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回乡拔穷根 ——记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

2018-10-19 11:27:54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走出大山,经过多年打拼,虽然成为一个生活富足的城里人,但他心里放不下村里的穷苦乡亲,毅然回到依旧落后的山村,带领乡亲们劈山修路、聚石成坝,让家乡变了模样。

  在他的带动下,村里发展起多个富民产业,全村人均年收入由2012年的不足800元增加至2017年的6300元,实现了脱贫。

  他就是灵寿县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陈春芳。10月17日,陈春芳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我一个人干好了,富我一家;回去把村子搞好了,200来口人都受益”

  “明年我们全村69户村民就要全部搬到楼房,过上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10月6日,在车谷砣村村口,一栋多层居民楼已经封顶,外装修正在紧张进行,陈春芳热情地向我们介绍。

  白求恩曾工作过的地方、千年古茶树、诗人李学鳌故居……车谷砣村,有着丰富的人文、自然资源。然而,多年来,这些宝贝散落在大山深处,少有人识。贫困就像周边大山一样,压得村民喘不过气来。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村里多是老弱病残的村民。

  “你再不回去,过几年,村里就再也没人了。”

  2011年,村里几名老党员代表,找到了在灵寿县城经商的“能人”陈春芳。

  当过电工,跑过运输,做过10多年煤炭生意,1970年出生的陈春芳此时已经生活富足、稳定。但同村的不少父老乡亲,生活还不富裕,这让他很心痛。

  “我一个人干好了,富我一家;回去把村子搞好了,200来口人都受益。我是车谷砣养大的,不能忘了这片山山水水,忘了父老乡亲。”即使妻子以离婚威胁,陈春芳仍下定决心建设家乡。

  车谷砣村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早些年,有人曾在村里投资开发过旅游产业,但留下了很多半拉子工程。陈春芳琢磨着把这些工程继续搞起来,发展旅游产业。

  2012年,陈春芳回村参加车谷砣村党支部书记竞选,全票当选。上任伊始,他和大家说了自己的想法。

  “旅游这事,几年前干过,没弄成,咱们能行吗?”有人怀疑。

  为了打消村民疑虑,陈春芳和时任村委会主任李建设连续开会,邀请党员、村民代表商讨,并带领大家到平山、阜平、赞皇等地考察。

  这一出门,乡亲们的看法就不一样了。

  “他们的景点远不如咱们的好,游客竟有那么多。”

  “村里开发旅游,村民开农家乐能致富,咱们也干吧!”

  陈春芳趁热打铁,组织党员干部连续开会讨论,村两委最终确定,通过全村人共同参与、共同开发旅游业,实现共同致富。

  车谷砣村从此走上蝶变之路。

  “就算砸锅卖铁,开山劈地,也要修好咱村的路”

  旅游产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引进合作伙伴被提上日程。多个投资者考察后,都觉得车谷砣村是个好地方,但狭窄、崎岖、泥泞的进山路是无法越过的坎儿。

  “车谷砣风景好,但光修一条路就得几千万元。加上基础设施建设,没两亿元拿不下来,不划算。”一位投资商坦言。

  “就算砸锅卖铁,开山劈地,也要修好咱村的路!”陈春芳决定,先把路修上!

  陈春芳带头拿出5万元,李建设也拿出5万元,村两委班子成员你1万我2万,硬是筹集了18万元启动资金。2013年,入村路开始修建。

  施工进行到狐仙洞崖时,那里山石不稳,施工非常危险,须打眼爆破,铲除岩石。陈春芳带头上,他用绳子把自己吊在半空,用杠子和钢钎排除险石。绳子把树坠得直摇晃,看着的人心惊胆战,他却泰然处之。

  修路期间,陈春芳每天都在工地上干活11个小时。他一度患上了严重的呼吸道感染,伤及肺部,医院要求住院静养,他却把吊瓶拿到工地挂在树上,边输液边指挥施工。

  修路涉及占地赔偿,为了筹钱,陈春芳瞒着家人用自家在县城的商品房进行抵押,拿到30多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在修路的两年多时间里,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工资卡都交给会计,工资一到账就取出修路。

  路一米一米地向着大山外延伸,灵寿县交通运输局、灵寿县扶贫办、灵寿县农工委等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经过2年6个多月的鏖战,201省道至车谷砣村9.8公里长、8米宽的道路终于全部建成。

  向外修通出山路,向内则要管好水路。

  潺潺水声中,山腰间手把崖上,一座宽阔的塘坝出现在眼前。

  “防洪、饮水、灌溉、养殖,都靠它。它还是个旅游景点。”看着这个由石块和水泥修筑的大工程,陈春芳满是欣慰。

  吃水历来是村里的难题。陈春芳上任之初就垫资2.3万元将山泉水引进每家每户,但水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县水利局建议修坝,手把崖是一个好位置。

  手把崖离村子约1公里,山路陡峭、崎岖,几个工程队看后扭头就走,“这活儿没法干”。

  不气馁、不退缩,陈春芳硬是带着乡亲们靠着肩扛手抬造出高峡平湖。

  十几个乡亲每天早上每人扛一袋50公斤重的水泥到工地,中午回家吃过饭返回工地时再扛一袋沙子,每人每天只拿30元报酬。

  村里买了一辆旧三轮车和一台旧搅拌机,在修理厂修好,八个壮汉用绳子绑好,扛上肩头,硬是在山路上把机器抬到施工场地。遇到过不去的地方,乡亲们就弓着背,手扶着石壁,背上搭上木板,让三轮车从背上通过。

  经过一年努力,2016年,一座宽14米、高20米的主坝和宽5米、高7米的副坝竣工。这个有着15000立方米库容的高峡平湖,也成了大山深处一道靓丽风景。

  “一个村子富不算富,俺们还要带动邻村一块儿脱贫致富”

  基础设施完善了,村民生活条件好了,但如果没有更多的产业支撑,村民无法实现稳定脱贫。想到这些,陈春芳经常辗转难眠。

  车谷砣村盛产猕猴桃,但猕猴桃树无法实现嫁接,不能大面积推广。只要解决这个技术难题,村民就会增加一个致富产业。想到这些,陈春芳多次到农业科研机构请教专家,在村里进行嫁接尝试。

  2015年,车谷砣村猕猴桃树终于嫁接成功。邻近村民听说后,纷纷前来购买苗木。如今,车谷砣和邻近的黄土梁等村已栽植了2000亩猕猴桃树。

  通往车谷砣村的路上,猕猴桃、苹果、核桃、板栗……各种山果让山沟果香四溢,市民可游览、可采摘。在这里,还可品尝农家大锅菜、贴饼子……农家乐里经常住满市民。

  游客来了,投资商也纷纷抛出橄榄枝。村两委最终决定与正定县塔元庄村合作,发展“中国·车谷砣康养旅游度假区”,项目总投资5亿元。

  如今,在车谷砣村,茶王庙重建工程、水宴山宾馆和三拱石桥主体已经完工。6000平方米生态停车场、沿河观赏步道、迎宾大道、红色旧址维修、新民居建设和仿古文化街等工程有序推进,初具规模。

  “一个村子富不算富,俺们还要带动邻村一块儿脱贫致富。”陈春芳将邻近的黄土梁、南枪杆、团泊口和南寺村纳入车谷砣旅游开发成员村,并在上级党组织帮助下成立了沟域旅游开发和产业脱贫联合党总支,打造总投资21.5亿元的中国·车谷砣全沟域生态旅游度假区,带动各村共同发展致富。(记者 曹 智 通讯员 李学彦)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