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公老师面具
孟姜女面具
琴童娘子面具
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永柏(右)表演“开红山”
赵红薇
1987年,以贵州德江傩面具为主的“贵州民族民间傩戏面具展览”在北京中国美术馆展出,轰动京城艺术界。德江傩戏由此蜚声海内外,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2006年,德江傩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8年德江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多年来,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德江傩戏,当地政府修建了傩戏陈列馆,打造傩戏舞台,希望更多人了解和认识傩戏。目前,德江傩戏坛(班)遍布全县20个乡镇,据不完全统计,现有傩戏131坛、掌坛师131人、傩艺师200余人,古老面具近1500面。近日,为深入了解德江傩戏,笔者走进贵州德江,观看了在德江县文庙露天舞台组织的傩堂戏表演。
德江傩戏源于古时的傩仪,汉代以后,逐渐发展成为具有浓厚娱人色彩的礼仪祀典。明代中期,傩戏传入德江,表演主要以酬神娱人为目的,因多在主人家的堂屋举行,因此被当地人称为“傩堂戏”。
德江傩堂戏是集傩祭、傩仪、傩面具、傩歌舞、傩技、傩戏等于一体的独具魅力的原始剧种,其中的傩技绝活有开红山、上刀(梯)山、下油锅、刹红铧、口含红铁;傩戏表演《关公斩蔡阳》《安安送米》《甘生赶考》《八仙庆寿》和傩戏面具堪称一绝。
傩戏有半堂戏和全堂戏之分,半堂戏用12个面具,全堂戏用24个面具,各个傩堂戏班演出的剧目不完全相同,因此面具的角色也颇有出入。面具是傩戏最显著的特征之一,除了做内坛法事之外,傩堂戏的演出一般均需佩戴面具,但在插戏中,亦有涂面化装与面具并用的情况。傩面具以本地生长的柏杨和酸枣为原材料,共有取材、制坯、雕刻、着色、上漆成品5个流程20多道工序,均为手工。
傩戏的演出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开坛、开洞、闭坛,当天的表演只精选其中的片段。“因为要全部表演完,少说也要三天三夜,最多可以演七天七夜。”村民们说。
为了全面展示傩堂戏,傩戏班选择在两种地点表演傩戏,一是在田间地头,一是在文庙的露天舞台。
在田间地头的表演中,一段神勇的武戏表现的是开路将军奉傩公傩母之命,扫清障碍,驱邪除恶的情景,傩艺师身手不凡,将手中的兵斧舞得虎虎生风,引得围拢的看客大声叫好。
观众还在开路将军的武艺表演中看得意犹未尽,土地爷又手摇蒲扇,迈着颤颤巍巍的步子上场了,后面还跟着耕牛和赶牛人。耕牛由两名傩艺师扮演,几个角色包括耕牛都戴着造型夸张的面具。其间,赶牛人被耍倔脾气的耕牛踢一脚差点摔跟头的桥段,引来观众欢乐的笑声。这段名为《梁山土地》的傩戏表达了祈求土地爷护佑庄稼人一年四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待傩艺师们表演完毕摘下面具,满脸的笑容透露着山里人的淳朴。“跳傩堂戏主要在寒冬腊月间,平时有人家逢喜事要还愿的时候也会请我们,但即使没有活动,我们平时也经常练。”傩艺师们说。
到了晚上,在德江文庙露天舞台表演的傩堂戏更增添了神秘色彩。在精心布置的傩坛前,来自德江县稳坪镇的傩艺师挥舞令旗,吹响牛角,木鱼、神鼓齐奏——傩堂戏开跳了。
台上,傩艺师唱着傩戏,手舞足蹈,虽然听不懂唱词,但其悠悠的腔调、随着舞蹈翻飞的八片罗裙、佩戴的或龇牙咧嘴、或威武森严的傩面具等原始古朴,恍然间,仿佛回到了远古洪荒。
更为震撼人心的是傩技表演“开红山”,只见傩戏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安永柏从容地将长约20厘米、刀叶宽约3厘米的锋利尖刀钉入头顶,然后面不改色地逐一向客人敬红山酒,再回到傩堂歌舞唱跳;跳完三段后,跪在堂中,请现场最尊贵的客人将刀拔出,最终在观众的一片惊叹声中收场。他们说,傩技表演是通过人的坚强意志力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
表演结束,安永柏指挥徒弟们整理现场。这个生于德江县稳坪镇傩戏世家的土家族汉子,在傩戏的熏陶中长大,15岁就随父亲学习傩戏,后来又拜师学习傩技绝活。安永柏说,他对“开红山”“上刀梯”等傩技绝活格外看重,并从“精”“深”上下功夫。“因为这些是所有傩艺师的‘打门锤’,没有过硬的绝活是不会受人欢迎的。”
在德江县,傩堂戏最为集中的是稳坪镇,该镇有傩坛13个、文书600余本、傩戏艺人200余人。该县枫香溪镇长征村2000多人中有100多人会跳傩戏,都是跟着父辈或村里的傩艺师从10多岁开始学习的,其中年龄最大的傩艺师已是耄耋之年,最年轻的仅20多岁,由此可见傩戏在村民心目中的分量和能够世代延续的生命力。
“我从记事的时候看见村里人跳傩戏就很喜欢,特别是看到跳傩戏的人都很受尊敬就更是羡慕。从10多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还有村里的老师学跳傩戏,已经跳了将近40年,平时,我们一家人经常在干完农活后都要练上一段。”一位村民说,傩戏的传承不分男女,只要愿意学老师都乐意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