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2018-10-19 10:21:13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曲周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合作发展色素产业,辣椒红色素产销量连续十年居世界首位。晨光生物目前拥有22家子(分)公司、154项国家专利技术、3项国家重点新产品、35项省部级科技成果,荣获3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图为晨光生物研发中心员工使用液质联用仪进行产品质量检测。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曲周县在中国农业大学的技术支持下发展育苗产业,目前建成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育苗温室设施,成为知名的育苗品牌,同时高标准的生产技术流程被国家农业部门制定国标育苗技术规程所采用。曲周县目前拥有专业育苗合作社20余个,年育苗总量达5亿株,带动周边蔬菜种植60多万亩。图为金满园育苗基地外景。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实验楼。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2009年,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的节粮型蛋鸡培育项目落户曲周,为曲周蛋鸡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带动畜牧养殖基地的不断壮大。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曲周县依托中国农业大学技术发展高效农业种植。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与曲周县农民在“双高”示范基地举行农业技术田间观摩。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业大学在曲周县改土治碱成功后,粮食实现大丰收的场景。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与曲周人民并肩奋战,一起挖渠打井、改土治碱。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为农民进行农技培训。

永恒的“曲周精神” ——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四十五年发展历程回顾

  曲周县与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签约,在曲周县建立全国首个张福锁院士工作站。

  整齐划一的农田,宽阔平坦的马路,葱茏繁茂的树林,规划有序的园区,城乡如画、绿意盎然的美景,一望无际的冀南平原,缀满了绿色明珠,这是位于邯郸市东北部的曲周县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曲周大地,处处充满着无限生机与活力,初步展现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动人景象和态势。

  曲周县第四疃镇的路边,坐落着一个干净整洁的院落,院内房屋排列有序,四周农田环绕、绿树掩映,透露出一股温馨、清凉、静谧的气息。院落中央,芳草簇拥的两块景观石上,“鱼水情深”“恩重如山”八个红色大字异常醒目;院落一角有一片庄严的墓地,松森柏翠,一片肃穆——埋葬着中国工程院辛德惠院士的骨灰。这里就是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所在地。

  这所实验站,如手足、如兄弟、如至交,与曲周人民相濡以沫,血肉相连;像一艘农业科技航母,搭载着中国农大的教师、科研工作者和曲周农民群众,一起驶向未来和远方;是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人民共同拥有的财富,承载着校地合作、科技兴农的荣耀和骄傲,见证着现代农业的发展跨越,推动着农业科技蓬勃向前。

  成就属于过去,历史昭示未来。四十五年来,在这里,几代中国农大人呕心沥血、艰苦奋斗,破解了曲周县长久难治的盐碱地难题,让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在这里,科研工作者历经千辛万苦,拉开了黄淮海平原科技大会战的序幕,为改变“南粮北运”历史、建设华北“粮仓”作出了贡献;从这里,走出了三位两院院士、两任中国农大校长、50多名教授、200多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取得了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国家重大科研奖项在内的一大批科研成果;在这里,新一代农业科研工作者正沿着校地合作、科技兴农的阳光大道,勇攀现代农业科研创新的巅峰。

  鏖战“盐碱魔”

  1973年6月,时任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王观澜按照地下水开发和旱涝盐碱治理组织科技会战的要求,专门委派土壤和农业化学系研究生石元春与辛德惠、毛达如、林培、雷浣群、陶益寿、黄仁安等人赴盐碱地重灾区——河北省曲周县建立盐碱地治理试点,以有效解决河北黑龙港地区盐碱地的旱涝灾害和盐渍危害,为地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的黄淮海平原建设成为粮食主产区作出新的探索和贡献。

  据科研组人员回忆,当时盐碱地上的庄稼长相很差,严重的地方已经荒凉得不见庄稼,只见绿色苦楝和盐碱蓬等植物,地面上土丘沟壑纵横交错,满是白花花的盐粒,像一片片荒漠。

  当地农民依靠熬盐为生。把地面的盐土刮起来,放到盐池里用水淋洗,然后将盐水放入铁锅里熬,再将熬出来的盐捞出晒干,挑到集市上去卖。当时当地粮食非常短缺,群众必须吃国家救济。正如《曲周县志》曾记载的那样:曲邑北乡一带,咸碱浮卤,几成废壤,民间赋税无出或籍谋升斗。

  刚到曲周县时,石元春等走街串户,经过实地调研后,在盐碱灾情最重的张庄成立曲周县张庄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试验区科研组(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前身)。他们起初白天考察、了解灾情,晚上回到县城招待所居住,后来直接将科研组设在张庄,接连克服饮水、住房、饮食等众多难题,将“治碱”列为他们人生当中的第一使命。

  科研组认为,虽然黄淮海平原降水多,但是雨量并不均衡,加上低洼地多,会出现雨季脱盐旱季又返盐的情形。要解决平原上旱涝和盐碱灾难相生伴随的问题,必须先搞清楚平原上水分与盐分在地下的运行规律。

  科研组负责人石元春曾跟随导师参加中国科学院新疆综合考察,并在塔里木农场做过盐碱地改良试验工作,具有丰富的盐碱地治理经验。他和同事们经过查询国内外各种关于治理旱涝盐碱的文献,认真学习巴基斯坦的“浅井群”和沧州地区南皮县乌马营试验区的“抽咸换淡”治理经验,并四处访问干部和群众,对张庄盐碱地的土壤和水质进行采样和化验,终于总结出曲周县地下的水盐运动规律:这里属于半干旱季风气候,春旱夏涝,雨涝使地下水位上升,盐随水返到地面;春旱又让土壤中的水分大量蒸发,让盐分留在地表,常年如此恶性循环,使得盐碱地危害难以根除。简单来说就是十六个字:盐随水来,盐随水去,水随气散,气散盐存。

  结合当地实情,科研组很快制定了科学综合治理曲周县旱涝碱地的规划:主要采取“井沟结合、农林水并举”的方法,通过灌排渠系规划、井灌规划、林带道路配置、坑塘和沟渠蓄水、平地和深翻、施用绿肥有机肥和化肥、机械化施工等开展综合治理。在科学合理用水上,1眼淡水深机井和4至6眼咸水浅机井组成一个井组,从而达到合理开采深层淡水,并利用和改造浅层咸水的目的。

  人心齐,泰山移。经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密切配合,以“地成方,树成行,道路通,排水畅”的原则进行地面施工,紧接着灌溉农田冲盐压盐。如此做的目的,就是通过淡水冲盐洗盐压盐,使上层土壤达到非盐化耕种要求,以备第二年春天播种。1974年春天,张庄这块试验田里的小麦长势旺盛,当年粮食即获得丰收。

  “这可多亏了科研组的老师们啊,咱们祖祖辈辈梦想的事,他们帮咱们圆了,他们是咱们的大恩人啊!”……当时,张庄的乡亲们一提起科研组无不感激涕零。

  张庄从一个全县最穷的村变成了向国家售粮的“大户”,其他村庄的人羡慕之余也深受震撼,对科研组的老师们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自此,中国农业大学科学治碱的第一粒种子在曲周县张庄顺利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粒种子随后又被一次次地播入曲周县其他盐碱地中,一步步地将盐碱滩改变成为美丽丰产的绿洲。

  治碱初战,旗开得胜。科研组信心倍增,决定扩大战果。1975年夏天,张庄的试验田里已成为玉米的海洋。

  在农业生产上,只有尊重自然规律、科学施策,才能克服盐碱灾害,获得丰收。科研组坚持运用浅井深沟体系推进旱涝碱咸地综合治理,使得曲周县试验区变成了丰产田,不仅抗旱抗涝效果好,粮食产量也逐年递增。1976年雨季,曲周县三天连续降雨300多毫米,试验区庄稼安然无恙。自1974年起,张庄年粮食产量不断攀升,55.9万斤、59.6万斤、57.4万斤、92.2万斤……1977年后亩产稳定在800斤以上。1974至1979年期间,张庄共向国家交售粮食160万斤,平均每年26.6万斤。

  科研的成效是要靠事实来说话的。出色的实际效果,让科研组的科研实践成果得到了省市领导的肯定与国家农业主管部门的高度赞赏。

  静待乌云阴霾散,日晴月朗好乾坤。科研组的同志们用坚守、执着、敬业迎来了“云开日出、载誉而归”的一天。1979年6月,在河北省科技成果奖励大会上,曲周县试验区治碱案例入选一等奖。同年,经河北省申报,曲周县张庄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试验区科研组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光耀黄淮海

  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项目于1978年10月立项,全国200多个科教单位、上千名科技人员参与了这场黄淮海平原科技“大会战”。其中,北京农业大学是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课题主持单位,而曲周县张庄旱涝碱咸综合治理试验区科研组负责人石元春,则是“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综合治理区划”负责人之一、黄淮海科技攻关课题专家组组长。在此背景下,曲周实验站1979年选址施工,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

  1980年6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农业援助的联合国国际粮食发展基金会(简称IFAD)负责人来华考察。在农业部的推荐下,IFAD代表来到曲周县试验区进行实地考察。1982年11月,援助项目成功签订,总贷款额2294万元,项目期从1983年至1987年。此外,IFAD还无偿拨给曲周县试验区总价值688.7万元的物品,包括小麦、食油、葡萄干、猪肉罐头、面条等。

  在项目援助和实验站全体人员的努力下,曲周县试验区不断扩大,治碱进度不断加快:1978年围绕王庄开辟了第二代试验区,1980年围绕曲周县农场开辟了第三代试验区。据《曲周县志》记载,在治理前全县最高粮食总产3.478万吨、单产363斤,而在1987年达到总产6.765万吨、单产732斤,比治理前分别增长94.5%和101.7%。1987年,全县向国家提供商品粮11585万吨、皮棉3521万吨,分别比治理前增长300%和310%。治理前项目区每年经济总收入1415.8万元、纯收入995.6万元、人均收入76.2元,1987年分别达到9672万元、5071万元和379元。曲周23万亩盐碱地真正告别了荒芜低产的历史,成为丰收高产的良田。

  乡亲们每每谈到曲周实验站时,都不自觉地伸出大拇指:“在他们的帮助下,咱们这里真的变成了一只金凤凰(曲周别名凤凰城)!”

  实验站的同志们站在曲周的土地上,目光却投向全国,瞄准世界。对于实验站新一代的农业科研工作者来说,科学技术是无国界的,他们取得的改土治碱经验和科研成果,不仅属于中国农业大学、属于中国,也是属于世界的,他们在曲周县土地上结出的“科研果实”,是人类改土治碱的共同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他们希望将自己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无偿提供给广大农民,让国内更多的盐碱地改颜换貌,早日变成丰产良田,让深受盐碱地困扰的农民早日脱贫致富;同时也希望拿出成熟的治碱经验,与世界各国专家探讨和交流,促进世界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发展,为改变世界其他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农业面貌尽一份力。

  1982年5月中旬,由农业部组织的全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经验交流会在邯郸举办,参加这次会议的嘉宾,是来自农业部、全国高等院校的专家和科技工作者,而曲周县试验区是这次现场考察交流的重点地区。

  当嘉宾们来到曲周县时,让他们印象最深刻的,不仅是整齐成方的麦田、井然有序的沟渠、简洁大方的驻地、各种新颖的试验设备,更是实验站所创造的“浅井深沟”体系,以及这个体系所具有的典型的治碱启示作用。由此,曲周县实验站的治碱经验快速传播和应用到了很多地方。

  而实验站的巨大作用和曲周人民对农大师生的深情厚谊,更是让嘉宾们动容。“实验站的老师们是我们的大恩人。人家来这儿之前,我们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排在邯郸地区最末的。他们来了后,我们的粮食产量一年一个大台阶,现在已经成了邯郸地区排名在前的农业大县!”当有名专家采访一位农民兄弟时得到了这样的回答。

  1985年5月,农业部在山东济南举办国际盐渍土改良学术讨论会,来自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14个国家的30多名外国友人与中国50多名专家一道,参观中国重点土壤改良试验区,开展科研交流。而筹备这次国际会议工作的总指挥,正是曲周实验站负责人石元春。会议地点虽在济南,但实地参观交流的首站地却设在了曲周县。这次会议非常成功,实验站在曲周县的治碱经验飞出了国门,让世界对我国的改土治碱工作有了重新认识。

  1985年7月13日,中央媒体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次会议,国际土壤学会专家称赞道:中国的盐渍土改良工作是世界一流的。记者在新闻中写道:在曲周县工作的农大老师们,住“三漏屋”、吃红薯干,辛勤工作十二载,终于找到了治理盐碱地的有效“药方”。他们的试验区中度和重度盐碱地由67%下降到7%,赢得了世界土壤学家们的广泛赞誉。

  像治理曲周县盐碱地一样,黄淮海平原上老师们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付出了巨大的艰辛与努力,同时他们不负重望,取得辉煌的成绩:不仅先后取得了一大批农业科研技术成果,也将昔日盐碱灾重的大平原变成了“大粮仓”,粮食总产量达到全国耕地产量四分之一以上。如今的黄淮海平原,粮食连年增产,农民大幅增收,还带动了农产品生产加工、畜牧、养殖等各类产业快速发展。“黄淮海平原旱涝盐碱沙薄的综合治理与农业发展”项目先后被评为农业部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这些荣誉永远印在了历史的记录中。

  情结“凤凰城”

  春秋兵戈舞,曲梁晋国邑。战车驰边陲,凤落万马啼。春秋时期,曲周属晋曲梁地,因位于曲梁边陲,而得名“曲周”,别名凤凰城。正是实验站让曲周昔日低产甚至寸草不生的大片盐碱地,变成了今日的“米粮川”。

  在曲周县农业发展过程中,实验站科技研究成果应用于实践,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三农”问题上,极具前瞻性地提出了“农业——农村发展的三阶段理论”,即农业——农村发展必须经历综合治理开发阶段、综合农业发展阶段和城乡一体化阶段;创造性地提出了“泛生态学”理论,为生产、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文化、技术等系统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1987年,石元春担任北京农业大学校长,虽然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长期守在曲周土地上,但他始终关心着曲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他经常叮嘱曲周实验站的同事们,一定要做好曲周的农业监测、成果转化和科技服务,不负乡亲们的重托,有困难要全力解决。

  “实验站为我们曲周县作了这么大的贡献,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他们的恩德。”“对,不仅我们这代人要记住他们的功绩,还要让我们的子子孙孙记住,永远不能忘记。”这是曲周人民的共同心声。

  1988年9月,曲周县人民做出了一个集体举动:他们自行筹款6000元,建造了一块高2.2米、宽2.3米的汉白玉石碑,并于教师节当天送到了北京农业大学。碑的正面写有“改土治碱,造福曲周”八个大字,碑后的文中则记载了实验站在曲周县沐风栉雨、披肝沥胆、艰苦创业、改土治碱的功绩。文中写道:“曲周县,地处黑龙港流域,旱涝盐碱自古为害……新中国成立后,虽几经治理,但缺乏科学指导,未能如愿。一九七三年八月,北京农业大学承担了旱涝碱咸综合治理国家重点科研项目……昔日茫茫碱滩,今朝一片绿洲。”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曲周人民的感恩之情。

  如果不是这样活生生的事例摆在那里,谁又能够想到,一座建在北京的高校与一个县域的一项合作,竟令曲周县人民和实验站的老师们建立了如此深厚感情,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

  锐意探索、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淡泊明志、身为民先的高尚品格,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正是曲周实验站所秉承的精神财富,如今已成为中国农业大学和曲周县人民共同继承的“瑰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前赴后继、奋勇前进。

  花绽新世纪

  1995年9月,北京农业大学与几所高校合并成立中国农业大学,成为一所规模更大、学科设置更趋完善的新型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在人员配备、科研设备更新、基础设施建设上得到进一步加强,科研工作和服务水平又上一层楼。

  为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的目标,曲周实验站张福锁、李晓林等教授和专家开始了粮食“高产高效”体系的探索,研究如何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优化资源环境,提升粮食质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益。

  曲周县委、县政府始终不遗余力地支持实验站的科研工作。2006年曲周县无偿拨给实验站300亩土地,用于建设“高产高效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研究基地”。实验站专门组成一支科技攻关团队,通过科学测土、配方施肥、选用良种、规范管理等研究和摸索,很快建立出了一套粮食高产高效理论指导和实践应用体系,并扩大农业示范应用范围。

  实验站的老师们在走访调查中发现,试验田的庄稼长得苗壮可人、丰收高产,可与实验站仅有一墙之隔的土地上,庄稼却长相平平,产量一般,农民兄弟自种的很多庄稼都不如农大试验田里长得好。

  怎么会出现长势不同的两种结果呢?经过分析便找到了原因:虽然实验站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模式和技术并应用在了试验田里,实现了高产高效,但是并没有真正、及时地推广应用到所有农民兄弟的田地里,他们依然还在延续传统的生产思维和种植习惯,导致绝大多数土地产量和效益平平。

  实验站申请国家划拨专款进行科研实验,根据所掌握的土壤配肥、土地高效利用、保护性耕作、棉麦一体化管理等先进技术,每年在国际国内理论刊物上发表不少科研论文,试验田的成效更是印证了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可是却没有推广应用到面积广阔的耕地上,让更多农民兄弟真正受益。要解决科研理论研究和农业生产实际应用脱节的问题,还需要去跟农民面对面打交道、去了解他们的实际种植需求,从而提高农业科技转化率,打破农业科研与农民生产之间相隔的这堵墙,打通农业技术推广应用的“最后一公里”。

  从此,实验站组织师生深入各村进行调查和技术指导服务。2009年5月,曲周县万亩小麦玉米高产高效示范基地在白寨乡揭牌,这一基地由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与粮食安全中心和曲周县合作共建,目的是让老师带领学生们真正地深入田间地头。后来,实验站将白寨乡政府对面的一个院落建成“科技小院”,既有效解决了师生们吃喝、住宿和休息问题,又能深入农村进行科研调查和服务,传播科技知识。自此,由中国农业大学创办的全国第一家“科技小院”应运而生。

  师生们在白寨乡“科技小院”住下后,每天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跑到地头,采集土样、研究庄稼病情和长势、做试验……农民们看到他们在地头的举动,只是站在一旁看稀奇,不管不问。

  要让大家相信科技小院入村服务的决心,相信高产高效的生产管理模式,莫过于用事实来说话,于是科技小院决定在白寨村建立示范田,用实际效果来说服群众。农田都承包到了个人头上,所以师生们为了让大家相信和配合,挨家挨户上门劝说,这之间跑了不少腿,费了不少口舌。“我们这么做,就是想让农民们自己动手,掌握高产高效的全套技术,提高自身科技素质和科学种田水平,真正达到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推广先进技术的目的。”一名老师说道。

  打交道多了,白寨村的乡亲们也很快认识了这些师生,看着他们如此执着,也慢慢相信了他们,答应按照他们所说的去做。功夫不负有心人。乡亲们决定辟出72块地、168亩地用来打造“高产高效示范田”。在生产上大家遵从实验站老师们的指导,深耕翻、精量播种、节水灌溉、咸淡混浇、测土配肥……十几项丰产技术全都应用到了实际生产当中。

  这一年白寨村示范田的玉米比往年长得都好,一传十、十传百,周边村民很多人都跑到示范田边去看“双高”地玉米长什么样儿。经过统计,168亩示范田平均亩产量比往年高200多斤,平均每亩增收200多元。同年9月,曲周县组织各乡镇在地头召开全县现场观摩会,实验站向全县推广“双高”丰产技术和经验。如果全县农田都按照这套“高产高效”管理体系执行,那么全县农民一年可增收1.4亿元!“高产高效”实用技术一炮打响。2010年,曲周县提出了“科技领先,苦干两年,提前实现‘吨粮县’”的宏伟目标,正因为有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的科研技术支撑,曲周县“吨粮县”增产目标顺利提前完成。

  在“科技小院”让白寨乡玉米田实现高产增效的带动下,这样的小院在王庄又建设了起来。为更有效地解决人员配置,实验站抽调具有一定经验的年轻学生入驻乡村,一边做农业调查,了解当地种植习惯,摸清种子品种、农民技术知识水平等情况;一边宣传科技知识,解决农民疑难问题。

  王庄村民的浇地习惯是过了正月初六便开始给小麦浇水,但是这样做并不科学。“科技小院”黄志坚向村民们解释道:“这冬小麦有两个分蘖时期,一个是冬前,一个是冬后的返青期。一般情况下,若冬天没有出现过于恶劣的天气,冬前分蘖为优势蘖,完全可以保证高产需要,而返青时候的分蘖成穗率低,多数为无效分蘖。这时,关键的管理举措就是推迟给小麦浇水上肥。这一技术叫做水氮后移……”这不仅让农民们第一次了解了“水氮后移”这个技术名词,还科学改善了落后的种植习惯。

  2010年末,实验站便在王庄选择150亩地建设“百亩核心示范方”。为更好地示范“高产高效”技术,2011年3月,实验站又提出一个更高的要求:在这150亩地中再选20亩作为“超高产方”。当年恰逢北方遭遇大旱天气,小麦产量会受到影响。这还能实现“双高”目标么?很多人都表示疑惑。

  实验站老师们坐在一起“会诊”,很快开出了一个“分类下药”的“妙方”:长得弱的,提前管理,利用春季分蘖保证成穗数;长势一般的,在拔节初期管理;长势好的,在拔节中期管理。当五月麦收时,王庄超高产田小麦亩产量达到1320多斤,创造了“旱年高产”的奇迹。

  “旱年也能打1300多斤,真是神了!”“科技的力量就是牛!”“多亏咱们实验站,不然小麦产量哪能上去!”……大家对实验站的“高产高效”技术心服口服。师生们的能力、素质和科技小院的科技成果,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底。

  随着小麦、玉米产量的显著增收,种植其他农作物的农民兄弟们也找到实验站进行求助:“我种了好几亩西瓜,可是产量越来越低,你们能不能帮我们一把?”这时实验站的老师们犯了难,以前没开展过西瓜种植研究,更无法进行指导。在农民们的恳求下,怀着围绕农民的实际需求搞科研服务的初衷,实验站师生们按照“边学边干”的思路,经过认真学习和试验,专门研究西瓜种植技术、果树种植技术、葡萄种植技术等一批“科技小院”相继在老营村、相公庄村等地诞生,甚至还有南方企业主动登门求助,请求解决香蕉种植难题。

  曲周实验站“科技小院”的服务目标是:零时差、零费用、零距离、零门槛,简称“四零服务”,即紧跟农作物生长季节,为农民实时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中不收取一分钱费用,不增加农民负担;面对面解决各种农业生产技术问题,让农民不用跑腿;技术要通俗易懂,让每个农民都能掌握。

  从传统粮食作物研究到瓜果蔬菜种植服务,曲周实验站通过“科技小院”的形式深入推进技术创新和科研服务,显著提高了农民科技素质,促进了曲周县小麦、玉米、西瓜、苹果等多种产业综合发展,实现了农业绿色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目标。

  而依托“科技小院”模式,中国农业大学推进的“科技创新+社会服务+人才培养”三位一体科研教学改革,也受到国内不少农业高校的肯定和推崇。目前,以中国农业大学为主,其他涉农高校参与,在全国23个省市建立了121个科技小院。这些小院在服务“三农”、科研创新、培养人才上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谈到曲周县和中国农业大学的关系,有人说是兄弟、是亲人、是战友,因为彼此共同拥有同样的战天斗地的精神和勇气,共同拥有着振兴乡村的理想和信念。40多年来,尽管时光流转、物易人非,但曲周人和农大师生之间的关系却愈来愈密切,老农大人光荣事迹至今还在曲周大地广为流传。

  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有两位初到曲周的农大老师要到张庄,中午在县城一家餐馆吃饭。等他们准备结账时服务员却告诉他们,老板得知他们是农大老师,专门交待不用掏钱。两位老师深为感动,连称没想到曲周人民如此情深义重。

  2010年,实验站老师闫勇赴张庄建设“田间学校”。尽管人生地不熟,但是张庄村支书听说他是实验站派来的,马上表示全力配合,一切听从老师安排。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实验站在张庄人民心中的分量始终未变。

  2013年,面对中国农业大学全校师生,当年奋战在曲周治碱一线的82岁高龄的石元春院士言辞恳切地这样说道:作为农大人,必须要对国家、对人民有一种责任感,胸怀农民,兼济苍生。为了实现这个责任,必须无私无畏地奉献。奉献不是蛮干,要靠科学技术。有了责任、奉献、科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呢?为民,一切为了农民!

  四十五年前,曲周县贫困落后、低产缺粮,全县耕地平均亩产仅在100公斤上下,全县群众平均每年要吃国家230多万斤返销粮。如今,已然是走在全国农业发展前列的“吨粮县”,每年小麦、玉米平均亩产均在1000公斤以上,全县人民过上了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

  四十五年前,曲周县一穷二白、经济滞后,如今已位列“科技创新之星”县城,先后成为全国粮食生产科技工程示范县、优质棉生产基地县、全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全国科技工程示范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为色素、中长绒棉、银杏种植等基地,拥有包括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上市公司,科技创新成为曲周企业的“标配”。其中,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辣椒红色素、辣椒油树脂、叶黄素三个产品产销量居世界首位,成为植物提取行业闻名世界的“龙头企业”。

  四十五年前,北京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合作,在曲周土地上打响了“黄淮海”平原科技攻关会战的前沿战役;如今,按照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中国农业大学再次和曲周县携手,为打造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县、探索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再次打响一场新的科技攻关战役。

  回顾中国农业大学与曲周县合作的历史,从1973年到2018年,四十五年的时光如指间的流水,匆匆逝去,一代又一代的农大师生们接过前辈递过来的接力棒,相继在曲周县土地上拼搏奉献,让中国农业大学曲周实验站成为曲周人民取之不尽的财富源泉。正如实验站副站长张宏彦所言:时间在变、形势在变、问题在变、环境在变、人也在变,但是曲周县和中国农业大学坚不可摧的合作关系没有变,中国农大人责任、奉献、科学、为民的精神没有变!(张森林 张昆明)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