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实施民营企业“十百千”提升工程

2019-04-30 13:43:59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从4月23日邯郸市“双创双服”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该市日前出台《2019年邯郸市深化开展“双创双服”活动的实施意见》,着力打造“双创双服”活动升级版,持续提升创新创业能力,释放实体经济活力,改善保障民生水平,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聚焦五方面重点任务

  全面提升双创能力。依托科研院所、高校、重点企业等,加快科技创新研发平台培育、引进和建设,全年市级重点实验室、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各新增1家,新增省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1家。提升科技企业孵化载体,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升级,新建专业化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5家,新认定省市级众创空间17家。建成市级工业设计中心。

  精准服务实体经济。降低创业准入的制度性成本,2019年净增市场主体8.6万户以上,其中企业2.6万户。培育高新技术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新增120家、1200家。实施民营企业“十百千”提升工程,推动十家民企集团发展壮大、百家领军民企提质增效、千家民企加快转型。对规上工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实行市县级领导包联,逐企建档立卡,指导企业制定转型升级方案。

  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完善招商引资考核激励机制,围绕产业链招商,重点对接央企、国际国内企业500强、民营企业500强及上市公司,提高招商精准性和实效性。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年活动,突出抓好40个省重点项目、300个市重点项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3年行动计划,推进90项重点技改项目和1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

  精心实施20项民心工程。包括棚户区、农村危房、老旧小区、市政老旧管网改造工程,冬季清洁取暖、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公共交通建设、交通秩序整治、便民市场建设工程,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标准化建设、幼儿园建设工程,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促进工程,社区居家养老、贫困残疾人服务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等。

  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简化企业登记注销程序,企业登记时间不超过3个工作日,大力推广1日办结、即时办理等经验做法。加快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全流程、全覆盖改革,精简审批环节。推广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企业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争取全市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信息覆盖率达80%以上。降低实体经济企业税费、融资、物流等成本,全年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30亿元以上。

  开展六大专项行动

  问题协调。畅通征集反映渠道,通过调研走访、明察暗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向企业和群众征集问题,鼓励企业运用包联对接、政府服务信息平台等反映问题。建立问题工作台账,及时分析、研究、解决企业所提问题,对共性问题深化研究、完善政策,形成一批有突破性的制度化成果,同时及时跟踪反馈,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

  政策落实。通过政策问答、新闻发布、集中宣讲、微信公众号等多形式、多渠道,将权威政策解读传递给企业和群众。建立“政策法规指导员”制度,指导企业和群众用足用好用活政策,加强对政策落实和兑现情况的督导,定期开展“回头看”,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

  服务提质。完善“代办专员”制度,推广“两不见面”经验,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咨询导办、代办帮办服务;建立“绿色通道”,规范监管、强化服务,助力骨干企业、重大项目、重点科研机构畅通发展渠道。依托国内知名高校和培训机构,分行业、分层次对规模民营企业家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进行系统化、专业化培训;组织专家会诊、政银企保对接、产学研对接等活动,千方百计为企业牵线搭桥。

  民生走访。倾听群众在民生方面的所需所盼,了解群众对民心工程的评价,有的放矢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方式。整合各种热线,设立统一的便民服务热线,做到“一号对外”“一站式服务”,打造24小时不间断的政府服务窗口。定期开展民心工程专项访谈,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提升群众对民心工程的知晓率、满意率和支持率。

  效能提升。压缩审批时限,推进流程再造,推广“并联审批”改革,推行“多图联审”“联合测验”等制度,最大限度精简材料、环节。提升办事效率,打造“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政务服务新平台,逐步实现审批不见面或“最多跑一次”,开展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开展作风专项整治,纠正懒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开展评价评议,委托第三方对窗口服务进行评价,开展“万人大评议”活动,对反映问题集中的部门和个人问责,曝光典型案例。

  改革突破。全方位梳理现有规范性文件和政策措施,对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进行修订完善或废止,逐步规范健全政策的评估、纠偏、调整机制,增强政策法规体系的系统性、协调性、有效性。对影响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融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的投资环境、用地占补平衡,影响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人才支撑,研究提出根本性、突破性破解路径和办法。 (记者 刘剑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