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顾客在宽敞明亮的和道国际箱包交易中心内选购箱包。 记者 陈建宇摄 制图 展茂光
南义乌、北白沟。
一台缝纫机、一张案板,从上世纪70年代末传统手工作坊制作起步,发展到目前全国最大的箱包产销基地,产品行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白沟这个位于保定市、面积54平方公里的小镇,已从最初的马路市场蝶变为年成交额1200多亿元的品牌化经营的商贸城,被誉为“中国箱包之都”。
今日的繁华有时会让人忘却来路坎坷。其实,这个全国起步最早的商品市场,它成长的每一步都曾伴随着质疑和压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里的草根经济百折不挠、顽强生长?
回望白沟市场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清晰地听到突破与改革的铿锵足音。
经历过野蛮生长,品尝过成长阵痛,但白沟人认定:再难也不能走回头路
设施完备、装修考究,建筑面积50多万平方米的和道国际箱包交易中心给人一种富丽堂皇的感觉。近日,在四楼北部一个档口里,人过中年的高桥村商户刘建正忙着接待来自沙特的采购商。
刘建做箱包生意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白沟市场成长壮大的一个缩影。
白沟箱包业萌芽于高桥村。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那种简单的“老头包”很是流行,“头脑活络”的刘建及一些村民照样制作,在街上摆摊售卖。
有关部门将此定性为“资本主义自发势力”,组织“追剿队”收缴。可由于获利颇丰,刘建他们仍偷偷干。
1982年,“风声”不紧了,高桥村迅速发展成箱包加工专业村,并在白沟镇形成自发的马路市场。刘建从此放开手脚,生意越做越大。如今,他的公司年产箱包50多万只,销往二三十个国家和地区。
1984年,白芙蓉市场建立,是白沟发展的标志性分界点。
刘建回忆,那时的市场,虽说一个摊位只有半米宽,但毕竟是遮风挡雨的固定场所,统一收费管理。市场相对正规了,人气旺了。“家家做箱包,人人搞推销”一时风行白沟。到上世纪90年代初,白沟已建起一个庞大的箱包生产基地,有56家规模企业、4.2万家个体加工户,产品销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白沟市场一跃成为闻名全国的“明星市场”。
白沟市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广泛关注。1992年初,一场波及全省、影响全国的“白沟现象”大讨论在全省展开。
当年的保定地委研究室在大讨论结束时,负责起草了一份总结报告,汇报中有这样一段话:根据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培育市场,是搞好流通、促进生产的重要环节。白沟经验对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加快流通体制改革意义重大。
市场超速发展,问题也随之暴露。白沟新城市场管理服务中心的张惠全多年来一直从事市场管理工作,对于白沟繁荣后管理一度失控并由此引发“近乎毁灭性的灾难”刻骨铭心:“枪、黄、丑”等物品摆上柜台,欺行霸市、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人流密集、脏乱不堪……1993年,媒体曝光白沟市场问题,直批“市场没有一丝社会主义味道”,社会各界纷纷指责白沟,商户与企业纷纷撤离。
刚刚繁荣起来的市场,何去何从?
当时的河北省委、省政府以及保定地委态度坚决:白沟市场要保留,但必须严肃整顿!
一场长达10年的整顿由此展开。整顿高潮时,曾一次调集200多名公安和武警,查抄仿真枪和淫秽音像制品。
就在白沟市场逐渐走出阴影时,2002年3月,箱包企业又发生民工苯中毒事件。舆论再次哗然,“取缔”的声音再次响起。
关闭安全生产不达标企业,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政府主导下的整改让白沟再一次找到出路。
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危害严重,文明经商是市场繁荣的生命线——惨痛的教训让白沟镇从党委、政府到每个商户对“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抓”有了深刻认识。镇里先后出台《市场管理细则》《商户诚信经营守则》等制度;开办商户法制培训学校,打击失信行为,评选表彰“文明商户”……
“全国诚信经营示范市场”“全国文明村镇”……伴随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项荣誉纷至沓来,白沟实现了从大棚市场到箱包交易城、国际箱包交易城、国际箱包交易中心的一次次跨越。
“千方百计实现发展是白沟人的第一选择,再难也不走回头路。”说起白沟市场近40年的成长历程,张惠全感叹。
从市场倒逼,到紧跟市场,摆脱仿造、贴牌走上品牌化经营之路
在和道国际箱包交易中心一楼,经营面积三四百平方米的“玉兔”箱包专卖店特别气派,里面琳琅满目的箱包有上千个花色品种。白沟玉兔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金英说:“像这样的专卖店,公司在全国总计有48家。”
张金英上世纪80年代从手工作坊起家。最初,她做的包都是简单地照样儿生产,顶多在上面印上“北京”“上海”等字样。后来,贴牌生产盛行,便哪个包好卖贴哪个牌子。如今,公司旗下的“玉兔”已成为中国箱包皮具优秀品牌。
从仿造,到贴牌,再到品牌化经营,张金英说:“这都是市场逼出来的。”
“包”打天下的白沟,曾一度与义乌市场齐名。然而,改革开放20多年后,义乌市场营业面积达200多万平方米,年交易额200多亿元。白沟却仍未跳出农贸市场框架,产品以仿造为主,利润不到人家十分之一,市场年交易额仅40多亿元。2002年,白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到义乌考察后,残酷的差距,刺痛并刺醒了他们。
“差距,就是发展潜力!”大家在讨论中达成共识——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1996年,白沟镇统一注册了包括“玉兔”在内的20个商标,供成百上千家加工户使用。但由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不等,几年工夫,“玉兔”们“奄奄一息”。产品销售从大城市退到县城,又从县城退到农村。张金英的企业难以为继,被迫倒闭。
艰难时刻,白沟镇党委、政府认定:品牌化经营的路子没错!借鉴义乌的经验,改变了“大呼隆”式的商标使用方式,改成以竞标方式转让给企业单独使用,并鼓励企业注册成自己的品牌。在南方市场见过世面的张金英,以40万元价格获得独家生产“玉兔”牌箱包的权利。
张金英摒弃以前低端化路线,在引领内地箱包时尚潮流的广东设立分厂,从皮料选材、款式设计、产品质量等多方面对“玉兔”皮具全方位规范,并以专卖店、专柜形式把“玉兔”推向大中城市。
“玉兔”的成长,在白沟非常有代表性。
从2002年起,白沟开始引入真皮标志认证和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引进专业设计人才,提升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企业注册商标,培育地方品牌;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入驻,促进市场竞争……从那时起,白沟市场开始从无品牌、小品牌、品种少向多品牌、大品牌、品种全转变。如今,白沟箱包拥有柯士比得、柏奴等1500多个自主品牌。其中,佩挂中国皮革协会“真皮标志”品牌2个,河北省著名商标37个。
在和道国际箱包交易中心一层,设有一块特别区域。这里不仅有“高大上”的品牌发布区、新产品展示区,还有配备专业设备的原创设计室和打版工坊,它有个时尚名字叫“星合工坊”。
“伴随消费升级的大潮,消费者更加注重产品个性化设计。如果没有原创设计,购买别人的设计,很快就会被消费者淘汰。”星合工坊总经理助理张伟说:“我们以‘原创+高端’为引领,对接设计机构,集聚全球设计师,健全设计产业链。”
自2017年9月成立以来,星合工坊已与中央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开展驻地实训战略合作,并成立设计师联盟,有4家专业设计机构进驻,现正加速打造高端人才孵化、创新成果转化和品牌产品展示交流基地。“目前,星合工坊的原创设计成果已与白沟箱包产业对接,并有20多个系列原创设计成果生产上市。”
产业电商化,电商产业化,“互联网+”让白沟市场更大了
2006年,阿里巴巴集团派人来白沟,免费培训发展电商,但应者寥寥。
商户们认为,白沟已形成包括原辅材料供应、设计研发、产品销售、仓储物流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生意做得好好的,没必要搞电商”。
2009年,西安人宫夫大学毕业后,从北京带着一个十几人的团队来到白沟,在淘宝网开了一家名为“麦子包袋”的网店,第一年便卖出70多万个包,利润达1000多万元。“麦子包袋”,让白沟人对“互联网+”有了感性认识。仿佛一夜之间,白沟电商便“千树万树梨花开”。目前,白沟已聚集各类电商2万家,从业人数5万余人,有30多家快递公司进驻。2014年,白沟被评为河北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2015年又获评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
在白沟公园北路的水晶域小区对面,有一条著名的街道——“网供一条街”。店铺规模一般都不大,但店名都有“网供”字样。如今已是白沟电商协会副会长的宫夫说,白沟现有两百多家网供店,仅网供一条街上就有上百家。“这里是白沟电商的主动脉”。
网店越来越多,如何让电商和生产厂商之间联通更顺畅?宫夫又从中看到商机。2011年,作为“白沟网供第一人”,宫夫开设了“供包网”和实体门店,专门给网店供货,让服务“升值”。他的工作是设计和选定箱包款式,联系生产厂家下订单,然后找模特为产品拍图,再把图片给网店店主,让他们负责销售。一年多时间,他和白沟80多家生产厂商,淘宝、蘑菇街等平台上的200多个网店建立业务联系,年营业额达2000多万元。
“通过互联网,公司不仅实现订单生产和销售,克服了市场调节的滞后性,还打破产品研发和采购的地域限制,从而更加专注于生产。”美雅诺皮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孟德昌介绍说,虽然白沟当地原材料、配件种类丰富,但仍缺少个性化生产所需的模具和加工配件,专业设计人才更是稀缺。
“现在通过微信、QQ,传个图样照片,便能实现远程个性化产品订制。”孟德昌说,公司专门聘请台湾设计师,加上原材料远程采购便捷,他们新推出的“私人订制”婚庆拉杆箱,已经成功申请专利。
“‘互联网+’为白沟箱包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个新契机。”宫夫说,通过信息化手段全方位整合产业链,重组一切具有效率提升空间的环节,当前,白沟正加速生产、销售流程再造:30家企业在淘宝网“中国质造”平台上线,加速品牌孵化;电商批发平台“白沟购”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与箱包生产制造相结合,为400多家中小企业解决了库存、仓储、售后等问题;和道国际电商创业园、凤凰·O2O电商产业园、速通电商快递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
产业电商化,电商产业化,白沟箱包业正在新时代开始新的起跳。(记者 林凤斌)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