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种子”结出致富“果实” 赞皇县做足绿色文章助力脱贫攻坚

2019-07-17 16:11:54  来源:石家庄日报  责编:董健雄

  7月16日,在赞皇县土门乡龙堂院村的花果山农业开发樱桃园内,上千亩的果树茂密苍翠。

  “快来尝一尝,这是我们园区培育的新品种。”园区的采摘工人商海明边摘桃子边说,他是龙堂院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只是在荒坡上种点杂粮,收入很少,如今把土地流转到园区,还在园区打工,每年可收入2万多元。

  据悉,该园区核心面积有2300亩,其中樱桃1300亩,蟠桃500亩,梨、苹果、桑葚等500亩。从4月初到11月初,新鲜水果不断。“周围被大山包围,形成盆地与丘陵相结合的地形结构,抗风的同时温差也大,因此这里出产的水果糖度更高,口感更好。”园区负责人王国军说,果品质量好了,价格自然能卖上去,周围的农户就不愁脱不了贫。今年,园区还实施了资产收益扶贫樱桃产业项目,覆盖了11个贫困村226户,户均年增收1769元。

  除了园区带动,在赞皇县黄北坪乡松会村,国网赞皇县供电公司驻松会村工作组为村民引进的葡萄种植项目也让这个昔日的贫困村发展起了致富产业。“我种了两亩葡萄,估计能收入3万元左右。”建档立卡贫困户李新书告诉记者,之前,他一直种植小麦、玉米,每亩地每年收入一两千元。2016年,驻村工作组引进葡萄种植项目后,第二年每年的亩收入就达到了1万元。现在,松会村33户贫困户栽种了60多亩葡萄。

  松会村葡萄产业不仅让贫困户实现了脱贫,还带动了西白草坪、玉皇庙等周围村的葡萄种植,形成了黄北坪乡特有的葡萄脱贫产业。而这,只是赞皇县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满目的绿色,在带来良好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成为农民致富的‘摇钱树’。”赞皇县农业农村局的郝俊丽介绍,县里通过结合主导林果产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立扶贫微车间,既解决了当地的果品销售问题,又让贫困家庭在家门口谋了份新工作,解决了产业扶贫中利益联结不到位、群众参与度较低的问题。

  “剥一斤核桃仁是一块钱,一天能完成四五十斤。”梁家湾村的魏立丹说,在家门口干活儿,不耽误照顾孩子,每个月还能挣上1000多元的零花钱贴补家用,日子再也不像从前那样紧巴巴了。

  像梁家湾村这样的精准扶贫微车间,在赞皇县共有48个。“贫困人口多是年岁大又不能外出打工的,于是我们就把核桃送到村里面,在家门口剥剥核桃,每天就能挣三五十元,一年赚七八千元没问题。”利通商贸副总经理翟立朋介绍道,公司的宗旨也是立足于全县的生态优势,通过细耕核桃行业,带动更多的乡亲实现增收致富。目前,扶贫微工厂平台已经辐射110多个行政村,200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带动1200余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就业。

  如今,驱车行驶在赞皇县境内,目之所及全是绿油油的果树。“每一道沟,每一个山梁都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林果产业带。”赞皇县相关负责人介绍道,近年来,赞皇县委、县政府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攻方向,以持续稳定增加群众收入为核心,依托生态优势,发展扶贫产业,打造“绿色银行”,形成了45万亩大枣、40万亩核桃、5万亩特色果品等三大产业基地,全县果品产量达到30万吨,林果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超过2400元,成为贫困户稳定增收的主要渠道。(记者 刘立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