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春天的号角——河北文化领域“复工记”

2020-04-17 09:37:0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石丽敏

吹响春天的号角——河北文化领域“复工记”

  3月30日,在河北博物院“云复工”的首场直播中,讲解员葛思博正在与广大网友进行直播互动。

  春意渐浓,万物复苏。

  历经艰苦卓绝的新冠肺炎战疫,全国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效进一步巩固,各行各业正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疫情期间,优秀的精神文化食粮不仅丰富了群众的居家文化生活,也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力量。如何化“危”为“机”,联手“互联网+”,整合行业资源,灵活应对风险,已成为文化领域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议题。

  近日,记者走进河北文艺院团、文博单位、实体书店,去感受和记录按下“复工键”之后文化领域忙碌而有条不紊的身影,去聆听和思考疫情影响下那些正在发生的深远而长久的嬗变。

吹响春天的号角——河北文化领域“复工记”

  复工后,省河北梆子剧院女演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场所认真练功。省河北梆子剧院供图

  文艺院团 “云创作”吹响复工“集结号”

  “似这鬓发焦梢,行李萧条,此一去博得个斗转天回……”4月5日,一连串闪转腾挪的武戏硬功过后,一个矫健身影屹立于舞台中央。没有化妆,没有打扮,也没有满座观众,就那一身日常穿戴,35岁的武生郝士超悲歌激昂,把《林冲夜奔》唱得如泣如诉。

  这是省河北梆子剧院复工后的第二个星期日,当天正在进行年度考核。戏曲院团考核与其他行业不同,特别是演艺一线人员,得实打实地拿出真功夫过场。生旦净末丑,文戏有文唱、武戏有武功,都得让大家看看、用挑剔的眼光评点一番。

  这样的考核已是传统,但今年却来之不易。

  “量体温、戴口罩、保持距离……复工考核和今后工作,都必须在确保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展开。”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赵涛对记者说。对于文艺院团而言,舞台演出是根本,然而,从疫情中恢复常态,却是一个不可急进的过程。复工后,首先就是狠抓卫生防疫,加强日常检查,确保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严格执行体温检测登记制度,对剧场、排练场等消防设施、安全设施、救援设施等进行全面检查、检修、检测,确保剧场、排练场等重点部位管理到位。

  拉筋、踢腿、亮嗓、翻筋斗、甩云袖……在这些日常的训练中,严格的防疫措施也要认真落实。为了保障安全,尽最大可能减少聚集,各文艺院团大都采用了分组轮流进场和“错峰”排练。“目前,我们要求三个人一组,最多的六七人,还有一些年轻演员选择了晚上排练。进场之后,都以梅花桩的形式分散在舞台上,相互至少保持2米的距离……”郝士超告诉记者,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戏曲演员如果几天不练,肌肉就会变硬,整体柔韧度与力量感都会退步,尽管都戴着口罩练功,呼吸有点急促,但大家始终精神饱满,克服重重困难在坚持。“印象中从没有哪次复工会这样被大家所期盼。”

  复工复产“集结号”吹响后,文艺院团的主要业务是什么?该怎么干?已被这场疫情深深影响。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不完全统计,今年1至3月,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文艺演出近2万场。但是,文艺院团并没有停下脚步。线上排练、网上“开箱”、云展演、云创作……从剧目创排到演出、拓展受众等多个环节,都在此次应对疫情过程中积累着新经验。

  特别是“云创作”的出现,破解了区域资源不足难题,打破了时空局限,影响十分深远。疫情期间,京津冀三地交响乐团曾“隔空”合奏《我和我的祖国》,由三地21位艺术家各自居家录制、共同演奏,堪称乐团合作演出的全新尝试,网上播放后引发热烈反响。“网络传播便捷快速、受众广泛多元、参与异常便利……未来,不止京津冀三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音乐人,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网络合作。”河北交响乐团党总支书记商明凯认为,复工不应是简单的恢复常态,而应从此次疫情中寻找新的机遇,“我们将增加与全国音乐人的协同合作,通过更多‘云创作’和‘云互动’,提升创作与服务导向的精准性。”

  类似这样的模式创新,正逐渐在复工后大量出现。比如,受疫情期间“云直播”等网课教育模式启发,省话剧院复工后召开的第一场会议,就是谋划打造集“舞台+网络+培训+公益”为一体的儿童戏剧教育视频直播自媒体项目。

  “重点面向太行山区等贫困地区,满足学生、家长及学校对戏剧课程的需求,把儿童剧、短视频、网络等融合为一体,打造剧院自己的融媒体。”省话剧院院长黄平安说,目前,微信、微博、抖音等已成为大小文艺院团用得最为普遍、黏着性最高的网络传播工具。但也导致很多院团忽略了自建平台建设,总认为别人的平台是现成的,不需要自己再“折腾”,这其实是把独特资源拱手送给了第三方,不如抓住时机建立自己的网络平台。

  “既然迟早得转型,为啥不借此破旧立新呢?”黄平安说,该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整合戏剧教育资源,加入国内儿童戏剧教育知识付费市场中去,提升院团发展速度,增强“造血”功能。接下来他们将对项目基建、包装、软硬件设备采购等面向社会进行招标,预计在今年6月建成一座集直播、录演节目为一体的专业演播室。

  不止文艺院团自身,与其紧密相关的剧场行业,也在复工中积极求存求变。“加快转型,大力推动数字化‘云演出’,解决传统剧场演出受地理空间、演出人员、受众体量限制的问题。”精英剧场副总经理贾鹏说。记者了解到,从各类线上艺术课堂、艺术直播到云排练、云剧场,这段时间,石家庄市洪顺曲艺社,以及精英文娱旗下精英剧场、小鲸鱼儿童剧场等,纷纷通过官网、公众号等方式在各直播平台亮相,赋予传统演出更时尚的现代面孔。

  一场疫情,让人们看到了文艺演出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也提醒文艺院团及其上下游行业,真正实现转危为机要在“疫后再出发”中未雨绸缪,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省文联副主席、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认为,网络、AR技术等正深刻改变着当前艺术创作和传播形态,如何让线下线上渠道相互作用,打通线下线上演出产业链、延伸文艺服务触角,“这是实现再出发、再腾飞,必须思考的关乎业态模式的大问题”。

  

吹响春天的号角——河北文化领域“复工记”

  清明节过后,石家庄市实体书店相继开张。图为戴着口罩的顾客在夜晚走进西西弗书店,挑选心仪的图书。

  文博机构 “云复工”为开馆蓄力“练内功”

  桃花掩映,绿柳拂风。

  4月7日,沧州博物馆在清明节后迎来开馆。

  作为全省最早开放部分馆室的几个博物馆之一,如何确保安全,成为头等大事。场馆消毒、通风,对复工馆员进行排查登记,做好体温监测、个人防护;督促入馆群众正确佩戴口罩,携带身份证、健康通行卡(健康码)登记检测入馆,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量、信息登记、防控检查和观众流量调控工作……

  “渐进式开馆已有大半个月,我们仅在周二至周五上午9时至12时开放,每天下午集中防疫消毒……”该馆工作人员介绍,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风险,目前还实行了“限流”措施,瞬时接待量不超过500人。现在仅接受个人预约或直接到馆,暂不接待任何团体,“目前参观者还不是太多,但能感受到人气在回暖”。

  此时,省会石家庄也走进最美人间四月天。

  一串串紫藤花在河北博物院墙外静静绽放。人们总喜欢在路过时驻足欣赏,在朋友圈分享关于春天的希望和感悟。

  然而,文化复工绝非大门一开便“人面桃花相映红”。自1月24日以来,河北省有120家博物馆、180家文化馆、19家美术馆等文化场馆相继闭馆,目前开门迎客的仍是极少数。其实,对于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窗口单位来说,重新开馆虽不复杂,但设计好之后的路怎么走却不易。特别是在疫情影响下,现阶段一直持续的“云复工”就显得尤为可贵。

  闭馆不打烊,云端是战场。“现阶段工作量更大、要求更精细。可以说,目前‘云复工’既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状态的延续,更是在为开馆积蓄力量。”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处长李宝才说,“云复工”的背后,是一场“蝶变”。尤其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在“疫后再出发”的现阶段,各种尝试正渐渐进入深水区,已深深影响着未来的文博业态。

  比如,3月底河博初次涉足的“云直播”,通过与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移动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依托5G+XR等高新技术,接连5天开启直播。“这是河博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官方网络直播。某种程度上,也是整个河北博物馆领域的首次尝试。”河博相关处室负责人说。

  “第一次相约云端、直面观众,首日浏览量就高达25.6万人次。终于体验了一把‘网红’的感觉!”担当主播的河北博物院讲解员葛思博、贾叶青等人开心之余,也道出了一些担忧:如何把直播变成常态、带来不竭的线上流量,如何让文博人在云端生产领域保持无穷创意,在未来将是一个极大考验。

  与“云直播”追求即时、互动不同,更多的线上文博展示更在意从容自若的“沉浸感”。比如,“云约会”以微信为平台拉近观众与文物的时空距离,图文并茂地展示了馆藏国宝级文物;“云特展”依托原定于现场展出的临展项目迅速策划而成,通过展览“云介绍”、展品“云赏析”、手工“云互动”等内容,让观众跟随视频动手体验,带来独特观感;“云课堂”与公众一起线上共度节日,分享传统节俗知识……

  “这些风生水起的变化,无不凸显了数字化的潜力。”在石家庄市博物馆馆长刘茂利看来,无论是当下极流行的网络直播、还是疫情期间迅速衍生的“云观展”“云特展”“云社教”等方式,都是基于多年来各地持续推进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正是有了这个基础,未来线上文博方大有可为。某种意义上讲,文博机构‘云复工’不仅是对线上展览模式的认可和发扬,更加坚定了文博领域数字化建设的步伐”。

  如今,这样的认识已成为共识,正落实在具体行动上。

  4月初的蔚县,春寒料峭,蔚县博物馆馆长李新威等文博人已忙碌起来。“除了开展消毒防疫等日常工作,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推进数字化,前几天已对外发出数字化保护展示项目招标公告。要把馆藏的万余件文物全部数字化不是一件容易事,但我们会坚持干下去。”李新威说,这段时间,各地博物馆“云端”集结的盛况令人眼馋。线上博物馆火热的流量,开馆后会极大程度地转化为实体游客量。时不我待,文博单位不能再吃老本了,必须顺势而为,学会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才能惠及更多、受益更多。

  一年之计在于春。“‘云复工’的背后,是文博发展的新业态。其影响所及,不单是博物馆,还有文化馆、美术馆、群艺馆……”河北省很多文博专家指出,疫情过后,打造网上虚拟博物馆、智慧博物馆、3D博物馆、VR展览馆等网络平台,推动馆藏和展览展示向线上运行将成必然趋势,从而打造永不打烊的文博盛宴。

  实体书店 线上线下打造城市文化风景线

  夜色渐起,霓虹闪烁。

  4月11日晚,记者来到位于石家庄市繁华地段的西西弗书店。多日不见,容颜未改,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柔和的灯光穿过层层叠叠的黑白书架,洒落在数万册图书之上,手指轻轻翻动,纸墨书香仿佛被唤醒……沿着居中的景观长廊,几位戴着口罩的读者彼此间隔数米坐着,时而埋头阅读,时而举起手机拍照,气氛轻松而愉悦。

  没有书香的城市是寂寞乏味的。石家庄的书店,属于河北省第一批复工的文化企业。“尽管顾客还比较少,但我们坚持防疫不放松。为了给人们提供安全的阅读购书环境,我们每天对收银台、扶梯、书架、卫生间等重点区域定时消毒,门口还安排专人负责测体温、酒精消毒,人们扫码登记后方可进入。”西西弗书店工作人员介绍说。

  新华书店等大型国有连锁书店于3月中旬陆续复工后,把营业时间调整为上午10时至下午5时,不仅大力提倡无接触式的微信或支付宝支付,而且温馨提醒顾客即买即走,不要长时间逗留。

  “目前,来书店购书的大都意向明确,尤其教材教辅类书籍成为紧俏货,需求量非常大。”石家庄市新华书店图书大厦副经理赵青说,为了应对猛增的订单量,目前全省新华书店各级门店持续加强完善“新华优选”“便民购书微信群”等线上渠道,通过线上图书导购、微信网络荐书、图书音频电台以及抖音直播等方式,努力满足读者多方位的购书和阅读需求。

  直播卖书、微信群秒杀、线上书城、阅读打卡、公益课程……这样火爆的场景,令很多民营书店百感交集。“这次疫情对民营实体书店而言,如果早期转型不够、储备不足,压力是难以承受的——一些实体中小书店快撑不下去了。”省会春华书城总经理张春华如此坦言。最近,曾有实体书店联盟对全国1021家书店进行追踪,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有90.7%的书店停业,超过99%的书店没有正常收入。比起连锁大书店或者像新华书店这样的国有书店,受疫情影响更大的民营中小型实体书店群体,现金流尤其紧张,房租、人工成本,每一项都成为重担。

  据了解,开业复工以来,很多实体书店每天客流量只及得上以往十分之一左右,要恢复到正常状态,还需经历一个较长的缓冲期。而迫于生存压力,很多实体书店一复工就立刻向线上冲,探索线上销售和直播带货等以实现自救,但线上竞争压力很大。

  这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对实体书店早已造成巨大冲击。很多书店未能做好充分应对,高额运行成本加上对互联网适应度不够,一大批书店难以坚持。

  不少书店负责人直言,创新与变革已成必然。然而,让实体书店好起来,先得让它活下去,利用输血机制让其摆脱暂时困难,才会有之后的自我造血。记者了解到,前段时间,为了迅速渡过难关,北京市等地已启动实体书店扶持项目。

  “各地应用好政策杠杆,支持实体书店渡难关、谋发展。”河北省一些专家学者表示,书店具有市场主体与文化载体两种属性,承担着促进文化市场繁荣、提高全民素质等重要功能,实体书店应在扶持中迅速转型,逐步在产品、业态、渠道上进行数字化升级。

  “只有探索一条内容与服务并重、线上与线下融合的经营之路,才能行稳致远,让实体书店成为城市生活中一道永不褪色的文化风景线。”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华锐公司经理李铁林说。(河北日报记者 龚正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