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由小到强的嬗变之路

2018-10-17 15:56:05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责编:董健雄

  国际在线河北频道消息:“1978年月收入42元,2018年月收入4594元。40年的时间,增长了100倍呀。”8月22日,秦皇岛海港区退休教师荆国舫翻开了自己参加工作以来的工资收入统计本,前后鲜明的对比,令他无限感慨。

  40年的深刻变化,记录在普通市民的账本之中,也镌刻在秦皇岛市经济由小变强的嬗变当中。1979年,秦皇岛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9.42亿元;201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506.01亿元,是1979年的160倍。现在全市经济结构日益合理,一二三产业协调并进,彻底改变了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布局,全市经济走上了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改革开放之初,秦皇岛市委、市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全市经济逐步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第六个五年计划期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社会各业凋敝状况得以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增长,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

  1983年是秦皇岛市葡萄酒产业发展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中国第一瓶干红葡萄酒在昌黎葡萄酒厂诞生,结束了中国没有自主酿造干红葡萄酒产品的历史,也揭开了秦皇岛市葡萄酒产业快速发展的序幕。20世纪初,秦皇岛市涌现了华夏长城、茅台、朗格斯等知名品牌,全市干红葡萄酒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30%。近年来,秦皇岛市委、市政府把葡萄酒产业发展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提升城市品牌的重要抓手,大力推进葡萄酒与旅游、文化、康养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推动葡萄酒产业向精品化、个性化、高端化跨越。

秦皇岛:由小到强的嬗变之路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原昌黎葡萄酒厂的科研人员分析研制出的葡萄酒

秦皇岛:由小到强的嬗变之路

昌黎葡萄酒产业蓬勃发展

  1984年是秦皇岛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这一年秦皇岛市被国务院确定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由此引发的一场经济发展大讨论,让港城人民认清了自己的发展方位,为日后全市经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调。1984年,秦皇岛市委组成了市宏观经济调研领导小组,在调研讨论的基础之上,制定了《2000年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把秦皇岛建成以港口、旅游为主,轻型产业结构、环境优美、功能健全、道德风尚好的开放城市。在《2000年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战略》指引下,秦皇岛市经济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到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285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亿元,高于全国和河北省平均水平。

  1987年,对于秦皇岛市青龙县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1987年5月10日,青龙满族自治县成立,满乡发展从此步入新的阶段。到2017年成立30周年时,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转型迈出坚实步伐,民生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2017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0亿元,是1987年的17.6倍;财政收入完成6.9亿元,是1987年的65倍;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1362元和9460元,是1987年的24倍和22.5倍。

  进入新世纪,秦皇岛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齐心协力、开拓进取,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到“十一五”时期结束时,秦皇岛市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30.5亿元;产业结构调整有了新突破,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占比逐渐增强。

  2016年,秦皇岛市再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一年,国务院批准在秦皇岛市设立北戴河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极大地推动了秦皇岛市绿色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经过两年发展,10余家京津及国际医疗、教育、科研、服务机构落户北戴河新区,成为京津冀健康医疗服务微中心。

  2018年上半年,秦皇岛市生产总值达到797.27亿元,同比增长7.7%,实现21个季度以来累计增速的最好水平。从省内设区市对比看,增速居河北省第一位。进入新时代,秦皇岛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发展战略,开启新时代建设沿海强市、美丽港城和国际化城市新征程。

  “改革开放四十年,眼前变化如梦如幻。以往看书无钱买,眼前书房已装满。过去工资几十元,现在月资顶几年。”退休教师荆国舫感慨40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供稿 图/文 秦皇岛市网信办 编辑 张瞬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