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2017-10-26 09:58:07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活力

  邯郸简政放权深化“放管服”改革

  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年全省第一

  “6张清单”拧紧权力闸门、企业注册登记“20证合一”、项目审批时限缩减220个工作日……邯郸市把“放管服”作为深化改革“先手棋”,紧紧扭住转变政府职能这个“牛鼻子”,简政放权,市场主体增速连续3年位居全省第一。

  以“放”激发市场活力

  建立“点菜”机制,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通过评估、对比、论证、审定等程序,加大向县(市、区)放权力度。2013年以来,该市累计下放调整244项行政许可等事项到县(市、区),陆续出台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改善营商环境优化市场准入30条措施等一系列文件,在市场准入便利、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服务。

  登记改革多证合一。邯郸市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统计登记、公章刻制备案、社会保险登记证等涉及市场主体准入的登记事项进行整合,实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截至今年3月底,办理“6证合一”营业执照13170份、个体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32506份。同时,推进简化退出程序改革,企业注册登记升级至“20证合一”,2014年3月实行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以来,全市净增市场主体35.05万户,存量达54.26万户,增长率为182.6%,增长速度连续3年位于全省第一,存量跃居全省第2位。

  以“管”拧紧权力闸门

  为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邯郸市在全省率先编制了权力、责任、监管、收费、中介服务、公共服务6张清单,使1443项行政权力、1438条(项)职责事项、238项监管事项、86项中介服务事项、5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事项(涉企24项)、297项公共服务事项、20项禁止投资项目一目了然,政府干什么、管什么清清楚楚,企业投资什么、发展什么明明白白,实现了“所有权力入清单、清单之外无权力”。同时,严格限制自由裁量权,编制了《行政审批事项审查工作细则》,细化明确了审查的内容、环节、标准、要点和流程。

  在监管上,依托邯郸市民网,在全省率先启用双随机联合监管平台,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机制,探索部门内部监管清单模式和监管对象模式的两种随机抽查新模式,加大群众投诉多、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以及“失信”“严重失信”类别市场主体的抽取比例和频率。截至目前,已通过监管清单模式开展抽查156次,抽查市场主体16585户,通过监管对象模式已组织31个部门开展联合抽查3次,共检查市场主体106户。

  以“服”推动效能提速

  今年,邯郸市加大简政放权力度,针对党政机关不同程度存在公章数量多、管理乱、缺乏监管、使用随意等问题,在市本级71个市直部门及其所属519个事业单位中开展清理规范公章专项行动,共摸排出公章5770枚,拟取消2894枚,精简比例50.16%,不再使用的公章将及时清理,实现清理规范公章的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

  邯郸市还积极探索“互联网+政务服务”,开通市民网,设立信息公开、投资审批、行政许可、公共服务、效能监察等9个板块,332项行政许可事项和297项公共服务事项可线上线下协同办理,实现“一网打尽”。

  今年3月,组建市行政审批局,将27个部门317项行政许可及关联事项、16项收费事项划转至市行政审批局,全面推行“一个窗口管受理、一枚印章管审批、一纸清单管流程、一张网络管效率”等审批新模式,对关联事项进行整合,实行一口告知、综合收件,对现场勘查、集体讨论等程序实行归口管理,对所有证照实行受理窗口统一发证,让群众少跑腿、企业好办事。为打破过去项目审批环环相扣、先后排序的旧模式,该市推行了联审联验、同步办理的新办法,大幅降低企业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目前,邯郸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235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压减了220个工作日,审批用章由144枚压减为23枚,压减了84%。(记者 刘剑英 通讯员 王翔)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