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起河北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将上黑名单

2017-04-27 10:56:54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原标题:注意了!5月起河北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将上黑名单

  缴存职工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连续3期或者累计6期以上,贷后无故停缴6个月以上的将上榜“失信黑名单”,5年内的住房公积金住房消费类提取和贷款资格将被取消;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也将上榜“黑名单”……日前,河北省住建厅出台《河北省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惩戒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5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旨在进一步规范住房公积金缴存、提取和使用,惩戒住房公积金失信行为。

  这些失信行为 要上“黑名单”

  哪些行为会被认定为失信行为?《办法》列出了缴存单位、缴存职工、业务关联单位的具体失信行为。

  缴存单位方面

  缴存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管理中心应当认定为失信行为:

  (一)逾期不缴或者少缴住房公积金的;

  (二)截留职工住房公积金不缴存的;

  (三)未经职工同意提取职工住房公积金账户存储余额的;

  (四)出具虚假材料协助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或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五)为非本单位职工代缴住房公积金的;

  (六)人力资源类单位为与本单位不存在人事代理或劳务派遣关系的人员缴存住房公积金的;

  (七)未按照规定调整缴存基数或者补缴的;

  (八)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

  缴存职工方面

  缴存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管理中心应当认定为失信行为:

  (一)提供虚假证明资料以骗提住房公积金或者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二)住房公积金贷款逾期连续3期或者累计6期以上的;

  (三)贷后无故停缴6个月以上的;

  (四)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

  业务关联单位方面

  业务关联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管理中心应当认定为失信行为:

  (一)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经纪机构伪造购房合同、发票、收入明细等资料以协助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或者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二)金融机构伪造借款合同、还款明细等资料以协助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的;

  (三)房地产估价机构通过虚评房屋价值协助职工骗取住房公积金高额贷款的;

  (四)担保机构提供虚假担保材料、担保责任余额超过其净资产规定比例、拒不履行担保责任的;

  (五)假借管理中心名义收取费用的;

  (六)房地产开发企业、金融机构拒绝符合住房公积金贷款条件的缴存人(购房人)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的;

  (七)其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行为的。

  《办法》还规定,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业务关联单位因违反与住房公积金业务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受到行政处罚的,管理中心应当将其直接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通过网站公开行政处罚信息,并按照《办法》的规定进行惩戒。

  缴存职工上榜“黑名单”

  5年内不得贷款

  《办法》规定,缴存职工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的,取消其5年内的住房公积金住房消费类提取和贷款资格。

  缴存职工骗提住房公积金或者骗取住房公积金贷款的,管理中心应当责令限期退回提取资金或者提前偿还全部借款本息并解除委托贷款合同。

  缴存职工贷后无故停缴的,管理中心应当责令按月足额缴存并补缴欠缴的住房公积金。拒不执行的,自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之日起按照住房公积金借款合同约定将其贷款利率上浮至同期商贷基准利率水平。

  缴存职工伪造国家机关证件、印章、假冒他人签名等违法行为,涉嫌构成犯罪的,管理中心应当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缴存单位和业务关联单位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的,管理中心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重点检查,并将缴存单位和业务关联单位法定代表人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其名下业务关联单位5年内不得新承办住房公积金贷款相关业务。

  《办法》还明确,被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业务关联单位,在限制期内再次违法违规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限制期限重新计算。

  “黑名单”动态管理

  鼓励修复信用

  《办法》提出,管理中心应当建立自我纠错、主动自新机制,鼓励有失信行为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业务关联单位主动修复信用。

  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业务关联单位失信行为整改完毕的,可以向管理中心申请信用修复,管理中心可视情况缩短惩戒期限或者免予相关惩戒。

  管理中心应当对失信行为黑名单实施动态管理。被纳入失信行为黑名单管理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和业务关联单位,在惩戒期内将失信行为整改完毕的,管理中心应当在惩戒期限结束后删除其失信行为信息。(记者 王丽)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