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双下降”

2019-01-23 11:39:0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整治取得突破进展 

  2018年白洋淀淀区主要污染物浓度“双下降”

  2018年,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精准把握“雄安质量”生态环境内涵,将生态环境视为新区发展生命线,强化标本兼治,推进综合治理,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白洋淀淀区水质与上年相比有所好转,主要污染物总磷、氨氮浓度同比分别下降35.16%、45.45%,改善效果明显。新区空气质量有所改善,综合指数为6.86,较上年下降7.42%,PM2.5浓度比上年下降5.97%。

  聚焦突出问题,雄安新区生态环境整治取得突破进展。

  唐河污水库一期工程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顺利完成。累计完成排爆面积102.5万平方米,存余污水全部处理,一般固废12.6万吨、含砷含铅疑似危废0.86万吨全部安全清理,部分区域生态修复已初见成效。

  雄安新区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完成治理。

  突出重污染企业清出整治。强化对133家涉水企业监管,严格整改提高标准,不达标的全部停产整改,加大对安新县羽绒、制鞋、有色金属三大行业关停取缔和转型升级力度。安新县共有羽绒企业73家,截至目前,水洗生产设备(甩干机)已完成拆除移位,封堵自备井73眼,留用生活用水井66眼。安新县正在对1600多家制鞋企业开展综合整治。

  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再排查、再整治。2018年,三县新排查出“散乱污”企业1433家,其中关停取缔类915家,整改提升类518家,已全部完成整改。

  扎实抓好畜禽养殖综合整治工作。三县按照新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标准共排查规模化以上畜禽养殖场378家,已全部完成治理,其中取缔或搬迁173家,整治205个。下一步计划对分散畜禽养殖进行整治,逐步实现全域禁养。

  持续开展固体废物风险隐患排查和农村固体废物集中清理。去年开展了为期8个月的专项行动,建立了1531家产生工业固废企业管理台账。认真开展农村工业固体废弃物等“五废”的排查整治工作,督导建立堆存点位“一处一策”制度,逐点位明确整治路径、整治时限和整治标准。三县排查出的各类历史遗留工业固体废弃物主要集中在安新县,制鞋下脚料、废线皮、针刺毡等下脚料33万吨已经全部完成清理。

  清理围堤围埝,改善白洋淀水质。经统计,新区三县围堤围埝700多处,总长度1147公里,其中安新县长度982公里,容城县15公里,雄县150公里,均建立了详细的台账。安新县围堤围埝清理任务工作量最大,发布了《关于禁止白洋淀水产养殖的通告》和《安新县清除围堤围埝、网围及沟壕水产养殖实施方案》,召开白洋淀清除围堤围埝、网围及沟壕水产养殖工作动员大会,整体进展较为顺利。

  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加快挥发性有机物深度治理,完成了重点涉VOCs企业的深度治理,93家涉VOCs企业共安装230余套超标报警装置,推进机动车污染防治,加快推进锅炉治理,实现了新区工业企业燃煤锅炉的清零。率先建成秸秆禁烧监控体系,基本做到全域覆盖。推进农村清洁取暖,顺利完成了2018年“双代”改造任务,为新区群众温暖过冬打下坚实基础。

  白洋淀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重点工作顺利推进:

  ——筹划推进重点生态治理项目。推进白洋淀入淀口藻苲淀和马棚淀生态湿地建设,目前已完成府河、孝义河入淀口湿地概念性方案编制工作,设计规模分别为30平方公里和15平方公里,建成后出水水质达到Ⅳ类标准。

  ——积极推进淀区78个村污水、垃圾、厕所等一体化综合治理先行工程,目前此项工作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推动土壤先行区建设试点。组织新区三县环保和有关部门配合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工作,共布设农用地土壤监测点位347个,采集土壤样品1087个,获取1.2万个监测数据,已完成全部土壤样品分析测试工作。

  ——积极开展雄县隔碱沟等重点干支渠治理。雄县新托管三乡镇共33条重点支干渠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隔碱沟最为严重,主要污染源来自居民生活污水直排、厕所污水直排、垃圾倾倒和堆放。

  2018年雄安新区发起环境整治大会战行动,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河道水面垃圾,清理淀区垃圾及漂浮物,三县共清理河道垃圾约130.9万立方米。三县排查河道、淀区两公里范围内入河入淀排污(排放)口11395个,目前已全部完成封堵和整治。“洗脸工程”深入推进,雄安新区农村垃圾清理取得突破进展。三县640个村,农村垃圾日产1260吨,基本做到日产日清。(记者 张伟亚)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