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渠成共发展】一渠长江碧水滋润整片燕赵大地

2018-06-03 13:18:45  来源:人民网  责编:董建雄

  人民网石家庄6月2日电 (实习生付兆飒)从冀豫交接处的漳河一路向北,途径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等地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北省境内蜿蜒长达596公里。自2014年12月12日全线通水以来,南水北调中线干线沿线分水量逐年增加,工程综合效益日益凸显。截至目前,河北省境内已经开设了37座分水口,累计分水20多亿立方米,为受水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水源保障,对促进生态文明起到了积极作用。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LOCAL201806020907000342071916518

图为中国南水北调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处。付兆飒 摄

  发挥供水保障战略作用 2570万人将受益

  从2008年起依托京石段工程应急供水,再到沿线城市供水紧张时刻的多次应急调动,在燃眉之际,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清澈丹江水,保障了沿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转,充分显示了南水北调作为战略工程的重大意义。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每年可为河北省提供30亿立方米的长江水,用于城镇生活和工业发展,这有效缓解了水资源供需矛盾,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合理布局,并推进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创造了机会和空间。长江水的到来,通过置换城镇、工业长期挤占的农业用水,有效改善了受水区农业生产条件。”河北省水务集团建管处副处长马建超介绍道,“以石家庄为例,水资源已经由原来的地下水为主、地表水为辅,转变成现在以南水北调水为主、地表水为辅,地下水为补充的状况,南水北调为沿线供水安全提供了坚强保障。”

  据悉,河北省南水北调配套工程覆盖石家庄、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7个设区市、92个县(市区),有134个供水目标。南水北调工程为城乡居民提供了优质水源,将彻底改变部分地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现状。河北水质监测中心的夏勇说道,“相比于地下水和地表水,南水北调的水质比较软,呈弱碱性,入口较为甘甜。”

  据悉,预计到2020年,河北省南水北调受水区城镇人口将达到2570万人,届时河北省将有3000多万人喝上优质的长江水。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百万雄安人口将受惠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贯穿京津冀全境,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构筑了水的命脉。工程建成通水后,形成了京津冀三地水系互联、互通、共济的供水新格局,对实现水资源的统一调度、统筹调配,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保障雄安新区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保证。

  根据天津市政协提供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5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240立方米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9。由于水资源严重短缺,加之长期过度开发,水资源环境严重超载,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瓶颈。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向河湖生态补水调度管理的政策,则修复了京津冀水生态环境。在南水北调工程的促进下,最近几年,调水济淀的水量逐步增加,白洋淀水位也逐年上涨,给雄安新区提供了一个相当优质的水环境,未来至少几百万的雄安新区人将以南水作为饮用水源。

  助力沿线生态环境建设 3000万立方米江水汇入滹沱河

  夏日的滹沱河宛如一条玉带,横亘在石家庄北部,河畔绿树葱葱,水面波光粼粼,风景十分优美。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LOCAL201806020908000235432460719

图为石家庄滹沱河美景。付兆飒 摄

  “南水北调工程的补水量占据了整个滹沱河水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有效解决了岗黄水库补给不足的问题,使得整个市区段的水面水深保持在1米到3米之间。”在滹沱河边,石家庄市水务局滹沱河建设管理处副主任李克伦讲道,“自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以来,每年都会对滹沱河进行两到三次的补水。到目前为止,前后10次向滹沱河补水,共计约有3000万立方米的长江水注入了滹沱河。”

  南水北调工程给滹沱河带来的不仅仅是这3000万立方米的长江水,带来更多的是生态效益。早些年,滹沱河河道干涸、沙石遍地、沟壑纵横,每当刮风的时候,河道里的扬尘就会飘到市区,环境状况非常恶劣。如今,经过近几年的整治,这里已经成为市区最大的生态景观河、水利风景区,成为石家庄市一张耀眼的名片。

  “以前来这里的时候,到处都是黄土坡,遍地污水,这几年环境变得越来越好了,有河水、有草地、有树林,还有漂亮的花海,我经常带着孙子来这里玩,我个人也非常喜欢这里。”63岁的刘利成见证了整个滹沱河景观带的改变过程,在滹沱河美景的吸引之下,他成为了这里的忠实游客。

  南水北调带来的不仅仅是优质的水源,更重要的是为河北省提供了水资源战略储备,为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提供了水资源支撑,为沿线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发展契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