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定州市委书记王东群

2018-01-03 10:40:31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董健雄

  原标题:高端访谈 奋力开创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定州新局面——访定州市委书记王东群

  记者: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首要政治任务。定州如何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落实?

  王东群:定州市委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着力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上下功夫,确保党的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落地落实。

  定州市委先后召开七届二次全会、全市领导干部大会、市委常委(扩大)会和市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交流会,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各级各部门全部召开班子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全体干部会,层层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各乡镇(办事处)组织村(社区),市直工委、非公企业党工委组织机关和企业党组织,通过培训班、“三会一课”、“微课堂”等形式进行学习,在全市上下迅速兴起学习热潮。开展大范围、多层次、全方位宣讲培训,推动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企业、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站。

  围绕推动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落实,组织开展了“新时代定州怎么干、怎么办”大讨论和“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大调研,努力让全市干部群众把党的十九大精神领会好,把基层情况摸清楚,把重大问题思考透,把努力方向搞明白;特别是结合全省重点工作大督查,把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督查主要内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重点工作“回头看”,注重十九大精神与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定州形成生动实践,结出丰硕成果。

  记者:落实党的十九大以及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自身实际,定州下一步具体的发展思路是什么?

  王东群:我们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为契机,按照省委对定州提出的“扩容提质”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12339”工程,即抓住一个中心(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突出两大重点(城市建设、开发区建设),抢抓三大机遇(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省直管体制改革),同步推进三次产业,重点打造清洁能源、精细化工、食品医药、汽车和装备制造、再生资源等9大产业集群,大力推动“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生产、定州制造”,唱响“奋发图强、实干兴市”主旋律,在全省争一流,在全国找位置,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争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打造新时代经济强市、美丽定州。力争到“十三五”末,地区生产总值超600亿元,财政收入超60亿元,五年再造一个新定州。

  记者: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抢抓雄安新区建设机遇,定州如何加快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

  王东群:紧紧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设雄安新区、建设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机遇,充分发挥两个省级非首都功能疏解承接平台作用,制定“京津研发、雄安研发,定州生产、定州制造”产业发展计划,在服务京津、服务雄安新区中不断壮大自己,不断谱写协同发展新篇章。

  一是做美城市这个主载体,同步推进古城恢复、旧城改造、新城建设,以历史为脉、文化为魂、传承为基、产业为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设计,高水平建设,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努力打造富有活力、极具魅力、繁荣和谐、功能齐全、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

  二是做强开发区这个主平台。坚持项目园区化、园区特色化,把经济开发区、高新区作为主平台,按照“一区多园”模式把全市5个工业园区(基地)整合到一起,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积极引进一批京津产业项目,努力打造以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集群;加快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推进人事和薪酬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改革,实行人员聘任制、工资绩效制、审批“一章制”,激发开发区发展活力,打造“投资定州、事事无忧”环境品牌,打造承接京津要素转移优选地。

  三是做好招商引资这个主抓手。把产业升级纳入协同重点,以科学承接、转型承接、绿色承接为导向,引进高端要素、高端项目,带动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脱胎换骨。密切关注京津产业和企业转移动向,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向京津和省直部门派驻挂职干部,引资金、引项目、引人才、引信息;实施“引凤还巢”工程,聘请京津定州籍成功人士为招商顾问、产业顾问、文化顾问、金融顾问,为招商引资牵线搭桥;加强与京津经济部门、各种协会商会等机构的联系,利用行业优势,精准招商,组团引进。

  记者:定州如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实现绿色发展?

  王东群:我们将进一步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严格落实省“1+18”专项方案,以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一是实施“蓝天行动”。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时段的排放和污染治理,提高科技治污能力。加强能源结构调整,搞好农村散煤治理和电代煤、气代煤等清洁能源替代,抓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发展绿色能源产业。

  二是实施“碧水行动”。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和水污染防治措施,推进河流污染防治和地表水、地下水统筹治理。推行河长制,开展唐河、沙河、孟良河综合整治,加强水源地保护,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

  三是实施“净土行动”。制定土壤污染治理行动计划,建立分类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抓好危废固废治理。健全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网络,推动生态治理工作长效化,让定州的天更蓝、水更清、草更绿、环境更美丽。

  记者:“多城联创”是定州文明城市创建的一大创新举措,今后定州将如何通过深化创建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王东群: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了以文明城市创建为龙头的“多城联创”,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市民的文明素质明显提升。创城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

  一是建立创城长效机制。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深入抓好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村镇等十大创建,提升市民素质,改善城市环境,打造文明定州。实施“绿美亮净活畅”工程,认真解决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文化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理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一个平台、一张网格、一支队伍”的基本架构,建设以网络为基础、信息化为依托、制度为保障的文明创建长效机制。

  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三是推进文化繁荣发展。定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有5000年文明史,有2600年的建城史,是河北燕文化、赵文化、中山文化三大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定州也有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在华北地区定州属于建党较早的地区之一。我们将把继承传统文化和发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把文化自信融入到基层,融入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以文明城创建为载体,提高全体公民的文化素质、文化自信。(记者 梁海涛 林凤斌)

 

 

相关阅读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