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聚集和港城建设 沧州做好“三篇文章”壮大沿海经济带

2020-04-29 09:41:56  来源:河北日报  责编:石丽敏

  原标题:推动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聚集和港城建设 沧州做好“三篇文章”壮大沿海经济带

  河北日报讯(记者张岚山)一季度,沧州黄骅港外贸货物吞吐量1532.29万吨,同比增长39.08%;3月以来60个总投资上百亿元的沿海经济带项目开工,临港产业加速集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黄骅新城轮廓初显……沧州沿海经济带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新突破。

  “我们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城定港、港城融合、产城共兴’,做好港口转型升级、临港产业聚集和港城建设‘三篇文章’,加快打造河海相济、动能强劲的重要增长极,为全省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沧州市委书记杨慧说。

  推动港口转型升级,黄骅港首季外贸货物吞吐量创新高

  沧州把黄骅港作为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核心,严格落实省政府去年批复的黄骅港总体规划,坚持现代化综合服务港、国际贸易港和“一带一路”重要枢纽及雄安新区河北省最便捷出海口功能定位,推进港口基础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提高运营能力和效益,推动港口转型升级。

  目前,总投资321亿元的集装箱、原油、LNG等15个专业码头前期工作扎实推进,20万吨级航道改造提升、液化管廊等19个港区基础设施项目全面启动。

  全力抓好8个铁路专用线项目,积极深化与天津港、宁波舟山港的战略合作,以“西北内陆-东南沿海”集装箱海铁联运示范工程为载体,成功开通山西五台至黄骅港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持续放大黄骅港面向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吸引辐射功能。

  推动“黄骅港-摩洛哥丹吉尔港”海上丝绸之路项目建设,促进黄骅港嵌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黄骅港已成为环渤海港口群最大的进口铝矾土现货市场。

  一季度,黄骅港累计完成吞吐量6688.24万吨;集装箱完成128139标箱,同比增长27.22%;港口吞吐量增速、集装箱增速分别列全省港口第一位;外贸货物吞吐量1532.29万吨,同比增长39.08%,创新高。

  加快临港产业聚集,新动能新引擎产业成色“亮眼”

  3月28日,沧州沿海经济带6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总投资210亿元。60个项目中,黄骅港综合保税区冷链物流项目建成后,每年冷藏品冷冻品加工量储存量将达18.4万吨。

  在渤海新区,现代临港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绿色石化及新材料、生物医药、现代物流、主题旅游、通用航空、冶金和装备制造七大主导产业。

  为更好地推进产业升级,去年以来沧州市与10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共建21个特色产业集群产业技术研究院,“南开大学-沧州渤海新区绿色化工研究院”已正式启用,沧州市还与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面推进航天煤气化产业化、氢动能工程研发等领域合作。

  “沧州市深入开展‘万企转型’行动,深入实施‘六个一’工程,特别是把产业技术创新作为重要举措,加强与京津冀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集聚创新资源、促进技术研发、推动产业升级。”沧州市市长梅世彤介绍说。

  沧州市按照壮大“六大新动能”、培育“五大新引擎”路线图,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发展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绿色化工、生物医药、时尚服装服饰和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加快培育激光及智能制造、先进再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清洁能源等产业快速成长。

  今年,沧州渤海新区计划推进亿元以上产业项目581个,其中新动能、新引擎项目占到70.2%。

  打造全省样板城市,“一港双城”提高综合承载力

  去年,我省印发《加快沧州渤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沧州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样板城市”,在渤海新区“规划建设现代化滨海样板城市”。对此,沧州市正通过“一港双城”模式,重构城市发展版图,在主城区和黄骅新城唱响新时代沧州“双城记”,积极融入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

  沧州市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带动提升新型城镇化水平,近期顺利完成了主城区大运河河套内两个村庄的整体搬迁,到今年12月底,这里将建成沧州市大运河文化带的又一标志性景观。

  同时,渤海之滨黄骅新城建设提速。3月26日,作为津汕高速黄骅北互通工程的关键节点工程,黄骅新城收费站开通,黄骅新城城市框架初步显现。作为沧州黄骅港集疏运体系重要枢纽以及黄骅新城建设的重大先导性工程,津汕高速黄骅北互通工程预计6月底建成开通,将实现黄骅市、中捷产业园区与黄骅新城核心区、起步区的有机连接,黄骅新城轮廓将更加清晰。

  渤海新区还把中国-中东欧(沧州)中小企业合作区纳入黄骅新城一体建设,打造现代化滨海样板城市。持续开展绿化行动,完成投资11.94亿元,新增绿化面积597.2万平方米,实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