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电动车登陆石家庄 每15分钟收费1元

2017-05-18 17:19:36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图片默认标题

燕赵都市报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吕若汐 文/图

  共享自行车进高校已不是什么稀奇事,如今的大街小巷,共享单车的身影越来越常见,也给人们出行带来了不小的变化。而继共享单车之后,最近在省会石家庄的校园里,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共享交通工具——共享电动车。这也让人们不禁要问,共享汽车是不是也要来?在共享大潮中,城市管理是否能紧跟上呢?

  共享电动车来了

  近日,石家庄学院出现了首批共享电动车。昨日,当记者来到石家庄学院南校区,在学校的食堂前,摆有几辆名为闪影行的共享电动车,这些电动车呈橙色,没有钥匙,车身、车头、车尾、仪表盘旁都贴着二维码牌。记者观察到,闪影行共享电动车有左右转向灯,而且还有一个USB接口,可以给手机等设备充电。电动车的仪表显示着时速和电量。

  电动车使用也很方便。用手机下载APP、注册账号、交39元的押金,扫码就可以使用车了,骑车每15分钟收费1元,每日收费36元封顶。同时,出于安全考虑,用户必须要进行实名认证。

  记者采访时发现,很多学生骑着共享电动车穿梭在校园里。

  中午11时30分,在该校东门,一个男生骑着共享电动车从校内出来,车后座还搭载了一个女生。“我女朋友要去理发,我把她送过去就回来,等她快理完头发了我再去接她。”王同学腼腆地对记者说:“骑起来可拉风了。”

  “这个车子刚来我就骑了,比自行车快多了,而且还挺好看。”一位正在还车的张同学说,现在学校里这种电动车不是很多,所以很多时候都找不到。而且如果去远处,可能存在车子电量不足的危险。

  每15分钟收费1元,这种收费比起大多共享单车来,收费要高一些,但为什么能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呢?难道只是骑起来比较拉风吗?“注册押金才39元,比起共享单车来便宜啊。”贾同学告诉记者,他平时就是从宿舍到图书馆或是从宿舍到教学楼骑,也用不了15分钟,所以每次就花1元就够了,跟共享单车也差不多。

  首批在校园投放40辆

  “这种共享电动车最高时速能达到20公里/小时,满电情况最远能跑80公里。”对此,闪影行共享电动车联合创始人——王晖告诉记者,上海闪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解决校园中短途出行问题,引导学生养成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生活习惯。目前他们首批在石家庄学院投放了40辆共享电动车,未来还将逐步推广到全市各大学校园。

  而与共享单车停放规则不同,该品牌的共享电动车需要根据APP提示,到指定地点进行还车,如果不在指定地点,将显示超出还车范围无法还车。

  “目前,车子可以骑出学校,但还车点只在石家庄学院内。”对此,王晖告诉记者,共享电动车是指定区域停放的,用户需在指定的区域停放,目前借还范围只限于石家庄学院内部,之后将日益扩大定点范围。

  “共享电动车比共享自行车效率高多了。”对于共享电动车的前景,他也十分看好:“不是说共享单车能解决最后两公里的交通吗,这个共享电动车最起码能解决最后十公里交通出行。”

  “我骑了几回这个共享电动车了,还是觉得有点贵,比如出学校办个事锁了车,车子还在计费,希望他们能出个包月的套餐。”采访中,一位学生给出这样的建议。

  对此,王晖表示,目前他们收费标准是每15分钟收费1元,每日收费36元封顶,后期他们也会逐步推出日租套餐、月租套餐等活动。

  共享经济火爆

  监管更要跟上脚步

  如今,很多市民出门都会骑共享单车,不少人手机里更是装着好几个共享单车对应的APP,共享电动车的出现,让市民不禁感叹“共享经济”的大潮汹涌,也有市民调侃说:共享电动车来了,共享汽车还会远吗?的确,共享经济日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然而,这一新业态的“快速生长”,却让消费者感叹“想要爱你不容易”。

  其中,共享自行车乱停放问题尤其被人诟病,尤其是早晚高峰时段内的乱停放问题尤为严重,有的单位在门口明确贴出“共享单车禁止入内”。

  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互联网+”的共享经济相对传统的资源匹配模式有了质的飞跃。然而,在这样的飞跃中,商家、平台和消费者所在地的分离,新业态监管“无据可依”以及诚信体系尚待建立的客观现状也给这一行业的净化和监管带来了新的难度。

  “商家、平台、消费者都不在一个地方,消费却依然可以实现,这是互联网经济的魅力,但也给消费维权和监管带来了种种难题。”对此,有专家指出,这就对企业、相关单位、部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该考虑如何完善自我制度、更好地服务大众,而政府也应该抓紧制定相关的标准,采取精准的监管手段促进新生行业的规范发展。

  在政府完善规则的同时,也有许多人呼吁,共享经济的到来,也考验着公民素质,大家应该遵守共享规则,不要乱停乱放,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记者 李春炜 实习生 吕若汐 )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