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脱贫保民生 提升人民获得感——河北五年发展回眸

2018-01-19 09:46:56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一个个充满民生温度的幸福故事,温暖了广大群众的心田——

  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日子越过越好;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5万元,钱袋子越来越鼓;保障性安居工程进度加快,圆了百姓安居梦;农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医保,看病更加方便;城乡学校间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教育均衡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六次到河北视察指导工作,多次就做好脱贫攻坚等涉及民生的重点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省委、省政府用心用情用力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民生嘱托,针对人民群众关心的新老问题精准施策,一件接着一件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力求交出一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精准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越过越好

  “真想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一直惦念俺们的总书记!”说这话的,是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党支部书记顾瑞利。

  他说的好消息,是前不久骆驼湾村顺利完成了贫困村退出验收。同时完成验收的,还有总书记当年视察过的顾家台村。

  2012年岁末,习近平总书记踏雪视察阜平,到贫困村骆驼湾、顾家台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在这里,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进军令: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为脱贫攻坚任务较重,贫困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尤为突出的省份,河北省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省上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场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役接连打响。

  省委书记王东峰上任伊始便赶赴阜平调研,亲切看望干部群众,指导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他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凝聚信心斗志和力量,创新方式方法,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让老区人民和贫困群众的日子越过越好。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也一直牵挂着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他要求,要聚焦坚中之坚,以超常规的举措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打赢这场硬仗中的硬仗。

  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将精准脱贫、补齐民生短板列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要打好的六场硬仗之中。

  攻克坚中之坚——

  省委、省政府聚焦张承坝上地区和燕山、太行山深山区的10个深度贫困县、206个深度贫困村,实施“五包一”“三包一”“一包一”定点帮扶,落实帮扶项目309个,投入帮扶资金26.4亿元。

  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2017年印发《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提出加快推进水、路、电、讯、房、灶、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确保到2020年深度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村容村貌显著改善。

  激发内生动力——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河北省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下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让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切实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

  2017年以来,通过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光伏、旅游、电商、家庭手工业扶贫,全省72万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增收。

  社保兜底扶贫——

  为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去年河北省1200多家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实行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已有8万余人享受了此政策。此外,河北省还对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

  多管齐下,更多贫困群众正在甩掉头上的“穷帽子”。

  2012年至2016年,全省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底的9.84%下降到2016年底的3.23%,下降了6.61个百分点。

  2017年前三季度,河北省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27元,同比增长10.9%,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9个百分点。

  鼓起群众钱袋子,让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侯建东,曾是邯矿集团陶一矿的职工。该矿在去产能中关闭后,他在山西一家煤矿重新上岗,在新岗位继续精彩人生。

  李祎,从沧州医专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订单班一毕业,就正式签约成为该医院的一名护士,在新起点开启美好生活。

  周民硕,在石家庄桥西区劳动就业局的帮助下,创办了自己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从下岗职工逆袭为创业之星。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也是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根本保障。“饭碗”端稳了,钱袋子才能鼓起来,老百姓的日子才能越过越有奔头。河北省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去产能分流职工、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

  8000万元省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引导基金,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去产能职工特别培训计划,开发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失业大龄职工,让他们转岗不下岗、转业不失业;“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近千场集中招聘活动,给农村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多项促就业、扶创业的有力举措,保持了河北省就业形势的稳定。从2012年开始,河北省连续五年超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2017年前11个月,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0.92万人,同比增加5.8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78%。

  除了让人民群众端稳“饭碗”鼓起钱袋子,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陆续实施多项增资政策,对工资和津贴进行不同程度调整。

  从2016年7月1日起,河北省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月标准4档比2014年全部上调170元。去年河北省再次同步提高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惠及414万人,至此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已连续13年上涨。

  河北省还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省民政厅、财政厅、扶贫办出台推进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实施方案,农村居民年低保标准增长25.8%。截至2017年10月底,河北省共保障城乡低保对象204万人。

  多项增资政策带来的是居民收入的明显提高。2017年前三季度,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6元,同比增长7.7%。

  “居民各项收入全面增长,政策性增资对居民增收贡献最大。”来自省统计局的分析显示,2017年居民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对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4.5%。

  群众钱袋子鼓起来了,消费起来更有底气。近年来,河北省消费品市场稳中向好,消费升级步伐加快。2017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0938.7亿元,同比增长10.8%。

  共享发展成果,让生活越来越美好

  年终岁尾,农民工能不能拿到辛苦一年的工资,成为党和政府十分牵挂的事。

  去年12月1日,在石家庄鹿泉区李村镇某改造项目工作的34位农民工手捧得来不易的工资,喜极而泣。鹿泉区劳动监察部门和公安部门联动配合,帮他们追回了被拖欠将近一年的18.89万元工资。

  面临欠薪,农民工群体不再弱势;罹患疾病,农民也能享受和城里人一样的医保;步入晚年,老人不再为老无所养而发愁;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就读的学校教育资源同样丰富……

  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河北省加大对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的投入,2015年以来财政支出八成都用于民生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在民生领域加大了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推行的举措都体现着“公平”“均衡”“共享”的初衷,居民身份、地域差别正在逐渐消除。多项聚焦百姓基本需求、促进公平正义的政策措施,提升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了百姓获得感——

  医保不再分城乡了。2016年,河北省打破城乡分割,取消城乡户籍差别,将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合并,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参保农村居民看病报销项目,扩大到原来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中所有报销项目。

  住房更有保障了。近年来,河北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进度,帮助越来越多的百姓特别是困难群众圆了安居梦。截至2016年底,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开工建设住房247.4万套,有339万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130万住房困难群众住进了公租房。

  养老的后顾之忧正在逐步解决。“这里跟家里似的。我每月交700块钱,养老院照顾得很周到。”在卢龙县第一家社会养老机构善缘养老院里,77岁的胡绍芳满意地说。目前,全省已建成投入运营的养老机构有1478家,能够提供医疗服务的养老机构占比突破50%,农村互助幸福院突破3.1万所,初步建立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家长为择校奔波变少了。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的董素丽老师去年来到师资薄弱学校东营小学轮岗教一年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河北省规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共享,优质城镇学校和优质学校教师每学年到乡村学校交流轮岗的比例不低于符合交流条件教师总数的10%。

  老百姓不仅要吃得饱、穿得暖、住得舒适,还要活出高质量、精气神。为此,河北省从细处着手改善老百姓的生活环境。

  厕所更干净。河北省用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厕所革命”落到实处,2015年以来新建、改建旅游厕所9000余座。全省厕所规模、质量和如厕环境明显提升,“厕所革命”逐渐由旅游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

  农村更美丽。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大力推进“四美五改”(改房、改水、改路、改厕、改厨,做到环境美、产业美、精神美、生态美),实施12个专项行动,不断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农民用上了抽水马桶,晚上路灯照得村里亮堂堂的,有了垃圾处理站农村不再脏乱差了……

  另外,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更便利,农民工随迁子女能够免费就近入学,很多群众有了自己的家庭医生……河北的民生改善呈现出更有质量、更有活力、更加健康的“新气质”。(记者 邢杰冉 贾楠)

摘要:促脱贫保民生 提升人民获得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