条高速公路“断头路”和干线公路“瓶颈路”,累计超过1400公里,通车里程达到6500公里。今年年底前,京津冀高速公路“断头路”将成为历史。

  “轨道上的京津冀”越跑越快。京津城际直通滨海新区一小时可达,津保城际、张唐铁路等建成通车,“一卡通”刷遍京津冀从梦想变为现实……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轮廓日益清晰。

  近年来,京津冀数百家医疗机构签约合作,通过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合作共建等模式,河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京津医疗资源和服务。受惠于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居住在河北廊坊三河市燕郊的数十万北京医保参保人员,最近在燕达医院看病实现了持卡就医直接结算。

  3年多来,京津冀三地在教育、卫生、民政、人社等领域都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区域难点、民生痛点等问题得到解决,京津冀三地群众收获了满满的“民生获得感”。 (记者 齐雷杰 孔祥鑫 毛振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