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传递力量 创造美好生活
——探寻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里的河北元素
数字经济的兴起,为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方面带来前所未有的改变,潜移默化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点点滴滴。
轻点鼠标,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网上提交、网上审批,实现“最多跑一次”;梨果也有“身份证”,扫扫二维码,就能看到它的“前世今生”;从产品入库、仓储到出库,数据上链,自动派单,物件配送更快速……10月12日,第三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开幕,来自河北参展单位的一大批“黑科技”精彩亮相,展示了电子政务、智慧物流、区块链等方面的数字化创新成果,让人们零距离感受“数字河北”的魅力。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数字化治理,让城市管理更智慧
“打开手机客户端,全国40个点位的交通信号状况可随时查看、调节。”10月12日,在河北展区维特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公司总经理柴江武兴致勃勃地向观众演示他们开发的云智慧交通管控系统。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急剧增多,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充分发挥新一代信息技术优势,推进交通管控智能化和现代化迫在眉睫。”柴江武表示,一旦发生交通拥堵,他们开发的这款新产品,可以远程查看路口人流车流状况,根据实际情况设置16种不同的信号灯“绿信比”,实行左转待转、直行待行等交通诱导,从而大大提高交通运行效率。目前,该产品已推广应用到河北、新疆、内蒙古等地的40多个交通点位。
“以数字化技术驱动城市治理,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河北长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魏亚钦表示,私搭乱建是困扰城市治理的“老大难”问题。本届峰会,他们带来了全新研发的智慧之眼服务平台,可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违建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监管,让违建“无处藏身”。
过去,对于卫星拍摄的遥感图片,需要相关部门人工核查是否存在违建,一栋一栋建筑物逐一进行比对,费时费力。而现在,通过智慧之眼服务平台,可对遥感图片自动分析识别,大大提高了相关部门监察、执法的工作效率,展示了数字治理的巨大潜力。
突如其来的疫情,给城市建设与管理带来严峻考验。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云上武邑”服务项目,是我省首个完整县域智慧城市建设项目,通过开展智慧环保、平安武邑、电商大数据、数字城管建设,对疫情背景下城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进行了全新探索。
“疫情防控中,数字技术在政务、交通、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河钢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梁馨表示,进入后疫情时代,公司与清华大学中国城市研究院等携手合作,探索开展绿色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发展模式和方向的研究应用,打造城市良性生态圈。
聚焦民生关切,拓展数字应用场景,让群众生活更美好
在河北圣诺联合科技有限公司展位前,公司销售经理袁玉娟提到的威县威梨区块链应用案例,引起很多观众的浓厚兴趣。
袁玉娟调查得知,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在农产品包装上印上可追溯产品生产各环节的二维码。可也有消费者存有疑虑:农产品“说”的话,真实可信么?
为守护“舌尖上的安全”,该公司与威县威梨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将区块链技术与溯源系统相结合,开发了防伪溯源平台解决方案,从威梨种植、交易到流通,数据上链,全程留痕、集体维护,保障产品信息安全真实。
“区块链相当于一个多人账本,具有分布式存储、不可篡改和可追溯等特征,在食品安全、金融安全、电子证照安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袁玉娟表示,目前,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抢先布局区块链,推出百度云、蚂蚁链等产品。该公司带头推动区块链商业应用落地,代表河北企业在全国区块链领域发出了强有力声音。
过去,河北参保人想去外地就医,需要到经办大厅去备案,还要提供一些证明材料。而现在,仅在手机上操作,即可实现备案。跨省异地就医备案流程简化的背后,信息化技术手段功不可没。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零跑腿。”河北省医保局工作人员张子健告诉记者,他们自主开发的异地就医备案平台,取消了以往需提交个人申请、暂住证、工作证明、转诊转院手续等材料,参保人通过省医保局微信公众号,就可365天、全天24小时网上即时备案,大大提高了患者的就医效率,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购物早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让物流更高效便捷?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开发的智慧物流解决方案,可实现货物扫码入库,自动筛选车辆和路线进行派单,将时间、成本、效率、环境整合优化,实现物流管理运营低成本高效率。
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产品研发中心经理孙嘉劭表示,随着数字技术的日新月异,加速物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他们将在仓储、车辆管理、运输、信息服务方面全面发力,打通物流堵点,让消费者“买买买”更顺畅。(河北日报记者贡宪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