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期间,我省各地开展多种活动弘扬尊老爱老优良传统
温情陪伴传递浓浓敬老情
10月6日,临城县驻东沟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上门为行动不便的东沟村村民送来饺子。“九九”重阳节到来之际,临城县委宣传部、县新华书店驻东沟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志愿者一起包饺子,请村里老人吃孝老饺子宴。 记者赵永辉摄
从为独居老人送去温暖到志愿者上门与老年人同做节日佳肴,从组织活动礼遇先进典型到举办演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又是一年重阳节,伴随新中国70华诞的喜庆氛围,燕赵大地处处洋溢着尊老爱老的节日气氛,河北各地以继承发扬孝老爱亲美德为着力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重阳节主题活动,用点点滴滴的爱心和温情的陪伴弘扬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唱赞歌 诵经典
发掘重阳文化内涵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10月7日,衡水市高新区大麻森乡东桃园村举办了第二届重阳文艺汇演活动,该村77位65岁以上老人相聚在一起,共度重阳佳节。
当天上午9时,文艺演出在欢快的锣鼓声中拉开帷幕,广场舞《我和我的祖国》、歌曲《祖国你好》、戏曲《玉堂春》《打虎上山》……老人们边挥舞手中红旗,边欣赏精彩节目,不时响起阵阵掌声和叫好声。
“以这种别开生面的形式过重阳节很有意义,不仅在全村营造了孝亲敬老的浓厚氛围,还激发了我们爱国、爱党、爱家乡的感情。”东桃园村党支部书记刘顺青说。
重阳节前夕,黄骅市海园社区举办了“敬天下老人·扬中华美德”庆祝九九重阳老人节文艺汇演,晚会以舞蹈、歌曲、诗词朗诵等多种文艺形式,弘扬爱国热情,共承敬老美德,汇演现场一派欢快喜庆之景。
10月7日,唐县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一派和乐融融的节日气象,该县团委携手爱心协会、唐县河北梆子天鹅湖戏曲大舞台等开展联合慰问演出,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节日。
尊老敬老,重在贴心。定州市朝阳爱心公益协会开展了一场“孝情感恩”之旅——组织志愿者陪伴家中老人参加红色旅游,到白求恩柯棣华纪念馆等地进行参观游览,在重温新中国红色历史中增进亲情。
近年来,紧紧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省坚持利用传统节日文化活动培育家国情怀,注重引导广大群众把爱国和爱家统一起来;发掘展现节日文化内涵,发挥好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让传统节日成为爱国节、文化节、道德节、文明节。
“在两千多年的传承发展中,重阳节和中国传统孝道伦理相融合,发展出了敬老爱老的浓浓深情和不惧困难的民族精神。如今,我国把农历九月初九设为法定‘老年节’,进一步激活历史传统,唤醒文化记忆。”有关民俗专家表示,把重阳节定为“老年节”不仅仅是单纯的敬老孝老,更是融合代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之举。
●送温暖 献爱心
关爱需要帮助的人
10月7日下午,张家口市崇礼区妇联的党员志愿者们到白旗乡扶贫帮扶村慰问了结对帮扶的贫困老人,为他们送去牛奶等慰问品。在老人们的家中,志愿者与老人亲切交谈,了解老人们的困难,帮助老人解决实际问题。
10月3日,在邯郸市复兴区王郎社区,一场“迎重阳千人饺子宴”正在举行。在湘五美食宾馆大厅里和广场外,千余名老人欢聚在一起,热热闹闹、说说笑笑,开开心心地吃着包含200余名志愿者爱心的敬老孝老饺子宴,高高兴兴地迎接重阳节。“我没有儿女,每年这个时候,大家在这里就像一家人!”一位老人激动地说,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重阳节当天,由廊坊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的“孝暖廊坊 爱在重阳”——“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在广阳区逸锦家苑社区举行,此次活动以志愿服务为主线,通过文艺表演、健康知识咨询等形式,为老年人送去关怀。“今天是重阳节,我特别高兴,孩子们都回来了,还有这么精彩的演出和服务,感到特别幸福。”解成花老人激动地说。
文艺演出结束后,志愿者们组成8支志愿服务队,分赴市区各街道社区的老党员、老干部、老专家、老战士、老模范家中进行走访慰问。志愿者们与老人亲切交谈,详细询问老人的生活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向他们致以节日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近年来,每逢重阳节,我省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敬老爱老活动,不断深化大众对重阳节的认识,推动了整个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和重视。
省文明办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按照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有关通知精神,全省各地广泛组织开展走访慰问、志愿服务、登高赏菊和广场舞、歌咏比赛等文体活动,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丰富了广大城乡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了良好的重阳节文化氛围。
“最温暖的敬老是理解,最温情的孝老是陪伴。”有关专家指出,传统节日更集中地体现了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重阳节也不例外,要注重加强重阳节传统美德与现实意义的学习、宣传、引导,更广泛地传播节日中蕴含的文明、和谐、友善等文化内涵,使这些优秀的价值观念植根于人们内心深处,涵养大众精神家园。(记者 刘冰洋)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