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落幕,“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话题仍在继续——
绷紧安全弦 “触”网不“怵”网
9月20日,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落下帷幕。今年的主题仍是“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9.04亿,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64.5%。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随着上网人群数量不断上升,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也变得日益严峻,严重影响着个人生命和财产安全。
网络安全,每个人都是受益者;网络不安全,每个人都可能是受害者。宣传周期间,全省各地以线上活动为主,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加活动的参与性、体验性和互动性,进一步提高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
网络安全教育向基层拓展延伸
日前,江苏省南通市公安局侦破一起利用微信“清粉”软件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的案件。这是全国首例破获的此类案件。
因个人信息泄露,王女士被骗走12.6万元存款;社交达人小明在社交媒体公布自己的位置信息,出差后家中被盗……在这些网络安全案件中,犯罪分子非法获取用户个人信息,再利用这些信息非法获利,危害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身处信息时代,广大群众更应懂网络、知安全,加强自身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河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计算机学院院长田俊峰认为,开展更广泛的宣传,对提高群众网络安全意识十分重要。
上万场次宣传活动,直接参与群众1000万余人,网络传播覆盖5000万余人次……自2014年以来,河北省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范围广、覆盖面大,不断向基层拓展延伸。
9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网络安全知识大比武在邯郸市肥乡区元固乡郝庄村举行,吸引了不少群众前来参与。
“咱手机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你中奖啦,可信还是不可信,请抢答。”区委网信办工作人员李晓燕话音一落,村民们立即抢答:“当然不能信。”“骗人的,哪有天上掉馅饼的……”
通俗易懂的语言,接地气的方式,受到群众的欢迎。
本届宣传周,既有线上博览会、线上论坛、线上课堂、线上竞赛等内容丰富的线上活动,也有网络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机关等广泛覆盖的线下活动,还首次在交通广播的早中晚黄金时段,设置了网络安全公益广告的集中展播,拓展了公交地铁电视、户外大屏、农村大喇叭等宣传渠道。
省委网信办总工程师张平介绍,在线上,大家可以在线提问,与网络安全专家交流互动,参与有趣的网络安全答题游戏。在线下,可以参观主题展览、主题游园,获取知识、提升技能。
邀请网络安全专家现场答疑,向群众发放宣传页,面对面向群众介绍防范电信诈骗、恶意二维码、钓鱼网站以及虚假信息诈骗等技能……张平表示,“我们就是要告诉老百姓,平时上网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怎么去防范,引导他们‘触’网但不‘怵’网。”
增强网络安全意识不能仅靠宣传周
“平时总上网,也知道网络有风险,很多时候却不知道怎么办。”在迁安市文化广场,听完网络安全专家的讲解,市民李峰坦言,“专家讲了怎么预防电信诈骗、金融诈骗的知识,太有用了。如果经常有这样的活动就好了。”
群众有需求,服务就响应。
网络安全当不止于宣传周。张平介绍,受疫情影响,今年我们通过集中宣传和常态宣传相结合,进一步延伸宣传触角,扩大宣传范围,延展宣传周期,让广大群众无论在宣传周期间还是之外,都能随时随地学习网络安全知识。
打造网络安全在线公益课堂,积累丰富的教学视频资源;在“学习强国”平台引入网络安全答题内容,方便群众日常学习;分级有序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和技能竞赛,为社会各界提供学习交流网络安全知识技能的平台……一项项举措,让群众感受到“永不落幕”的网络安全宣传周。
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河北省已搭建起省直部门横向联动、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全省一体化的网络安全工作架构,乡镇设立网络中心,村建网信服务站;建立健全了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信息通报、事件报告、协调会商、工作报告等一系列制度机制。
新华三集团资深网络安全高级专家韩小平一直关注青少年网络安全问题,“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普及率达到了93.1%,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因年龄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不正确使用网络,往往会做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提高未成年人上网素养,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是当务之急。
在今年的网络安全周校园日主题活动上,各地纷纷出招——承德市50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国旗下讲话”“知识竞赛”等系列活动;衡水桃城区各学校组织班会课,让学生绘制“网络安全”主题手抄报;孟村回族自治县开展中小学“网络安全微课堂”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真实案例宣传乱扫二维码、点击不明来历链接等行为的危害……
在疫情影响下,在线学习越来越普遍,未成年人更离不开网络。韩小平建议,进一步强化网络安全教育,通过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提高未成年人上网素养,这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各界携起手来,共同为他们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河北日报记者 薛惠娟 董琳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