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孙涛
投入49亿元对1653所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进行校舍建设,投入65.5亿元资助228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招聘7000名特岗教师为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注入“新鲜血液”……这是河北省去年的教育扶贫账本。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近年来,河北省不断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贫困地区每一个孩子都能接受优质教育,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兜底线,打通乡村教育“神经末梢”
盛夏时节,平均海拔1500多米的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一片郁郁葱葱。黄墙灰瓦、古色古香的骆驼湾小学掩映在青山绿水中。
“村里有了小学后就不一样了,更有人气儿了。”一旁纳凉的老人们见证了这所小学的变化历程:由于适龄儿童减少,20多年前村小学被撤并,孩子们只能去4公里外的龙泉关镇招提寺中心小学上学,午饭、接送都是难题;2013年骆驼湾小学恢复建设,孩子们当年就搬进了新校园。
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是教育体系的“神经末梢”,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3年以来,阜平县坚持低龄段学生尽量恢复教学点,实现就近入学;高龄段学生适当集中,新建寄宿制学校。截至目前,已完成70余所小规模学校改造提升任务,全县共有32所寄宿制学校,实现了4至9年级学生寄宿就读全覆盖。
我省着力推动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今年,安排省级专项资金5亿元,校舍安全保障机制资金14.6亿元。截至7月底,已开工面积54万平方米,主体完工面积35万平方米,主体完工率达70%。
在合理规划的基础上,我省瞄准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不断补齐乡村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短板,在经费投入等方面予以倾斜。2014年以来,我省共投入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资金262亿元,新建、改扩建校舍面积1026万平方米,累计购置生活设施、课桌凳、计算机和教学仪器设备2891万台(件、套),采购仪器设备价值67.7亿元。
广覆盖,上学路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去年5月,家住平山县宅北乡百草坪的刘艳梅父亲因病去世,家里全靠母亲一人支撑,刚上初中的小艳梅不忍母亲操劳,提出不想上学了,要去打工。西柏坡学区负责人李军耐心地给小艳梅算账:国家、省、市一级级资助,上学不用掏钱,每年还有1600元的生活补助,上学路费实报实销。“西柏坡教育慈善基金会还特别给联系了资助,初中每学期600元,高中每年2400元、大学4000元。”一席话打消了孩子的顾虑,小艳梅留在了学校,成绩一直保持在年级前三名。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7月18日举行的学生资助政策媒体吹风会上,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覆盖学前到研究生的资助体系中,又添新举措:今年秋季学期开学,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的非寄宿生将领到生活补助(小学每生每年500元、初中每生每年625元);全省103个县(市、区)农村小学生都将吃上营养餐。
同时,为全面提升贫困人口受教育水平,我省健全完善辍学学生行政督促复学机制、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控辍保学动态监测机制,落实县(市、区)长、县(市、区)教育局长、乡(镇)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班主任)等“七长”控辍保学责任制。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精准化帮扶政策,因地、因家、因人施策,避免适龄儿童少年因贫、因远、因厌学、因缺少关爱而辍学。
去年,全省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7.21%,超过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提质量,让乡村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
“英语考试在6个县冒了尖,都是赫荣手把手教的。”太行山深处的赞皇县野草湾小学三年级的家长们扬眉吐气了一把。
赫荣是石家庄名校——合作路小学的副校长,去年9月,作为英语骨干教师来到野草湾小学支教,包下三年级英语课。一年时间,不仅带着孩子们在学习上打了翻身仗,还促成了两所学校的结对帮扶。
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的短板如何补上来?我省加强师资建设,加大从本地特岗教师、“三支一扶”志愿者等服务基层项目人员中专项招聘工作人员的比例,做好免费师范生招聘工作,破解艰苦边远地区教师“招人难”“留人难”问题,促进人才向基层教育一线集聚。同时,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力度,自2019年起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省推进“困难地区农村校长素养提升工程”,为边远贫困地区培养一批实施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带头人,三年已累计培训校长1000余人,并委托北京师范大学为保定、承德、张家口等地培养了一批中小学校长。
为了让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好学,我省要求各地因地制宜,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阜平县与百年名校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签约集团化办学,龙泉关学校、白河学校、阜东小学都成为保定师范附属学校的分校。白河学校的校长、中层管理、骨干教师,均由保定师范附属学校选派。(记者 马利)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