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乐市人社局就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审核发布招聘信息。任光阳 贾敏杰 摄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鼓励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今年以来,河北落实“政策包”,打出“组合拳”,保存量、拓增量、抓重点,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各项工作。截至3月底,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0.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23.7%。
保存量:惠企政策显成效
压接、端子、包胶、布线……日前,在廊坊莱尼线束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莱尼线束”)二层工作区外的走廊上,郭海空透过玻璃窗,一遍遍浏览着一层生产车间紧张有序的工作场景。
“人终于多了,忙起来真好。”郭海空是莱尼线束的人力资源经理,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企业的复工之路走得很是艰难
从下村街招聘宣传,到“点对点”接复工人员返岗,再到落实一系列企业减负政策……助推企业复工复产,三河市多部门打出“组合拳”。目前,莱尼线束已从复工复产之初的50%到岗率提升到了90%,产能100%恢复。企业发展稳了,员工就业准了,郭海空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企业是就业的基础,企业稳则就业稳。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合林介绍,为稳定员工就业,河北人社系统建立部门协同、省际协调、重点企业用工监测、信息共享等机制,设立人社服务专员,全省人社系统动员组织6.85万名工作人员下沉企业一线,采取本地挖潜、用工调剂、跨区域劳务对接等措施,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同时,打出“免减缓返补”政策组合拳,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2-4月,已减免企业养老、工伤、失业保险费102亿元,对支持企业稳定和扩大就业、尽快复工复产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加大失业保险援企稳岗力度,截至4月24日,全省失业保险基金用于稳就业支出12.56亿元,惠及企业3.66万家、职工277.01万人。
科林电气全面复工复产。记者 赵晓慧 摄
拓增量:支持创业带就业
“因为赶上了疫情,以为创业担保贷款不能及时申请,没想到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很快就到手了。”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经营旅馆生意的刘佳凯兴奋地说。
3月初,刘佳凯经营的旅馆一楼屋顶出现了渗水,急需资金装修,但来势汹汹的疫情,让刘佳凯当面申请的想法落了空。没想到在市人社局、邮储银行的帮助下,实现了申请、调查、审批全流程网上办理,为旅馆发展注入了活力。
同样是创业者,除了资金支持外,邢台市柏乡县王家庄乡南张村的张晓利,还在县人社局创业培训中获得了能力提升,并通过“‘创业培训+小额贷款”的套餐扶持模式,开起了自家的小超市。
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大力推进大众创业,省人社厅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推进大众创业实施方案,大力推广线上办理创业担保贷款,截至4月24日,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97亿元,扶持3933人自主创业,带动8857人实现就业。
“创业是就业之源。省人社厅坚持把大众创业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制定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成立工作专班,建立工作台账,实施清单管理,出台就业创业系列政策;用足资金助推器,加大援企稳岗支持力度;搭建在线云平台,开展网上创业培训和远程学堂;健全机制强推进,各项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张合林说。
河北师大学生处副处长边宇璇正在给记者介绍网上招聘情况。记者 张晓明 摄
抓重点:稳住就业基本盘
“学校举办的网上双选会特别好,我们通过小程序在网上直接向心仪的单位投简历,进行网络面试,感觉自己的毕业焦虑缓解了很多。”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毕业生李梦竹说。
近日,河北民族师范学院为2020届毕业生举办了首场春季就业线上双选会,此次双选会有104家用人单位通过审核,提供就业岗位5661个,学生投递简历1902份,浏览量253763次,线上面试83人次。
解决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生活困难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是稳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河北人社系统坚持因人施策、分类帮扶,着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为帮助高校毕业生尽早就业,河北在深入实施线上春风行动和“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激励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的补贴政策,扩大国有企事业单位招聘、“三支一扶”等基层项目招募和就业见习规模,鼓励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将毕业年度高校毕业生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计划”,组织开展“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专项行动,通过培训提高毕业生就业和创业能力。
为支持农民工返岗复工,河北搭建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平台,推广使用返岗复工出行服务小程序,精准掌握用工需求,实现输入地输出地信息及时对接。同时全力拓宽家门口就业渠道,助推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对就业困难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实行兜底安置。截至4月28日,共帮助3295家企业解决5.2万人用工需求,点对点组织2037辆专车和5架包机接送3.5万农民工,推动1069万农民工返岗就业。(记者 赵晓慧)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