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十余万高技能人才助力交通强国

2019-07-10 17:20:26  来源:光明网  责编:董健雄

  7月7日上午,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机车系于彦良一行6人在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公司丰台机务段“刘钰峰创新工作室”内,与创新工作室主要成员——“毛泽东号”机车第十三任司机长王振强,就在学院内建立“‘毛泽东号’司机长刘钰峰技能大师工作室”项目合作、技术支持及如何加强“两个工作室”的深度合作达成初步共识。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杰出“校友”、现任北京局集团公司丰台机务段丰台运用车间副主任、“毛泽东号”第十二任司机长刘钰峰,对于在母校内建立“‘毛泽东号’司机长刘钰峰技能大师工作室”充满期待,他向“学弟、学妹”们发来寄语:“早日接棒!我们一同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追梦!”

  将企业“引进”学校,将学生“实训”基地办到企业生产一线,建立学院专业“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共和国同龄的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站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前沿,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做优做强学科专业,千方百计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建校70年来为铁路行业和社会各界输送了10余万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一代接一代在交通强国的道路上谱写出精彩篇章。

  产教融合发展走上高速路

  7月8日9时35分,在北京轨道运营管理公司运营的燕房线星城站的站台上,毕业于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的方晓萌和赵毅,快速而娴熟地办理了一趟接发车作业。该公司运营车间党总支书记胡继海高度称赞这个学院的学生:专业优势强,业务能力精,综合素质高,职业形象好。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自2016年以来为这个公司输送了近200名高技能人才,双方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结出了丰硕成果。

  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石家庄铁路运输学校和石家庄铁路司机学校。

  该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各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铁路工程局、轨道公司、中车公司等 200 多家国有企业和知名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人才招聘关系,大力推进“订单班”建设,与中国铁路北京局、太原局集团公司,北京、天津、石家庄轨道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建了4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开创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新格局。

  “引企入校”当先行

  “您好,很高兴为您服务,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7月8日10时48分,在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东校区12306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来自客运服务系的学生李鞠彤很流利地接听着一位旅客的电话,旅客询问网购票取票后如何改签?李鞠彤同学很快就给出了方案,前后不到一分钟,结束通话。标准的礼貌用语,语音,语调,都俨然一个真正的接线员。

  在“京津冀”,拨打12306的旅客,有一半的机会被这所职业院校里的12306客户服务中心生产性实训基地接通。作为国家1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以外唯一的铁路客户服务中心,这里的话务量已占到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60%。

  作为引企入校的先行者,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有着多年的合作经验,在此基础上,于2018年1月学院又建立起12306生产性实训基地,把12306工作场所直接搬到了学校,让学生们“真刀实枪”地进行实战。

  “既然是实训基地,我们完全依照12306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建立,从硬件到软件,再到环境布置,后勤保障完全一模一样,”学院客服系主任王付顺表示,“客服系在2012年成立时就采用‘产教融合’模式办学,每周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的老师都会来这里给学生讲授实战操作,学院的老师也会不定期去为他们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

  为了真正体现生产实训基地的“实战性”,在这里不仅工作环境与12306北京铁路客户服务中心一致,对他们的工作要求也跟正式员工是一致的,如果因为学生的解答错误而给旅客造成票款损失的,学生和正式员工一样,也要赔偿损失。

  打造区域性高水平实训平台

  自2016年起,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由国家发改委、河北省政府共同建设的国家级示范项目——河北省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

  该学院结合轨道运输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增速换挡、产业升级的趋势,努力拓展其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服务的能力,盛邀铁路系统、职业院校和社会各界合作建设、综合开发利用实训基地,并为基地的高效运行和项目的综合开发凝智聚力,把脉献策,共谋互利共赢的改革发展大计。

  目前,河北轨道运输职业技术学院集“培训实训、技能鉴定、技能比武、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师资培训、学术交流、创业孵化”等多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平台建设进展顺利,建有轨道交通类、装备制造类、智能制造类、电工电子类、电梯检修、现代物流类等6个行业领域,并配备创客空间、网络培训中心、创业就业市场、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铁路12306客户服务中心等5个功能区;以“真实的工作场景,真实的仿真设备、真实的作业流程”为标准,即将开工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三站两区间”综合运行实训系统会使学院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实训基地达到国家一流水平;基地全部建成后将成为“立足省会、服务全省、辐射华北”,以铁路运输为特点的“公共性、公益性、特色型、生产型”的区域内大型实训基地。(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耿建扩 通讯员贾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