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的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市,气氛比以往多了几分热烈,一些沿街店铺已经自发地插上了中国和塞尔维亚两国国旗。路遇每一张中国面孔,市民们都像遇到老朋友那样热情地打着招呼。6月19日,已成为这座古城一个特殊的日子。
2016年6月19日上午,在塞尔维亚进行国事访问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河钢集团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视察。
彼时,河钢集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约收购这家企业刚满2个月。之前经历过破产、出售、政府1美元回购、国外企业代管等种种坎坷后,作为河钢集团的新成员,这家企业开始摆脱经营困境、焕发新生机。
在斯梅代雷沃钢厂,习近平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我相信,在双方密切合作下,斯梅代雷沃钢厂必将重现活力,为增加当地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塞尔维亚经济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牢记嘱托,不辱使命。两年后,一个全新的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呈现在世人面前:河钢收购仅半年,就结束了连续7年亏损的历史,成为塞尔维亚第二大出口企业。2017年,河钢塞钢经营情况创历史最好水平,正在努力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际产能合作和“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
“言必信、行必果”
“我们不需要拍胸脯、夸海口,而是要诚恳、严肃地兑现承诺。言必信、行必果。”2016年6月19日,在塞尔维亚斯梅代雷沃钢厂,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获得如雷掌声。
尽管过去两年了,但总书记掷地有声的话语,仍深深印在河钢集团董事长于勇心中。在他看来,这个项目已不再是河钢单纯的企业行为,而是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是河钢作为国有大型钢铁企业的责任担当。“我们要坚决贯彻总书记指示,将钢厂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建设样板工程。”
成立于1913年的斯梅代雷沃钢厂,是塞尔维亚唯一一家国有大型支柱性钢铁企业,被誉为“塞尔维亚的骄傲”。然而一度辉煌的斯梅代雷沃钢厂,在经历过一段坎坷的发展之路后,到2016年已是举步维艰。塞尔维亚政府被迫组织国际招标,面向全球寻找能够挽救百年钢厂的战略合作伙伴。
河钢集团来了。
这时的河钢,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正按照“全球拥有资源、全球拥有市场、全球拥有客户”的发展定位,加快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和产业链全球化布局。
双方一拍即合。
2016年4月18日,河钢与塞尔维亚政府签署斯梅代雷沃钢厂收购协议。2016年6月30日,河钢集团与斯梅代雷沃钢厂签署交割确认文件,标志着河钢集团正式成为斯梅代雷沃钢厂资产的所有者和运营方,斯梅代雷沃钢厂成为河钢塞尔维亚公司。
对这个项目,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省领导多次专门听取河钢关于河钢塞钢生产经营和发展情况的汇报。多位省领导、省国资委领导专程前往河钢塞钢现场办公并考察指导工作。
对这个项目,河钢更是不遗余力。
——先后派出11批次、近200人的雄厚技术管理团队,深入河钢塞钢产线对各系统、各工序存在的问题进行起底式专业诊断。
——组织河钢塞钢与集团所属钢铁企业及欧洲先进企业进行全面对标,以“打造欧洲最具竞争力企业”为目标,完善技术改造方案,制定整体发展规划。
——组建银团为该公司提供低成本项目融资,降低企业资金压力。
——投入1.86亿美元,相继启动多项技改项目和高炉煤气回收柜等新建项目,企业节能环保、质量效益水平稳步提升。
——发挥河钢国际全球化采购铁矿石的规模优势、河钢德高在110多个国家开展商业活动的渠道优势,为河钢塞钢稳定原料供应、扩大产品出口提供了巨大平台。
河钢烧结专家、现任河钢塞尔维亚公司烧结厂经理的高永利表示,“我把自己多年来的生产经验和这里的生产实际相结合,把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引进到这里,让设备尽快恢复活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我们代表着河钢,代表着中国!”像高永利一样,河钢塞尔维亚公司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言必信、行必果”的殷殷嘱托,以饱满的热情和斗志,与塞方员工携手,用实际行动履行着河钢对两国政府、对塞尔维亚人民的真诚诺言。
书写“中塞一家亲”的动人故事
这是一张来自河钢塞钢的答卷——
2017年,在一季度塞尔维亚遭遇十年一遇的极端天气,多瑙河结冰的不利情况下,仍然保持生产经营稳定运行并连续实现盈利。全年产钢148万吨、钢材125万吨,实现营业收入7.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51.8%;实现利润2亿元人民币,对塞尔维亚GDP贡献率达到1.8%。
透过这张鼓舞人心的答卷,人们仿佛感受到了5000多名河钢塞钢职工灿烂的笑脸。
收购之初,河钢承诺保障斯梅代雷沃钢厂5000多名职工的就业,做到“钢厂原有职工一个不能少”。如今,这个承诺实现了。
河钢管理层不会忘记这样一个场景。在总书记视察斯梅代雷沃钢厂那天,虽然已近中午,室外有着30℃的高温,但欢迎的人群中有一对年逾六旬的老年夫妇,一直高举着一块2米多宽、1米多高的塞文木质欢迎牌。木牌很重,夫妇俩手臂微微发抖,但1个多小时的欢迎仪式中,他们丝毫没有松懈。事后,他们动情地说:“随着中国朋友的到来,我们的工厂有了保障,我们的生活有了希望。”
为了这一刻,塞尔维亚等待了太久,斯梅代雷沃钢厂等待了太久,5000多名员工和数万名家属等待了太久。曾经,他们无数次希望斯梅代雷沃钢厂得到拯救,但一次一次的希望都变成了沉重的失望。最后,是中国的合作伙伴给他们带来了真正的希望!
给百年钢厂以生产的保障,给当地人以生活的希望。河钢人心里装着“做世界河钢”的梦想,更装着“国家角色”的责任和使命。
斯梅代雷沃市人口10万余人,很多家庭几代人都在斯梅代雷沃钢厂工作,他们对这座工厂的情感早已融入了生命、浸入了灵魂。“斯梅代雷沃钢厂员工普遍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是一支成熟、专业、敬业的产业工人团队,是企业的宝贵财富,河钢需要他们。”于勇言辞恳切。
两年来,河钢在塞尔维亚这片土地上书写了“中塞一家亲”的动人故事,为斯梅代雷沃这座美丽的古城平添了许多温情大爱。
两年来,河钢坚持“三个本地化”原则,即效益本地化、用工本地化、文化本地化。河钢塞钢的收益主要用于技术改造和规模提升,完全依照当地法律、法规及文化习俗实施管理和经营,用工方面除了从国内企业抽调7名管理和技术骨干组成必要的管理团队之外,其余全部为当地员工。河钢塞钢不仅实现了5000多名员工收入的稳定增长,还通过延伸产业链条,为更多的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目前,斯梅代雷沃市平均每5人中,就有1人直接或间接围绕河钢塞钢在工作。
斯特维奇·博扬是河钢塞钢高炉值班经理,他的父亲和哥哥都是公司员工。他说,在中国河钢到来前的那些年,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是灰色的,心中每天都充满了忧虑。两年前,河钢来了,帮助工厂摆脱了危机,恢复了活力。企业竞争力提升了,他们收入增加了,升职机会也多了,可以计划子女的教育、家人的医疗和家庭旅游了,这在过去简直不可想象。
像斯特维奇·博扬的感受一样,随着河钢塞钢生产水平和效益水平的快速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得到提高,商家的生意红火起来了,整个斯梅代雷沃市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016年底,针对河钢塞钢未来发展需求,商务部国际官员研修学院批复了省商务厅提出的质量管理班、人力资源管理班、新品种开发班、铁钢轧全工艺流程班等共计8个培训项目的申请。2017年,成功举办5期来华境内培训和3期境外培训,直接受益员工近1500人,为塞尔维亚钢铁产业和河钢塞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在推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河钢也在当地自觉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两年来,河钢塞钢投入100多万美元,用于道路修建、村庄供水、捐资助学等,在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和中国河北、中国河钢的良好形象。而今,越来越多的塞尔维亚百姓爱上了中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加入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河钢走出了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管理处于真空状态、工艺装备陈旧落后、产品结构档次不高……这是河钢对斯梅代雷沃钢厂的第一印象。
这样的一家企业,究竟能为河钢带来什么?两年前,有人曾质疑,这样的收购,到底值不值?
两年后,所有的问题,都有了答案。
短短两年,河钢把新的工艺、新的技术应用到这里,百年钢厂已恢复活力。
从长远看,河钢集团走出了全球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一步。
如果说,2014年河钢控股瑞士德高公司,使河钢快速拥有了遍布全球的营销服务网络和金融贸易平台、资源配置平台,那么,2016年收购斯梅代雷沃钢厂,则让河钢在中东欧拥有了本土化的“全球制造平台”。这是河钢集团在海外直接并购的第一个长流程钢铁生产基地项目。
斯梅代雷沃钢厂拥有每年220万吨的配套钢铁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包括热轧卷、酸洗卷、冷轧卷、电镀锡板,产品80%销往周边的欧盟国家。作为一家百年钢企,斯梅代雷沃钢厂具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的完备的基础设施、配套的工艺装备和一定的市场基础。这个项目契合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和开展国际产能合作重大战略,也符合河钢集团拓展欧洲市场的发展战略需要,同时,它在国家国际产能合作层面举足轻重,是我国在中东欧地区,特别是巴尔干地区首个产能合作项目。
河钢以全产业链视野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截至2017年底,已完成境外投资11亿美元,控制运营海外资产70亿美元,服务网络遍布全球110个国家,拥有海外员工13000人,海外业务年营业收入超过800亿元,年净利润超过20亿元。通过实施系列海外战略投资和国际交流合作,河钢已经形成了四钢(河钢塞尔维亚公司、马其顿公司、开普顿公司、克拉赫公司)、两矿(南非PMC、澳大利亚)、一平台(德高)为主的全产业链海外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钢铁企业,是代表我国钢铁企业发展水平并活跃于世界钢铁舞台的一张金色名片。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