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千秋之城 办好国家大事
——河北履行主体责任推进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
盛夏时节的雄安新区,一派生机盎然新气象。
“千年秀林”绿意正浓,近自然林茁壮成长;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投入使用;京雄城际铁路霸州段正式开建;上百家高端高新企业落户,白洋淀环境综合治理扎实推进……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肩负着建设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示范区的重任,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样板。
牢记总书记重托,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努力创造“雄安质量”。2017年12月24日召开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把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列为全省要抓好的三件大事之一。2018年4月24日召开的省委九届七次全会又对组织实施《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进行全面动员部署,并提出举全省之力推动重大国家战略和国家大事在河北落地见效。
规划引领、科学管控 —— 规划编制形成重要成果,严控严管守住底线
7月28日,雄安新区与同济大学举行工作对接座谈会,双方围绕新区规划建设、人才培养、深化合作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未来,这座在规划建筑领域享有盛名的高等学府将利用雄安新区未来城市研究院,集聚各学科人才、技术优势,为新区提供高质量的规划建设服务。
像这样的规划交流会议,自雄安新区设立起,几乎每天都在召开。
雄安规划,志在千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始建设”“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
河北省成立由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任组长,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任第一副组长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了上百次由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召集的相关会议,高强度、高密度科学推进规划编制攻坚工作。
可以说,雄安新区规划编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关注度最高、动用机构最多、涉及领域最广、集聚人才最多的一次城市规划编制。
这是一次凝聚顶尖规划团队智慧的规划编制——2017年雄安新区规划向全球公开招标,18个国家和地区的279家机构踊跃参与,汇聚了12支国际一流团队的智慧。
这是一次科学咨询论证贯穿始终的规划编制——60多位院士、300多名一流专家参与新区规划编制和评审论证,夙兴夜寐精心编制雄安规划,不留历史遗憾。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标志着雄安新区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区结合建设时序,深化细化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编制,形成了重要成果。
一张蓝图绘到底,留住白纸好作画。河北一方面坚持世界眼光做好规划编制,另一方面坚持科学管控为规划建设“留好白纸”。
2018年4月,雄安新区设立消息刚一公布,全国各地的炒房看房客连夜蜂拥赶来。破解炒房、炒地等一系列难题,一定要管得住、控得好。河北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决管住“人、地、房”,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售房、购房行为,周边县(市、区)同步采取管控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有序。
一年多来,雄安新区范围内没有出现未建先乱、抢栽抢种等现象,既实现了空间形态不变,也保持了户籍和社会稳定,为规划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环境治理、生态修复扎实推进,为新区打好蓝绿交织底色
7月25日,安新县安州镇东角村村民王永为发现,家门口的坑塘水逐渐变清了!
过去,这个200多米长、50多米宽的纳污坑塘,是附近村民倾倒垃圾的地方,由于长年累月得不到治理,塘边垃圾成堆,水体黑臭难闻。
雄安新区聘请专业治污企业,采用微生物治理方式还清水体,同步为坑塘周边加固护坡、栽花种草,用不了多长时间,纳污坑塘就能变成休闲乘凉的好去处。
一坑一策治理纳污坑塘,是雄安新区坚持全流域治理、修复白洋淀生态环境的一个缩影。
九河下梢,北地西湖,白洋淀之于新区的意义不言而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划定开发边界和生态红线,实现两线合一,着力建设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优先加强生态建设,严格区域环境保护,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积极构建蓝绿交织、疏密有度、水城共融的生态文明城市。
扎实推进环境治理、生态修复,为新区打好蓝绿交织的底色——加大支持力度,集中整治环境污染。河北省成立支持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启动雄安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开展雄安新区及白洋淀流域水环境集中整治攻坚行动。目前已累计清理白洋淀流域河道垃圾218万立方米、村庄垃圾126.5万立方米,整治“散乱污”企业12600余家。
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建设林城相融、林水相依的生态城市。去年11月新区启动“千年秀林”工程。今年将在去年建设万亩森林基础上建设10万亩苗景兼用林,力争年底前完成。未来新区森林面积将达百万亩。
倡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生活更加美好。倡导“公交+自行车+步行”低碳出行模式,构建内外衔接的绿道网络,开启城市“慢生活”。新区推进再电气化,供应侧实现外来电力100%清洁化,并将建设全球首个全时段100%清洁电能供应的城市电网。
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努力创造“雄安质量”,打造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和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淡蓝色的智能小巴车往来穿梭,无人超市挤满了尝鲜购物群众,装配式周转用房既节能又舒适……
“建筑有创新,雄安高质量!”7月25日,雄安市民服务中心的热闹景象,让前来参观的北京市民李国庆赞叹不已。
“这还只是外表能看见的!”中国雄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说,雄安市民服务中心内部和地下还运用BIM、CIM、综合管廊等30多项新技术,是真正的建筑创新“试验田”。
这里搭建了新能源无人车、智慧骑行共享单车和智慧公交综合运用的智慧交通体系,也应用了人脸识别、声纹识别等新技术,构建了智慧办公、智慧出行等应用服务场景。
新区之新,在于以新破局。2017年2月23日,在安新县召开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雄安新区将是我们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必须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理念,努力打造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2018年2月22日,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强调,要贯彻高质量发展要求,创造“雄安质量”,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为全国的一个样板。
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雄安新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努力把雄安新区建设成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打造全球创新高地,吸引高端高新产业。雄安新区将建中关村科技园,12家中关村节能环保及智慧城市服务企业将组团入驻。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三巨头全部落户。目前新区已核准100多家高端高新企业工商注册登记。
建设体制机制新高地,建立协调、联动、高效的行政管理模式。雄安新区设立了精干高效的办事机构,组建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由中央组织部在全国遴选优秀人才。高标准构建新区政策体系,在土地、住房、财税、投融资、社会管理等方面实施综合改革、集成创新。
建设开放发展先行区,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把开放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主动服务北京国际交往中心功能,加强与京津、境内其他地区及港澳台地区的合作交流,利用京津冀三地对外开放基础和雄安新区自然环境优势,打造扩大开放新高地和对外合作新平台。
塑造新时代城市风貌,打造优美自然生态环境。雄安新区将塑造城市特色,保护历史文化,形成“一方城、两轴线、五组团、十景苑、百花田、千年林、万顷波”的空间意象,构建宁静、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
引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吸引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新区将加快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疏解对象来得了、留得住、发展好。
服务民生、共建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7月20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新生招生时人流涌动、盛况空前,家长们积极踊跃为孩子报名上学。北京优质教育资源对接雄安新区,学校引进全新教育模式,新区当地百姓对学校教学质量越来越认可。
教育关乎孩子的未来,是新区百姓最关切的利益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叮嘱: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造福群众,组织动员广大群众积极投身新区规划建设,切实解决群众在征迁安置、就业创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在组织保障上出新招,夯实“为民”之基。2017年6月份,雄安新区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三项行动”,21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2017年11月,又集中开展“全面从严治党、切实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三项工程,进一步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
破解就业创业问题,用心用情服务民生。新区通过开展“聚力雄安送培训”,实施被征地农民专项职业培训计划,开展精准对接和创业孵化,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实现创业就业,并将2018年确定为职业培训提升年,制定鼓励不少于1000名新区适龄青年就读有品质职业院校的工作目标并加紧实施。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全民共享。继3月1日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雄安校区、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雄安校区、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雄安院区、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雄安校区挂牌成立后,北京市通过“交钥匙”方式落户雄安新区几所优质学校和一家医院的相关工作也在快速推进中。
建设千秋之城,办好国家大事。河北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讲政治、顾大局,重责任、敢担当,把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落实到新区的每一寸土地、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奋力开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新局面。(记者 庞超 张伟亚 原付川 郭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