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发展理念深植人心
——在塞北林场、河钢集团、雄安新区
生态环境关乎民族未来、百姓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就生态文明建设提出新论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重要组成部分。连日来,记者在塞北林场、河钢集团、雄安新区采访中看到,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十九大报告精神,积极行动起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金秋十月,坐落于坝头沿线的张家口市塞北林场项目区,数十万亩落叶松金光灿灿,油松依然翠绿。入秋以来的首场降雪还未消尽,塞北林场崇礼分场桦皮岭工程区董小伟和他的同事们就顶着寒风、踏着泥水开始巡山了。
“国庆节后,草原天路游人少了很多。但天更冷了,可能会有游客点火取暖,当地群众也可能会烧秸秆、麦茬,这些都会危及林区的安全,因此,护林防火一刻也不能放松。”董小伟说。
五年来,塞北林场加快科技造林步伐,实施了干旱阳坡容器苗雨季造林、乔灌混交造林、针阔混交造林等一系列生物与科技措施,完成人工造林32.73万亩,林区的水土流失得到治理。
“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作为一名造林人,我更加感到责任重大。我们会加倍努力,按照建设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的要求,进一步加大造林绿化力度,要确保完成人工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40万亩,中幼林抚育60万亩,向党交出一份优异答卷。”塞北林场总工程师张德军说。
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同样让河钢集团的职工们感到责任重大。
10月19日,记者从河钢集团高强汽车板生产线的厂房上放眼望去,屋顶上大片整齐划一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蔚为壮观。“这是我们河钢能源家族的‘新成员’,一旦在集团全部推广后,我们的自发电量又能踏上一个大台阶了。”河钢唐钢能源环保部能源科科长王洪军说。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这为我们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指明了方向。”王洪军说,近年来,河钢大力培育节能环保产业,高度关注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国家优惠扶持政策和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转化,经过深入探索,充分掌握了在大型钢铁企业建设屋顶光伏发电项目的关键技术。今年以来,河钢集团内部试点先行建设了两座光伏发电项目,高强汽车板发电项目于8月16日已经并网发电,迄今已累计发电约65万千瓦时。今后每年预计发电400余万千瓦时。
十九大报告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对钢铁工业节能环保、绿色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要求。绿色化是我国钢铁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据介绍,河钢将进一步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加快“六位一体”(绿色制造、绿色产业、绿色产品、绿色采购、绿色物流和绿色矿山)的绿色发展总体布局,逐步实现产品绿色化和企业绿色化的全面升级,并以发展的眼光与战略思维,力争在未来实现工业生态链创新突破的更高层次的绿色化转型。
改善白洋淀水质,加快植树造林,为雄安新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打好底色,新区的干部群众也在撸起袖子加油干。
沿着保定到天津静海的保静公路东行,在容城县平王乡仇小王村南保静公路北侧有一排崭新的箱式板房,这里是雄安新区九号地块万亩合作造林的前沿指挥部,板房后面是175亩合作造林实验区。平畴阔野间,新栽种的油松、五角枫、国槐、栾树等实验树种格外醒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为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雄安新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雄安新区启动秋冬季万亩合作造林工作,创新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和政策模式,近自然“千年秀林”建设火热进行中。
“你看,旁边这一小片玉米这两天就会清表,进行秸秆粉碎还田、旋耕后,就可以安排植树造林施工了。”10月21日,雄安新区九号地块合作造林指挥部工作人员董增巨站在刚建好的板房前,信心十足。据介绍,九号地块合作造林涉及雄县雄州镇、容城县平王乡共两个乡镇8个村,村民对于相关工作都非常支持,雄州镇有两个村,10月7日一上午就全部签订了《合作造林用地协议书》。
雄安新区负责造林项目的工作人员,鼓足干劲,只争朝夕,全力推进合作造林各项工作的实施。11月初,合作造林将进入现场作业阶段。
深秋的白洋淀天高水蓝,芦花飘飞。“这里又增加了一片野生植物芡实。”10月20日,记者随白洋淀湿地保护区管理处工作人员在白洋淀巡护观测时,该处工作人员齐明兴奋地说。
齐明介绍,新区通过实施生态补水、河道治理、淀区清淤等综合治理,狠抓坑塘、河道、垃圾、“散乱污”企业整治等“十个专项治理”,改善了白洋淀水质。随着白洋淀生态环境的好转和水质的改善,芡实、菱角等已消失多年的野生植物又开始成片出现,迁徙季节,黑水鸡、绿头鸭等野生候鸟由原来的几千只增长到2万多只。(记者刘雅静、张伟亚、原付川、李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