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建立覆盖全省7366个贫困村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

2019-05-17 08:49: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近日,河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河北省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按照“一县一策、一产业一方案”要求,建立覆盖全省9个贫困市、62个贫困县、7366个贫困村的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体系,精准指导贫困地区优化产业布局、科学实施产业扶贫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队,精准对接、指导服务扶贫产业和项目

  方案要求,组织全省农业科技人员,建立省、市、县、乡四级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队,省、市专家团队直接对接扶贫产业、直接帮扶指导贫困县;县、乡、村专家团队和技术人员直接对接产业扶贫项目,直接服务到村,直接包联指导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每个贫困村配备1名产业发展指导员,负责扶贫产业技术到项目到户指导。

  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队实行“六个一”精准对接服务机制,对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省级18个专家团队每名专家包联指导一个扶贫产业带。对接贫困县扶贫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每个贫困县分别明确一名省级和市级专家包联指导。对接贫困县扶贫产业项目需求,县级专家团队包联指导一家以上扶贫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或合作社。对接基层技术服务落地需求,每名县级专家团队专家带领指导一个乡镇扶贫产业服务队。对接贫困乡村扶贫技术服务需求,每个乡镇扶贫产业服务队包联指导一个贫困乡镇或产业片区。对接贫困村、贫困户产业发展需求,每名乡镇扶贫产业服务队成员包联指导一个贫困村。包联专家及成员要坚持技术会商常态化,及时研究解决产业扶贫技术服务问题,通过专家联市包县扶企到村入户,实现技术服务与产业需求、项目实施有效对接。

  实施全产业链“十项服务”

  方案提出,围绕全产业链关键环节精准对接,突出科技创新、产业化经营、实施品牌战略三大重点,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服务专家团队着力从十个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

  研究论证农业扶贫产业。专家团队要对贫困县生产条件、产业结构、科技水平、市场状况、产业扶贫需求、扶贫产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科学分析,指导当地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扶贫项目布局,突出特色,避免扶贫产业同质化。

  指导引进优良品种。专家团队针对贫困县特色产业发展,每年集中推介一批优良品种,指导贫困县加快品种引进和更新步伐,以品种更新带动形成产业特色,用2至3年时间,贫困县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优良品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

  集成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围绕当地扶贫主导产业,筛选先进适用技术和关键管理措施,集成熟化,组装配套,形成简便易行、便于推广的技术模式,指导当地技术人员示范推广,用2至3年时间,贫困县先进适用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推广先进设施。针对贫困县地形地貌特点和农业生产条件,研究引进适合山地、丘陵、坝上等贫困地区的温室、大棚、农机具,推广保护地栽培和间作套种模式,用2至3年时间,贫困县特色扶贫主导产业中,适合设施生产的力争实现先进设施和装备全覆盖。  

  指导壮大龙头企业。专家团队对于承担扶贫产业带动任务的龙头企业,开展包联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原料基地、标准化生产、产品加工、分等定级、产品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培训技术力量,增强带贫能力。

  服务现代农业园区。支持每个贫困县至少创建1家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每个县级专家团队至少包联指导或合作共建1家扶贫农业园区或扶贫产业园。

  培育带贫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每个县级团队包联指导5家以上合作社或家庭农场,引导合作社、家庭农场对接龙头企业、现代农业园区,综合运用流转托管、长期订单、股份合作、打工就业、资产收益、产销衔接等帮扶措施,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农户增收。

  帮助创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优先支持贫困县申报国家级、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项目,力争用2至3年时间,实现贫困县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项目申报和创建全覆盖。

  协助培育特色品牌。支持贫困县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每个贫困县创建1个以上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和著名商标,品牌影响力和带动力明显增强。

  大力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组织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协助开展电商扶贫,推动产品变网货,帮助扶贫新型主体牵线搭桥,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社对接、农校对接,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关系。 (记者 赵红梅 通讯员 郑福禄)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