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出台向人大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办法,今年四月底前——
所有县市区政府须报告环保状况
近日,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常务委员会报告生态环境状况办法,对各地落实生态环境状况报告制度作出明确要求,推动报告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长效化。
新环保法自2015年实施以来,环境状况报告制度成为法定要求,但由于缺乏具体规范,并没有落实到位。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发现,截至去年上半年,全省168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中,只有82个听取了政府专项报告。此外,还存在报告内容不全、办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比如有的地方对水、土壤、辐射根本没涉及,还有的地方只审议不转办。
办法对报告形式、内容等进行规定,要求实行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定期报告制、重大环境事件及时报告制和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动态报送制。应当综合反映本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环境质量同比变化情况,在全国全省排位情况等;应当分析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和相关工作安排;应当体现直观性,以附件或者参阅文件的形式提供环境状况相关统计数据、图表、视频和说明材料。
办法规定,人大常委会审议的重点是:本级政府贯彻落实党中央、上级及本级党委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决策部署和方针政策情况,整体环境质量改善情况,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有关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审议意见和决议落实情况,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情况等。视情况需要,可以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行评议或满意度测评,对有关问题进行询问和质询,或者依法作出决议、决定。
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办法的出台,为市县人大更有针对性地行使环保监督权提供了依据。“政府应该报什么、怎么报、怎么审议,办法里都写得一清二楚。”平乡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郑士杰说,这个办法让县乡人大监督环保工作有了抓手,也让政府报告生态环境状况有了遵循。
目前,全国还没有统一的政府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制度,河北的探索走在了全国前列。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今年4月底前,河北所有县市区将实现政府向人大报告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全覆盖。
“这项制度可以进一步扩大环境信息公开,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环保、理解环保、监督环保、支持和参与环保,依法推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省人大常委会城建环资工委主任杨智明表示。(记者 周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