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高邑县帮富彩旗加工专业合作社的宋会肖正端坐在缝纫机前,动作娴熟地操作着缝纫机,不一会儿一条五颜六色的彩旗就完成了。“自从加入‘扶贫车间’,每天在家门口就有了50多元的收入,解决了我们家的大困难。”宋会肖笑着说。
日前,高邑县帮富彩旗加工专业合作社成功审报为“扶贫车间”。
谈到“扶贫车间”的创建过程,高邑县就业服务中心主任刘建民介绍说,2018年,高邑县就业服务中心在帮扶西马闲村过程中,通过在西马闲村入户走访调查,认真分析致贫原因,发现村里29个贫困户中多为因病因残致贫。“这样的贫困户大多数只拥有部分劳动技能,找工作不好找,在家又没有挣钱的门路,因此,如何帮助大部分病残劳动力在他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实现增收成为问题的关键。”
经过调研和评估,高邑县就业服务中心召开班子会议研究,结合贫困户的特点,在西马闲村引入彩旗制作项目上,投入4000余元购买了四台电动缝纫机,选取了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作为试点,将设备安装到贫困户家中,从原材料的提供,到成品的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
“为了把西马闲村的彩旗制作经验推向全县,在全县形成一个扶贫产业,我们就业服务中心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协调跑办,成立了高邑县帮富彩旗加工专业合作社。”刘建民说。
在高邑县北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赵江霞是聋哑人,以前找工作总是碰壁,后来彩旗合作社开到了家门口。该县就业服务中心主动找到赵江霞让她进行彩旗加工培训,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女儿现在平均每天能挣到40余元,不仅可以为我们分担一些开支,还比以前开朗多了。”赵江霞的父亲高兴地说。
据了解,截至目前,高邑县帮富彩旗加工专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共有61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加入。“扶贫车间”免费为贫困户提供缝纫机、彩旗加工原料、技能培训和产品销售。贫困户在家中加工生产,实现了不出家门,月入800元-1600元的目标。同时,对“扶贫车间”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6个月的,每吸纳1人给予10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稳定就业1年以上的,按照每吸纳1人给予1500元的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记者 刘立芳 通讯员 眭云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