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宇:愿做林场“螺丝钉”

2017-12-19 14:46:4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b8ca3a76e4631ad0f8e107

  图为赵振宇。记者 田明 赵海江 摄

  “过去坝上树没长起来的时候,整个冬天刮的都是白毛风。风沙遮住了太阳,伸手不见五指……”日前,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城自己家中,回忆起塞罕坝机械林场创业时的艰辛,年过七旬的赵振宇老人神情坚定而淡定,是那种历经艰辛终不悔的云淡风轻。

  赵振宇在塞罕坝林场的老同志中很有威望,这并不是因为他曾经担任过总场副场长,而是因为他的工作水平和能力让人信服。人们都称他是林场的“活地图”“百事通”,林场没有他没去过的地方,也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情。

  苦干近40年,没有什么可埋怨的

  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蓄水源,1962年9月,369位建设者来到平均海拔1500米的塞罕坝。当时的塞罕坝,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原,气候环境十分恶劣,常年刮风沙,极端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3.3摄氏度。

  赵振宇是首批上坝的塞罕坝创业者之一。从施工员、护林员到营林区主任,从分场场长、纤维板厂厂长到总场副场长,他在坝上一干就是近40年。

  尽管是承德本地人,但当时的塞罕坝对赵振宇来说,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上坝的第一印象是满目荒凉,既没树,也没人。”赵振宇回忆道。

  “天当房,地当床,草滩窝子做工房。”那时候,最初的建设者们并无固定住所,赵振宇他们住在自己动手搭建的牛顶架窝棚、马架子里,有的人甚至在沼泽地挖草坯盖“干打垒”,或随山就势挖地窨子住。

  “冬天是最难熬的。”赵振宇回忆说,冰天雪地的严冬里,滴水成冰,寒风刺骨,每天巡山几十公里,晚上归来棉衣变成了冰甲,棉鞋冻成了冰鞋,走起路来哗哗响。晚上睡觉还要带上皮帽子,早上起来,眉毛、帽子和被子上会落下一层霜,铺的褥子、毡子全冻在了炕上,想卷起来得用铁锹慢慢地铲……

  从入场到退休,因为工作地点的变动,赵振宇先后搬过11次家。他的妻子也是第一批来到林场工作的大学生,平日工作也很忙,夫妻俩平日根本顾不上家,四个孩子都是委托附近的老乡照看大的。

  “一次老乡出去串门,用绳子把我们大儿子拴在了窗框上。没想到,孩子玩着玩着便把绳子缠到了脖子上,等被人发现时,孩子的脸都变青了,差点儿被勒死。”讲到这件往事,老人潸然泪下。

  拭去泪水,赵振宇说,“塞罕坝几代人把个人理想与林业事业、个人选择与国家需要连在一起,他们有的牺牲在荒原,有的落下终身残疾。和他们比,我们没什么可埋怨的。”

  坚持坚韧不服输,只想把党交给的工作干好

  生活条件的艰苦,并没有让赵振宇的理想和激情退缩。

  刚上坝时,20岁出头的承德农专应届毕业生赵振宇浑身都是劲儿。他没有在意“专业对口”,几乎干遍了林场的各个工种——种树、采伐、种地、打铁、盖房、育苗……用他的话说,自己“就是林场的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往哪里拧、往哪里钻。”

  1965年冬季的一天,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给每个分场分了两头牛。赵振宇从塞罕坝所属的第三乡林场赶到总场去领牛。去的时候,他搭了前往总场的货车。可回的时候,因为要牵牛,他只能步行返场。没想到,他刚一上路就下起了雪,而且雪越下越大。

  “不能停,也不敢停,只能把雪扒开往前走。”赵振宇手脚并用、挣扎前行了近22个小时,却始终没有放开手里牵牛的绳子,“牛可是栽树前犁地的好帮手啊,分场的大家都盼着它呢。”等他回到所属的第三乡林场时,已经成了一个雪人。

  “那个年代的人,都有股不怕艰苦的劲头,思想非常单纯,不想个人得失,只想把党交给的工作做好。”赵振宇深情地说。

  由于环境恶劣,加上缺乏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造林经验,在建场的最初两年,塞罕坝造林成活率不到8%。

  “什么地方都能种起树来,就看想不想办法。”如今,说起自己的造林经验,赵振宇认为态度和决心最重要,其次是科学的方法。赵振宇在塞罕坝第三乡林场工作时,当地很多沙坡都是流沙,每次看到沙子往下流到坡底的河里,他总忍不住要琢磨:怎么才能在流沙上种起树来?

  自从惦记上这个问题,每见到一种树,他都会仔细观察树的根部。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赵振宇发现了根系动辄十几、二十几米长的黄柳。经过仔细思考,赵振宇将沙坡横向挖沟,再把黄柳一道道埋进去。“流沙果然固定住了,再种松树也能活了。”

  在外调苗木不能够完全适应坝上气候条件的情况下,赵振宇和他的同事们一道自己育苗,林造到哪里,苗圃就建在哪里。塞罕坝在高海拔高纬度地区育苗造林的技术,至今在业界依然领先。

  1982年,塞罕坝提前两年完成了规划建设任务,原林业部验收时称,塞罕坝“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高,造林投资成本低”。看着山山岭岭披上了绿装,赵振宇和同事们感到充实和满足。

  干一行钻一行,使命在肩,不容懈怠

  上世纪七十年代,母子沟营林区是一个特殊的营林区,严重的林牧纠纷,影响了攻坚造林的进度。

  1974年,赵振宇临危受命,到母子沟营林区当主任。他勘察了营林区的全部地形地貌,跑遍了沟沟岔岔,哪块地适合造林、怎么造林都了然于心。之后,他跑遍当地的生产队,向老百姓讲解国家造林政策。造林时采用“蚕食”的办法,先远后近,先易后难,把造林与放牧错时进行。他把家安在了山上,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终于慢慢地把林造了起来。

  1980年,林场开启基层领导干部竞聘上岗的先河,赵振宇成为塞罕坝第一个通过竞聘上岗的基层林场场长。在第三乡林场担任场长的4年,他建立了废木加工厂,增加了林场收入,促进了第三乡林场各项事业的发展,也使得第三乡林场成为全场的标兵单位。

  “救活”纤维板厂,是赵振宇攻克的又一难关。1984年,塞罕坝机械林场的纤维板厂由于经营不善停工。赵振宇又是临危受命,到纤维板厂当厂长。

  “我是学造林的,和造纤维板是两回事。但林场既然信任我,我就要想办法把这个事干好。”赵振宇告诉记者,当上厂长后,他多方筹集资金,通过银行贷款让工厂恢复了生产。之后,他改革了分配制度,提高了工人的生产积极性,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产量,打开了销售市场,让原本亏损的纤维板厂“活”了下来。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螺丝钉的精神在赵振宇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也正是有一颗颗像赵振宇这样的“螺丝钉”,塞罕坝机械林场才能形成一个坚不可摧的整体,创造了中国人工造林史上的奇迹。

  几代林场人心中,有着一个共同的神圣使命。赵振宇把塞罕坝林场的作用归纳为四个方面: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为河北增资源、为当地拓财源。“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在做一件意义重大的事儿,使命在肩,不容懈怠。”(记者 潘文静 李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