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刚: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2017-09-15 13:09:11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 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

  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陈刚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塞罕坝林场重要指示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对于高标准高质量做好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重大意义,在新区规划建设中坚定不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战略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对塞罕坝林场的重要指示,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塞罕坝人半个多世纪创造的绿色奇迹给予高度评价,对塞罕坝精神进行了精辟概括,对全党全社会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明确要求,对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规划建设好雄安新区,具有重大指导意义。我们一定要把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塞罕坝林场重要指示精神,与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河北的重要指示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雄安新区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结合起来,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在新区规划建设中落实好“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的指示要求。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彰显了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最新认识。总书记关于塞罕坝林场的重要指示,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高度一致,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加坚定了我们走发展新路的信心和决心。几代塞罕坝人接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存环境下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塞罕坝林场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范例,是走绿色发展道路的成功实践。我们要把塞罕坝精神发扬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坚定走加快转型、绿色发展、跨越提升新路,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把绿色作为发展底色,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努力建设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河北。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更加明确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目标和方向。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的崇高精神,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典范和学习的榜样。规划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党中央赋予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使命。今天建设雄安新区,与当年塞罕坝人艰苦创业相比,虽然所处时代不同、工作条件不同,但牢记使命的政治责任不能变,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不能变,绿色发展的指导思想不能变。我们一定要以创造历史、追求艺术的精神,做好新区规划、设计、建设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努力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让雄安新区与塞罕坝一样,体现河北风骨与燕赵气概,彰显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

  二、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坚决扛起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政治责任

  塞罕坝精神的本质内涵与习近平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一系列指示要求是高度统一的。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关键是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担负起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历史使命,把学习塞罕坝精神转化为强烈的政治责任和发展动力。

  一是坚持使命至上,牢记总书记和党中央嘱托。总书记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倾注了大量心血;党中央要求我们积极主动作为,履行主体责任。可以说我们的使命无比神圣,责任重于泰山。规划建设新区,必须学习塞罕坝人听从党的召唤、勇担光荣使命的高尚品格,时刻怀有寝食难安、负重奋进的责任感,殚精竭虑做好各种工作,决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

  二是切实以民为本,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总书记要求我们,在新区规划建设中一定做好群众工作,维护群众利益,让老百姓得到更多实实在在的实惠。我们要学习塞罕坝林场“兴林强场”和“惠民富民”相统一的经验做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新区人民共享更多新区建设发展成果。

  三是坚持艰苦创业,积极担当作为。总书记指出,建设雄安新区是一项历史性的工程,一定要保持历史耐心,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一茬接着一茬干。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一代接着一代干,筑起一座永恒的绿色丰碑。我们要像塞罕坝人那样担当作为,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夙兴夜寐、激情工作,撸起袖子加油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作风担当起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

  四是勇于改革创新,当好排头兵、先行者。总书记强调,新区现在还是一张白纸,要发扬改革创新精神,建设体制机制新高地。新区之新,关键在改革,要义在创新。我们要学习塞罕坝人求新思变、锐意创新的作风,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等,聚集创新要素,培育创新文化,着力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作出雄安贡献

  总书记要求,“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我们要深刻领会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对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重大指导意义,以塞罕坝人为榜样,坚持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把握好“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定位,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实到新区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的每一个环节中,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者和示范城。

  一是始终秉持顺应自然、平原建城的理念,高标准做好新区规划编制工作。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优先保障新区生态空间。搞好城市设计,反映新区独特自然景观,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严格确定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限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提高产业准入门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激活新区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二是严格落实铁腕治理、科学修复的要求,大力度抓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按照总书记“既要利用白洋淀自然生态优势,又要坚决做好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要求,不断深化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确定治理和保护的目标、任务、路径和措施,加快恢复“华北之肾”功能。实施生态补水、河道治理、纯水村搬迁、淀区清淤的综合治理,狠抓坑塘、河道、垃圾、“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十个专项治理”,强化水质改善、生态恢复、提高生物多样性等生态修复举措,规划建设环新区、环淀区带状森林绿色屏障,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打好底色。

  三是充分发挥创新发展、先行示范的作用,下功夫打造生态文明体制机制建设新高地。研究提出具有雄安特色的城市低碳发展标准体系,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完善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土地节约集约、能源消费总量管理等制度,探索土壤环境修复、开发利用的新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评价、自然资源资产产权管理和用途管制、开展排污权交易、生态环境跨区域跨流域执法和损害责任终身追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方面先行先试。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营造优质绿色市政环境,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绿色发展的世界标杆城市,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打造雄安样板。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