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在食用菌大棚里。 黄建文 摄
近日,在望都县固店镇于合营村天天食用菌种植基地,基地负责人李杰和工人们正在忙着采摘平菇。“平菇最适宜的采收时间是在菇体发育达到七八成熟时,此时菌肉厚实肥嫩。”李杰边忙边说。这位2013年返乡创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蘑菇种植的行家里手。如今,天天食用菌种植基地年收入150万元,于合营村村民在基地从事灌袋、采摘蘑菇等工作的有20多人,年人均收入2万多元。
在外创业碰壁,返乡种蘑菇
2008年,21岁的李杰大学毕业后做过医药销售,办过自己的公司,还干过建筑装修,但发展得都不尽如人意。
李杰的父亲种植蘑菇多年,有丰富的蘑菇种植和管理经验。2013年,父亲和李杰说想把蘑菇大棚装上卷帘机和微喷等设备。当时,李杰突然萌生了建一个现代化食用菌基地的想法。
“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总觉得一个大学生怎么能一天到晚跟土地打交道。”李杰说,但后来,他经过认真考虑,觉得种植蘑菇照样需要科学技术,种得好照样有出息。李杰于是决定帮着父亲一起干,争当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农民。
自筹资金,建起蘑菇基地
说干就干。2013年夏季,李杰回到于合营村,筹款200万元在村外建蘑菇大棚。没想到,因为天气的原因,施工的日期一次又一次地延迟。当时,村里有人议论说:“李杰的基地肯定建不起来了,就算建起来也挣不到钱”。天气转晴、地里的积水排干了,施工条件已经具备。可是,原来答应施工的本村工人却不愿意干了,因为他们担心拿不到工钱。
无奈之下,李杰只能寻找外地施工队伍来干。为了赶进度,李杰就和施工队一起冒着严寒焊接、接线。食用菌种植基地终于建成了,李杰开始潜心研究蘑菇的种植技术。在父母的帮助下,他迅速掌握了发酵、装袋、灭菌等技术要领。在种植过程中,他坚持不使用农药和化肥。运输销售全程冷藏,以保证蘑菇的质量。
李杰说,他的基地采用的是订单式生产,现在正在申请绿色无公害蔬菜认证。由于李杰种植的蘑菇品质好,加上他讲诚信,客户群体不断扩大,一些大企业也主动找他合作。
再接再厉,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李杰致富后没有忘记乡亲,从回村到现在,每年都会给村里的贫困户和孤寡老人送生活用品。在于合营村,提到李杰,村民们都会竖起大拇指:“小伙子实在,也有魄力!”
2014年底,李杰被选为于合营村村委会委员,成为村里最年轻的一名村干部。他说:“感谢乡亲们对我的信任,让我进了村委会。接下来,我将扩大基地规模,带动周边乡亲一起种蘑菇共同致富。”
从不愿从事农业生产,到现在成为蘑菇种植、管理、经营的行家,被当地人称为“蘑菇大王”的李杰,现在最大的感受就是:“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只要塌下心来,好好做人,好好做事,终将取得成功。”(通讯员 黄建文 记者 徐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