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之立 底线上须有更高追求

2018-11-15 14:31:19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近日,江苏省发布了《关于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和《江苏省研究生导师职业道德规范“十不准”(试行)》,明确规定了研究生导师不得违反的十条“红线”,包括不准发生学术不端行为,不准疏于指导、放任管理,不准安排研究生承担属于私人领域和家庭生活的事务等等。

  这几年来,媒体曝光过部分高校研究生与导师不和的事件。今年1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的意见》,要求各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研究生培养单位根据该意见制定相关的实施细则。此次江苏省发文为导师立规矩,细细列出了一些常见且容易被导师一方忽视的不当行为。

  当然,这“十不准”只是对导师的基本要求,虽然高于“不准性骚扰”之类的法律红线,但也还够不上衡量一个“好导师”的标准。师生一对一的交往不可能随时有外人监督,“十不准”更多是给研究生在维权时提供依据。对于导师来说,当然不能把底线当成目标,总得在注意自身行止言语之外,有更高的追求。毕竟,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绝不仅仅是“和谐相处”就够了,而应当建立高于一般社交的“导学”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导师与研究生都要认清自己的身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十四世纪的牛津大学就开始实行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并进行德育。这种“导学”关系,既不同于中小学里班主任和全班学生的关系,也不同于某些行业内的师徒关系。在有能力的前提下,导师必须清楚地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并且努力做到。

  应当承认,研究生与导师不和,往往也有学生的问题。一些研究生过于依赖导师,还有的对导师抱有太少的信任和太强的功利心。关系是相互的,真心才能换来真心。应该看到,学生毕竟没有导师有经验、有见识,帮助学生正确对待“导学”关系,不也是导师指导学生的一个方面吗?

  从国际经验来看,不少国家都有对研究生导师的师德要求,并设专门制度严加管制。不过,无论怎样,那些具体的要求和管制都只能起“底线防守”的作用。导师对研究生的影响绝不止于几年,有时可以延续一生,唯有立德树人,见贤思齐,方配得上“导师”的身份。(吴云青)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