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建设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

2018-03-28 17:31:21  来源:国际在线  责编:董健雄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廊坊市委农工部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张迪 摄_副本

新闻发布会现场,廊坊市委农工部相关负责人回答记者提问。张迪 摄

  国际在线河北频道消息:3月27日下午,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就《中共廊坊市委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进行发布解读。

  据廊坊市委农工部长宋九胜介绍,廊坊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目标是: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有条件的乡村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取得突破性进展,农业供给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幅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农民持续增收机制完善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乡村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全面建立;农业绿色发展方式全面建立,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全部建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面实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体平衡;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到2050年,在河北省率先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市全面建成。

  《中共廊坊市委廊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突出谋划实施了26个行动16个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八个部分

  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瞄准京津两大市场,大力发展质量农业、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品牌农业,加快农业由增产导向向提质导向转变。一方面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年行动,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布局,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和特色高效农业,大力培育发展菜、肉、奶、蛋、果和水产等主导产业,2018年重点培育2个省级区域公用品牌,省级以上农业知名品牌达到90个,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57%,农产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另一方面,促进农村“五业融合”发展,积极推进美丽乡村、乡村文化、现代农业、乡村旅游、“互联网+”“五业融合、五业同兴”发展,到2020年,全市建成10~15个五业融合示范区。2018年,全市总投入力争达到60亿元,重点建设60个产业化项目,建成3个产值超10亿元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8%,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比达到2.2∶1。在大力开展两项重点工作的同时,《意见》对深入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农业质量提升年行动、品牌农业培树行动,积极推动农村创业创新,打造现代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建设环首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带,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等工作也进行了安排部署。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农村绿色生态环境水平

  推进农业节水节肥节药,2018年完成业节水技术推广面积300万亩,化肥农药亩均使用量分别降低2.5%和2%;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5%以上;推进耕地林地河流综合治理,完善耕地休养生息财政补贴制度,建设高标准农田25万亩,革命性推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以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雄安新区边界地区生态修复为重点,启动大规模、高档次、新机制国土绿化攻坚行动,实施“一十百千万”工程。全年营造林100万亩,其中新造30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1%以上;推进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探索建立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等。

  全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塑造美丽宜居乡村新风貌

  一方面,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垃圾处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实施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整县域推广PPP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坚持不懈推进农村“厕所革命”。通过聚焦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等重点任务,持续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另一方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2018年新改建农村公路300公里,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95%以上,实现行政村全部通光纤宽带,4G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同时,在优化乡村空间布局、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实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进行了安排部署。

  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推进乡村体制机制创新

  重点推进8项改革:包括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制度创新、深化农垦改革、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创新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加快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等。大力推进农村全面改革,加快推进强村富民,通过盘活农村各类资产资源、发展股份合作制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大力繁荣农村文化,提升乡风文明水平

  在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同时,实施文明村镇创建行动,组织开展“美丽庭院”“最美家庭”、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星级文明户等选树活动,2018年县级文明村占比达到40%以上。通过培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探索建立农村诚信体系,建立完善村规民约等活动,真正实现乡村振兴中的“乡风文明”。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包括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行动,加大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建立健全村务监督委员会,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提升乡村法治水平,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加强乡村矛盾纠纷预防和化解机制建设等。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创新乡村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持续加大乡村投入力度,确保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包括确保财政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落实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政策,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创新资金筹集机制,引导金融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强化金融支农力度,在信贷投放计划安排上向农村倾斜,大力推行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林权等抵押贷款,积极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支持发展农业互助保险等。通过健全投入保障机制,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

  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完善一个领导体制机制。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确保党的大政方针和中央决策部署在农村落地生效,强化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领导责任制。加强一支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制定一个规划。强化规划保障,制定《廊坊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举措,研究部署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科学有力实施;营造一个良好氛围。大力宣传党的乡村振兴方针政策和各地丰富实践经验,鼓励支持广大农民群众投身乡村振兴,凝聚全市全社会振兴乡村的强大合力。(供稿 廊坊市网信办 编辑 张瞬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