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峰矿区创新绿化机制筑生态屏障

2019-04-16 18:07:15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董健雄

  荒山披上绿装,村庄四周长出林带,道路两侧绿意盎然……连日来,邯郸市峰峰矿区造林绿化热潮涌动,绿色正成为这座老工矿区的鲜明底色。

  “由于历史原因,矿区生态环境欠账较多,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2017年以来我们持续推进绿美峰峰建设,创新推出‘六个三’绿化机制,补齐生态短板,着力打造邯郸西南绿色生态屏障,让矿山变青山、矿区变景区。”峰峰矿区区长陈珍礼介绍,今春至今已完成造林绿化1.2万余亩,占春季造林任务的56.3%。截至目前,全区人工造林、飞播造林、封山育林面积累计达11万亩,区域森林覆盖率、建成区绿化率分别达29%、46.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2.62平方米。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对标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标准,在全年造林4.1万亩任务基础上,自加压力制定了年度绿化7.8万亩、春季绿化2.13万亩的目标。将绿化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各部门,建立网格化推进机制。制定绿化规范手册,明确绿化范围、面积、规格、数量、行距及完成时限、验收标准等内容,确保绿化总量、栽植质量、实际绿量“三量统一”。

  坚持“四环、三山、五地”三个重点。突出“四环”绿化,在环城区上出精品,按照本土化、野趣化、自然化要求,对城区环线100米范围内宜林区域全面绿化;在环道路上提档次,对过境省道沿线实施补植补绿和景观改造,对响堂山百公里旅游路和全域“四好农村路”开展高密度、多层次、全方位绿化;在环村庄上增绿量,形成“村在林中、林在村中、人在绿中”的景观效果;在环企业上提标准,坚持增绿治污同步推进、围墙内外同步绿化、国企民企统一标准,打造“花园式”厂区、“绿色化”企业。突出“三山”绿化,矿山修复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建则建、宜景则景,2017年以来已完成40座裸露矿山修复治理,累计绿化面积2万余亩,今年实现裸露矿山全部清零;荒山治理实施“四山同治”工程,通过引水上山、客土回填、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集中连片推进荒山规模化治理;煤矸石山整治“一山一策”,全区16座煤矸石山实现苫盖、喷淋和雨水收集“3个100%”。突出抓好“五地”绿化,采煤沉陷地去冬今春累计植绿1.3万亩;施工工地一律先植绿后进场、围挡一律退出绿线之外;对裸地、空地、荒地逐地块绿化,2017年以来全区裸地、空地、荒地绿化3万余亩。

  坚持“市场化、产业化、规范化”三大原则。推进造林主体和绿化投入市场化,坚持“大户要利、社会要绿,不求所有、但求所绿”的思路,先后引入绿坤、鑫伯特等5家林业龙头企业和11个造林大户。推进特色种植和特色林业产业化,全区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达5万余亩,花卉养殖个体户10余家,培育了“响堂·富硒”等设施农业品牌,打造了太行药王谷葛根系列和窦王谷系列农产品。推进管护机制和考核机制规范化,建立健全分包管护机制,划定绿化管护范围,压实苗木管护责任,实现专业栽植、专人负责、专职管护,确保苗木种得上、管得活、保得住。

  坚持“无序向规划、植树向造景、政府向全民”三个转变。无序造绿向规划引领转变,坚持规划先行,出台国土绿化三年行动实施方案,高标准规划打造南响堂森林公园、高效农业示范园两个片区,形成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生态美景。由单一植树向植绿造景转变,在“山水路城村”设计微地形、打造微景观,推动形成“月月有新景、季季不重样”的景观效果。由政府造林向全民造林转变,推广“机关林”“巾帼林”等纪念林建设,发动社会各界参与,形成全民植绿、爱绿、守绿、护绿的良好风尚。

  坚持“镇村、部门、企业”三位一体。落实镇村属地责任,把镇村作为造林绿化中坚力量,在村庄内外、进村道路两侧、拆临拆违空地全面开展村庄绿化,推进高质量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落实部门属事责任,压实区直有关部门在道路沿线、河渠沿岸、广场游园等区域植绿补绿护绿责任,确保绿化地块无缝隙、绿化责任全覆盖、绿化成果有保障。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督促驻地企业履行造林绿化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绿色转型与区域生态转型“双赢”。

  坚持“污染防治、拆违治乱、人居环境”三个统筹。将绿化造林与污染防治相结合,统筹抓好煤、气、尘、绿、车、油、路和“散乱污”企业治理、工业企业污染等10个重点,推进“两河、两渠、三域”综合治理,加强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将绿化造林与拆违治乱相结合,全面深化拆违章建筑、拆“散乱污”企业、拆“僵尸企业”、拆有碍观瞻建筑“四拆”行动,拆除地块能绿则绿、应绿尽绿。将绿化造林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统筹推进农村规划管理、绿化造林、垃圾治理、污水治理等工作,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 (记者 刘剑英)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