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养地 河北已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面积360万亩次

2017-11-30 10:05:50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要闻】【文字列表】 列表标题:河北已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面积360万亩 文中标题:节水养地 河北已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面积360万亩次

黄骅市在休耕土地上试验种植的养地绿肥作物二月兰。(资料片) 刘忠宽 摄

  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走节水高效、绿色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日前,省农业厅印发《2017年度季节性休耕实施方案》,提出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初,在廊坊、保定、衡水、沧州、邢台、邯郸6市地下水漏斗区开展季节性休耕200万亩,实施自然休耕和生态休耕。

  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属于地下水严重超采区,2014年河北省正式启动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开始在黑龙港流域试验季节性休耕制度。目前季节性休耕进展情况如何?取得哪些成效?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河北省已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面积360万亩次

  承包地里的果树需要浇水了。近日,盐山县祝南良村村民祝德昌整理好输水管,把坑塘里夏季蓄的雨水抽出来浇灌树苗。

  “以前深水井通常打到地下300米,现在已到了400米左右。”祝德昌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井越打越深。为减少深层地下水的使用量,县里关停了部分深水井,引导农民利用坑塘集雨灌溉。

  与盐山县集雨灌溉不同,在吴桥、景县等地,由于地下水位下降,水井越打越深,致使每年都有几十眼深水井因抽不出水或水量太小而关停。政府引导农民把从深水井里抽上来的深层地下水和浅井的苦咸水混合后,使用“咸淡混浇”方式浇地,达到保灌溉又减少开采地下水的目的。

  河北省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省份,地下水超采量和超采面积均为全国的三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由于多年超采,河北省黑龙港流域存在着6.7万平方公里的地下水超采区,形成7个影响较大的地下水漏斗。

  在河北省,农业用水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而冬小麦灌溉又占农业用水的70%。由于冬季降水仅占全年降水量的20%,因而超采地下水成为冬小麦灌溉的主要途径。

  为治理地下水超采,河北省在实施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生物节水的同时,开始探索季节性休耕制度。2014年,河北省在漏斗区的41个县(市、区)开展了减少小麦种植的季节性休耕试点。休耕地块实行“一季休耕、一季种植”,将一年种植冬小麦、夏玉米两茬改为只种植一茬玉米或其他杂粮杂豆、油料等作物。从2014年秋到今年6月,河北省已累计实施季节性休耕试点面积360万亩次。

  季节性休耕效果初显,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药增产与农民增收多赢

  “从目前的实施效果看,季节性休耕取得了初步成效。”省农业厅厅长魏百刚介绍,根据多个休耕点调查和农业专家试验结果,休耕地块与非休耕地块在资源、生态、土壤质量、作物产量等方面取得了“三减少、两提高”的成效。

  减少了农业用水。2014年以来,季节性休耕累计压采地下水6.48亿立方米。

  减少了化肥使用。休耕后,试点区共减少化肥用量9.36万吨。

  减少了农药使用。休耕后,试点区共减少农药用量1800吨。

  提高了秋收作物的产量。由于休耕了小麦种植,玉米等夏播作物可以提前到5月中下旬播种,延长了生育期,秋收作物产量一般提高10%以上,玉米增产效果更明显。

  提高了土壤肥力。休耕地与非休耕地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略有降低,但速效磷含量提高0.3%、速效钾含量提高0.12%,养地作用明显。

  休耕后,减少了一季小麦种植,农民的收益如何?

  魏百刚介绍,河北省对实施季节性休耕压减小麦种植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按照亩均500元的补助标准进行补贴,农民不种小麦收入也不会减少。 这一点,在吴桥县大第八村实施休耕的村民李刚那里得到了验证。

  李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承包了2000多亩土地种植夏玉米和冬小麦。李刚算过一笔账:休耕前,种小麦、玉米,两季除去作物的种子、化肥、农药、水电、人工以及付给农民的土地流转租金等费用,一年每亩地的纯收益400元左右。休耕后,不种小麦了,继续种植玉米的地块,夏玉米改为种春玉米,种植期延长了,去年他的玉米亩产量由往年的600多公斤提高到750公斤,每亩地的纯收入在500元左右。

  启动休耕试点后,作为探索,李刚还在实施休耕的500亩地中,选择了一部分农田改种甘薯,每亩甘薯的纯收益在750元左右。

  休耕既是制度创新,也是栽培方式的改变,丰富休耕模式并让农民完全接受仍需各方共同努力

  休耕可分为自然休耕和生态休耕。自然休耕就是什么也不种,是最原始的休耕方式。这种休耕方式虽然也能起到节水节肥节药养地的作用,但地表裸露容易产生扬沙。生态休耕就是种植二月兰、紫云英、油菜等绿肥作物,不抽取地下水浇灌,不收获,下茬作物种植前直接将绿肥作物翻耕入田,以减少地表裸露、抑制扬沙、培肥地力。河北省目前采取的大多是自然休耕方式,虽然沧州、衡水等地已开展了利用休耕季节推广绿肥植物种植的生态休耕试点,但农民并不主动。

  今年秋天,盐山县西圣佛村参与休耕的农户没有像去年秋天那样种油菜,而是实行最省事的自然休耕方式。

  原来,去年该村有800多亩耕地休耕时种植了油菜,尽管农业技术人员已告诉村民不要收获,下茬作物种植前直接将油菜翻耕入田,但农民不习惯只种不收,还是悄悄地收获了。由于没有收获机械,人工作业费时费力,最后每亩收入只有30元。

  “费时费力,还没有多少收获,不如啥都不种。”该村村民刘海生说出了村民不愿种油菜的原因。

  “季节性休耕既是制度创新,也是栽培方式的改变。丰富休耕模式,并让农民真正接受这一变化,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省农科院长期从事绿肥植物研究的刘忠宽认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生态休耕益处的宣传。

  刘忠宽介绍,作为越年生绿肥植物,二月兰、油菜等作物出苗后全程不需要灌溉,而且既能抑制农田扬沙,又能培肥土壤、提高地力。以二月兰为例,种植5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2—0.3个百分点,减少化肥使用20%—30%,后茬作物增产15%—20%。目前发达国家大都采用生态休耕方式。

  有关专家还提出,河北省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在农民普遍接受自然休耕的基础上,引导种植大户开展生态休耕示范,通过示范让更多的农民接受并实施生态休耕。此外,休耕的试点要科学布点,定期监测评价试点前后耕地地力水平、重金属含量、地下水位等指标变化情况,做好数据积累和分析,跟踪评价试点成效,为不断扩大休耕范围打下基础。(记者 赵红梅)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