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楼市刚需时代来临

2018-11-15 13:39:12  来源:燕赵都市报  责编:董健雄

​河北楼市刚需时代来临

  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前后,在市场供需、政策收紧等因素影响下,河北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新房二手房价格倒挂的现象。彼时,一些急于入手的购房者“涌入”二手房市场,同区域二手房价格一度超过新房,呈现出短期的较热行情。

  而201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各地房地产市场普遍降温,新房二手房市场价格开始“扁平化”,价格倒挂“红利”不再,炒房客逐步退市,购房主力回归刚需群体,市场走稳。

  业主预期降低 河北二手房价“松动”

  “去年5月份,我在高新区一小区买下了一套二手房,当时价格合下来差不多18000元/平方米,最近我去家门口的中介门店看了看,我们小区新放出的同类型二手房挂牌价格已经降到15000元/平方米,我真正是‘高位站岗’了。”石家庄高新区一业主小郑向记者说道。

  其实,2018年像小郑一样“恐慌性”购房的业主并不在少数,原因用小郑的话来说就是,“实在绷不住了,怕行情再涨下去,‘首付变车库’了。”而随后,市场行情并没有一路走高,而是在调控政策的不断收紧下,逐步开始降温。

  记者调查发现,从2017年年底开始,河北多地二手房市场陆续开始降温,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记者从安居客、58同城、赶集网、石家庄买房网等平台了解到,10月份以来,多地二手房房价出现下行,与9月份7升4降的行情相比,10月份河北11地市二手房挂牌均价整个“翻个”,出现4升7降的行情,市场降温明显。

  “年初的时候,无论我们怎么分析市场形势,劝说业主适当调低价格预期,他们大多都坚持不降价,说‘宁可卖不出去也不降价’。到现在,来我们这挂牌的二手房都‘积压’了,市场基本是供大于求。一些业主也陆续来找我主动要求调低价格希望尽快出手。”裕华区一中介门店负责人说到。

  价格倒挂“红利”消失

  一二手房价开始“扁平化”

  倒回到一年多以前,河北多地二手房市场曾出现一轮明显上涨行情。当时,受限购、限贷、限价、楼市严查等政策的影响,新房价格受到限制,房源上市量也一度减少,不少购房者转而购买二手房,二手房市场开始走热。一段时间里,河北多地新房二手房价格出现“倒挂”,相同地段内二手房的每平方米成交单价高于新建中的一手房。

  此后,调控政策继续收紧,房地产市场走稳,“恐慌性”购房逐渐消失,新房、二手房价格也逐步开始回落。记者调查发现,近半年来,河北二手房价格陆续开始降温,除个别因教育、医疗、交通、物业等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的小区价格依旧“坚挺”外,大多价值属性一般的二手房源价格出现松动,一些急于出手的业主开始降价出售。

  记者从安居客、58同城、赶集网、石家庄买房网等平台了解到,随着二手房价格的回落,价格倒挂现象开始被纠正,个别地方新房均价甚至已经开始超过二手房。这种情况下,期望通过购买新房再倒手转卖而赚差价的市场“红利”开始消失,新房市场的吸引力也开始消退,新房二手房的价格开始“扁平化”,市场逐步走稳。

  “买到即赚到”时代终结

  购房群体回归刚需

  在“房住不炒”的政策环境下,楼市“买到即赚到”时代终结,炒房客退出市场,刚需购房群体开始成为市场主力。

  早在今年一季度,链家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一季度链家职业经纪人预期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一季度重点城市首次置业的刚需占比明显上升,较2017年四季度增加了9个百分点。调查结果还指出,2018“刚需年”特征明显。就河北市场来看,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河北房地产市场的购房主力也已经“剔除”投资性购房群体,回归到以刚需型、改善型购房群体为主。

  市场的“回归”,不仅令二手房市场开始降温,新房市场也明显感觉到了“寒意”。反映在开发商方面,则是产品策略、销售策略等方面的调整。记者调查发现,面对新的市场形势,河北多家房地产开发企业也纷纷调整市场策略,以面对新的购房群体,即刚需客户。

  产品策略方面,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与此前精装房占据大“半壁江山”不同,近段时间,河北多地开发商开始给产品进行“瘦身”,将精装房改成毛坯房出售,变相降低购房成本,吸引刚需购房者。销售策略方面,各家开发商更是在价格上“做足了功夫”,特价房、首付分期、员工房等各类购房“福利”纷纷上场。虽说真正的“价格战”还没开始,可是却可以看出,未来新房价格或也难免“松动”。(本报记者 刘丽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