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市和我省张家口市举行。立足“绿色办奥”的理念,我省把冬奥会绿化作为全省造林重点,全力打造全省林业“一号”工程,在冬奥赛事核心区、迎宾廊道和赛事连接线等重点区域规划了87万亩的造林绿化面积,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布局,不断扩绿、增彩、增香,为冬奥会构筑起一道绿色的生态屏障,为奥运冰雪运动打下美丽的中国底色。
目标 赛事核心区 造林绿化87万亩
提起奥运绿化工作,省林业厅项目中心主任张海如数家珍。据介绍,赛事核心区绿化总规模87万亩,重点建设内容有三项:
一是崇礼奥运绿化工程,包括“四线六区”绿化,规划造林任务45万亩。“四线”即张承高速公路沿线、张沽公路崇礼段、南赤公路崇礼段和草原天路。“六个赛事区”即新雪国赛事区、长城岭赛事区、万龙赛事区、密苑赛事区、多乐美地赛事区和瑞意太舞赛事区。
二是迎宾廊道绿化工程,重点在G6、张承、张石、张涿和京新高速两侧第一可视面范围,建设高标准景观绿化带、特色林果产业带、生态景观林,规划造林11万亩。
三是京张赛场连接线绿化工程,规划绿化长度158.6公里,主要是对拟建途经赤城、崇礼的京北一级公路、延崇路,拟建途经宣化区和崇礼区的京张高铁崇礼支线进行绿化,规划造林任务31万亩。
为提升冬奥会绿化质量水平,重点项目由国家林业局规划设计院、河北省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编制作业设计,并采取公开招投标方式,吸引了亿利集团、北京艺苑等多家国内、国际知名园林绿化公司参与投标施工。
“绿化中我们选用了油松、樟子松、云杉等常绿树种,还有杨树、金叶榆、榆叶梅、丁香等北方乡土树种或彩色树种。”张家口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赵顺旺介绍说,冬奥会绿化按照点、线、面相结合的建设布局,采取规模新造与改造提升相结合的治理方式,通过乔、灌及地被植物结合的立体配置模式,不断扩绿、增彩、增香,确保实现奥运区域和廊道两侧景观化、园林化。
推进 多种模式驱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冬奥会绿化工程量大,投入大,为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造林任务,我省加强机制创新,多种模式驱动,强化实施保障。
张家口市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积极推广招标造林、租地造林、流转造林、合作造林、承包造林、社会造林等多种造林模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全市冬奥造林绿化,涌现出一批造林大户承包荒山,打造冬奥生态旅游基地,农业龙头企业流转土地造林发展冬奥经济、租用荒山造林发展冬奥旅游等典型。
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见》,张家口市出台了《张家口市鼓励荒山绿化实施办法》,明确了对造林主体在工程补助、贷款贴息、土地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激发了各类主体承包荒山造林的积极性。
“对于绿化资金,采取向上争、银行贷、机制引等多种办法,广开融资渠道。”张海说,除在国家重点林业项目安排上对冬奥绿化给予重点倾斜外,同时以河北林业生态建设投资公司为平台,通过财政注资、开展国有林场资本化改革等措施,广泛吸引政策性贷款、社会资本投资重大生态建设工程。
利用基金融资是破解融资难题的又一途径。老牛基金预计投资1.86亿元,在崇礼赛区以及赤城和怀来迎宾廊道、赛事连接线营造3万亩冬奥碳汇林。
张家口市还通过众筹融资。联合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启动了网络植树活动,在国家林业局网站平台上设立了捐款栏,在中国绿化基金会设立了绿色张家口专项基金,成立了中国绿色碳汇研究院张家口分院,最大限度地争取社会各界为冬奥会绿化捐款。
“通过各方努力和支持,冬奥会绿化任务稳步推进。”赵顺旺介绍说,截至目前已完成76.98万亩,占规划任务的88.5%,其中2017年完成26万亩,为计划任务的100%。
管护 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管护
“我们力争2018年全部完成规划任务,接下来就要加强对新造林的抚育管护,确保造林成果成效,同时抓好补植补造,打造奥运绿化精品工程。”赵顺旺说。
张家口市通过延长工程建设期来保证绿化成果的管护。冬奥城乡绿化工程全部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2017年,全市统一将工程建设管护期从过去的三年延长到五至六年,工程施工结束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工程维护管护,同时组织第三方对2016年以来的造林绿化工程逐县区、逐小班、逐地块进行严格验收,每年依据造林保存率及管护质量兑付建设资金。
同时,张家口市运用市场机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创新造林工程管护机制,提高造林成效。崇礼区以乡镇为禁牧防火主体,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有资质、有管护能力的专业护林公司进行管护,成效显著。
此外,为探索冬奥会绿化长效管护机制,张家口市政府积极谋划出台《张家口市封山禁牧条例》,并于今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赵顺旺表示,“该条例的实施使林业执法更有法可依,林业管护可操作性更强了。”(记者 刘岚 通讯员 姚伟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