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阜平七年五变奔小康

2020-05-05 14:15:38  来源:河北新闻网  责编:石丽敏

  “阜平县始终把高质量脱贫作为工作目标,经过7年努力,全县贫困人口由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10.81万人减少到2019年底的832人,综合贫困发生率由54.37%下降到0.45%,顺利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目前,全县还剩444户、832人未脱贫,我们正在强化工作举措,逐户逐人精准施策,确保今年上半年全部实现稳定脱贫。”在河北省政府新闻办日前召开的“河北省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新闻发布会上,阜平县委副书记、县长贾瑞生介绍,7年来,阜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群众收入大幅提高。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的3262元增长到2019年的9844元,增长了3倍多;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44.4亿元增长到103.7亿元,增长了2倍多。

  致富产业蓬勃发展。建立起了以食用菌、高效林果、中药材、规模养殖、家庭手工业、生态旅游为主导的“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的6大扶贫产业体系,实现了每个贫困户两个以上的产业就业覆盖。

(指令)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阜平七年五变奔小康

  4月9日,来自涿州市东仙坡镇的党员干部在阜平县龙泉关镇骆驼湾村1号院内参观。春日里,在山桃花的点缀下,精致的民宿院落更让人流连其中。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住房条件全面改善。高标准建成了41个搬迁安置区,共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313户、31850人,对25个特色保留村的2322户民居实施了提升,改造农村危房19290户,实现了全县农村不安全住房清零。

  综合性保障水平显著提升。新建1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扶贫政策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毛入学率、巩固率均为100%。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硬件升级,慢性病救助和家庭签约医生服务全面落实。识别确认农村低保12112户15223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101户、12972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基础设施全面提档升级。实施了总投资2.27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建成三级以上公路455.3公里,完成通村公路及街道硬化710公里,完成总投资1.5亿元的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建设通讯基站1176座,解决了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问题。

  贾瑞生表示,阜平县之所以能完成高质量脱贫的目标,主要取决于以下5个方面。

  压实了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县委书记、县长担任“双组长”,坚持每周召开领导小组会或专题调度会研究推进工作。将全县13个乡镇划分为8个战区,各由一名县委常委分包负责。与乡村两级层层签订责任状,逐级压实责任,实现所有工作都向脱贫攻坚聚焦,各种资源都向脱贫攻坚聚集,各方力量都向脱贫攻坚聚合,一切围绕脱贫攻坚转,一切围绕脱贫攻坚干。

  践行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始终聚焦“六个精准”,逐户精准识别、摸清底数,因村、因户、因人精准施策,精准扶贫资金的投向,把致富产业找准,把脱贫路子找对。做到了致富产业、利益联结、基本社会保障、结对帮扶对贫困户的全覆盖,让惠民政策的水流到了户里、洇到了地里。

(指令)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河北阜平七年五变奔小康

  4月8日,阜平县龙泉关镇顾家台村村委会副主任马秀英(左)和儿子一起在给香菇菌棒脱袋。今年她再次带头承包两个大棚,预计每个大棚纯收入可达3万元。截至目前,阜平县已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区98个,建设高标准大棚4610栋,年产菇耳约5.5万吨,带动1.5万户增收2.5亿元,其中贫困户6600余户,户均年增收1.7万元,食用菌产业已经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产业之一。河北日报记者 赵海江摄

  创新了脱贫攻坚的机制模式。立足阜平自身实际,探索出了以“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特点的产业扶贫模式、以“顾家台、骆驼湾乡村旅游”为示范的旅游扶贫模式、以“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为代表的科技扶贫模式、“集团化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区域协同发展”职教扶贫模式、“荒山绿化”土地扶贫模式、“联办共保、风险共担”金融扶贫模式等,有力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凝聚了各方帮扶的工作合力。在脱贫攻坚进程中,阜平得到了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为代表的中直单位、以国防动员部为代表的部队单位、以北京市西城区为代表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单位,以及省市各部门、兄弟市县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帮扶。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贾瑞生表示,阜平将用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持续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完善防贫体系建设,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用扎实的工作成效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河北日报记者潘文静)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