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大王”韩世昌

2017-05-11 16:10:1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张曦晛

  在中国戏曲界享有“昆曲大王”美称的韩世昌,曾经任中国北方昆曲剧院首任院长,是昆曲界的一代宗师。韩世昌是高阳县河西村人,生于1897年,乳名小四儿。十二岁上才由当地的私塾先生取“世代昌隆”的意思,命名世昌。为了糊口,这一年,韩世昌的父亲韩玉琢托人说情,送韩世昌进了本村有名的昆曲戏班庆长社。从此,未来的昆曲大师开始走上昆曲艺术道路。

  “活死人”

  “我的老师韩世昌刚演戏的时候,学的是‘龙套’,他的老师叫侯瑞春,人称‘刀马春’,是个极为严厉的‘老戏’。那时候入戏班都要立‘生死文书’,即在戏班里学戏打死无怨,生死由命。”韩世昌的入室弟子、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乔燕和告诉记者。

  当时,韩世昌所在的庆长社是乡下戏班,跑野台子、跑大棚,一个台口接一个台口。韩世昌那时年纪小,往往是侯老师抱上抱下,辛苦极了。

  “他们小时候学戏,时兴‘打戏’,记不住戏词、做错了事、眼力不够,都要戒尺、棍子‘伺候’。韩世昌从小又没上过学,昆曲的唱词又都是文绉绉的,根本记不住。有一次,韩世昌学《黑驴告状》中的一折,二十多句唱词怎么也记不住,侯瑞春拿钉着钉子的皮鞋狠狠地打韩世昌,把他给打得晕了过去。但是奇怪,韩世昌醒来后,清醒了一会儿,居然会唱了……”乔燕和说。

  这些还都不算,最难演的是“跷工戏”,演纸札人,站在台上绑着跷,一动不动,痛苦不堪,汗流浃背,一站就是整台戏的功夫。韩世昌后来回忆说:“我在舞台上的日子,早期过的是‘活死人’的日子。”

  “昆曲大王”

  成名后,韩世昌成为江北昆班第一大戏班荣庆社的台柱子,《思凡》《闹学》《琴挑》等代表作享誉一时。

  韩世昌常年在北京演出,北京大学的师生们是他的铁杆戏迷。蔡元培非常欣赏韩世昌的《思凡》,认为这出戏具有革命意义。

  韩世昌在北京戏曲界的影响越来越大,逐渐赢得了“昆曲大王”的美誉。著名的昆曲大师吴梅、赵子敬给他亲授技艺,吴梅教授教给韩世昌的第一出戏是《拷红》。韩世昌每晚从自己崇文门外紫竹林的住处,步行十五公里去吴教授住的安定门外学戏。

  “有的时候下雨下雪,在路上耽搁,我师父饿着肚子也要准时到达他老师的住处。就这样,他的技艺突飞猛进,在北京、在昆曲界都具备了相当强的影响力。在他31岁的时候,日本戏曲界邀请韩世昌赴日本演出昆曲,上演了中国戏曲历史上的壮观一幕。”乔燕和说。

  在日本的演出,形式与在国内演出大不相同。开演时,先奏几曲昆曲牌,韩世昌上台演唱一折戏。然后再奏曲牌,韩世昌再唱下一折。没有花脸的猛烈炽热,没有丑角的醒神逗趣,没有激烈火爆的武打场面,全靠韩世昌在台上安安稳稳、文文静静地唱念,非常吃功夫。

  这次东渡演出,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前后一共演出了40多天,东京、大阪、西京的演出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的教授青木和许多博士生陶醉于韩世昌的非凡演唱技艺,赋诗以赠:相逢欢送眼青青,酌酒劝君杯莫停,幽梦觉来肠欲断,清歌一曲牡丹亭。

  几十年过去后,日本戏曲艺术界对韩世昌的这次东渡演出昆曲的壮举仍称赞不已,认为是东方文化交流中少有的盛事。

  周总理亲自任命的院长

  “新中国成立后,韩世昌先是被聘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教师,培养了大批学生,后又领班南巡演出,轰动一时。”乔燕和说。

  1957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以“北方昆曲代表团”为基础,组建中国北方昆曲剧院,韩世昌担任院长。周恩来总理亲笔书写了院长任命书。

  由总理书写一个剧院院长的任命书,这在新中国历史上还是首次。在剧院成立的庆祝演出中,韩世昌和梅兰芳合演了《游园惊梦》,周恩来亲自看了演出,并和他们合影留念。中国北方昆曲剧院,从此以一个国家级艺术团队的崭新形象,为祖国的戏曲事业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韩世昌先生最为钟爱的一套行头是一件凤冠霞帔,这是由周总理特批从国库拨出的二十八两黄金做成的,华贵精美。韩世昌穿着黄金织成的凤冠霞帔,在中国戏曲舞台上书写了不朽的传奇。这个从高阳县小白河畔出生的乡下孩子,最终成为一代戏曲宗师。(记者 王思达)

相关阅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