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原创      |      视界      |    直观中国    |    老外在河北    |    热点专题     |     相约冰雪    
河北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达到99.47%
2021-11-30 16:51:39来源: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 邢硕责编: 冯薇薇

  国际在线河北消息:11月27日清晨,冯琴芳骑着专用电动三轮车走街串巷,挨家挨户收集垃圾。“每天早上一趟,下午一趟,每天用几个小时进行街道保洁,打扫卫生,区里的环卫公司给发工资。”冯琴芳说。

  冯琴芳今年67岁,家住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符家庄村,符家庄村每户配发分类垃圾桶,在村口附近设立垃圾集中存放点,由14名像冯琴芳这样的保洁工作人员定时上门收集垃圾,统一运到存放点。“没有人随便倒垃圾,自己出去倒还得多走路,哪有我们上门收集方便。”冯琴芳笑着说。

河北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达到99.47%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1130113029

冯琴芳(左)和同事驾驶三轮车收垃圾  摄影 王宝松

  近年来,河北省通过建立稳定保洁队伍,优化乡镇转运设施布局,加快垃圾焚烧设施建设等措施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截至目前,河北全省4.8万个村庄,配齐配全封闭垃圾桶、垃圾箱等收集设施,按照平均100户配备1名保洁员的标准,共配备保洁人员21.69万名。除个别深山区,“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体系已覆盖99.47%的地区。

  河北按照每个乡镇建设1座转运站,集中连片、人口较少的若干乡镇可集中建设1座转运站的原则,推进垃圾转运设施建设。2018年以来,全省共新建乡镇生活垃圾转运站624座,增加转运车辆3273辆,为农村垃圾集中收运提供了便利,提高了效率。

  自2018年启动城乡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三年行动以来,河北根据各地现有设施、人口聚集以及城乡垃圾产生量,统筹新建、扩建了57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增加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5万吨/日,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同时,也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提供了“终极目的地”,为提升垃圾综合治理效益和资源化利用创造了良好条件。

  以鹿泉区为例,当前,鹿泉区内、周边县区有三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鹿泉南部地区的生活垃圾可运往邻近的栾城区中节能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中部地区运往井陉县,而北部则多运往区内鼎鑫水泥厂的垃圾焚烧发电设施进行处理,均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有去处、现代化焚烧、运输距离短的目标。

河北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 城乡一体化处理覆盖率达到99.47%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211130113022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利用卫星遥感照片研判垃圾堆放点  摄影 王宝松

  今年4月,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测量工程所接到一单比较特殊的任务:利用卫星图片搜索发现河北省74个县的农村垃圾堆放点。“从申请卫星图片,到进行光谱分析、现场核查样例,再到最后综合研判出报告,过程还是比较繁琐的。但比起现场检查、无人机航拍等方法来说,这种方式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该所所长郭玉虎介绍,“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析,我们已经完成了这74个县近期农村垃圾堆放点的监测研判,报告已经交给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从2018年开始,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全国首先探索利用卫星遥感判读技术,对全省各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进行监督。截至目前,已分10批对所有设区市、省直管市、雄安新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情况进行全域判读,其中重点地区采取多轮次判读,累计发现1.35万处垃圾问题,全部实现即发现即整改。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是我们监督各地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的方法之一。我们的目标是构建制度、处理、分类、服务、监管全链条治理‘五个体系’,努力为农民群众创造干净、整洁、有序的生活环境。”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镇建设处副处长姚娜表示,目前,制度体系方面已有明确的治理标准,完善的运营、考核评价标准;处理体系方面建立起完备的设施和充足的队伍;通过引入专业化公司规范了服务行为,提高了治理水平;通过现代信息手段和落实主体责任强化了监督体系。

  “‘十四五’期间,河北将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设备,优化设施设备布局,推进城乡一体化处理体系全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专业化和市场化水平,推动农村垃圾减量化、分类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姚娜说。(文 王宝松)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