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癌症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关癌症的谣言也满天飞:癌症会传染,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喝咖啡会致癌……小编总结了十个流传最广的癌症谣言,让大家不再谈癌色变,在生活中完美绕过癌症谣言不踩坑!
●癌症就是不治之症?
现在的医疗技术,虽然还不能说完全攻克了癌症,但“癌症=死亡”早已经是“过去时”,大多数早期癌症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随着人们对癌症日益重视,乳腺癌、结直肠癌的早诊早治已经可以实现,特别是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癌症体检对常见肿瘤,如肺癌、前列腺癌以及一些消化道肿瘤可以做到早发现。另外部分癌症发展缓慢,比如甲状腺癌,多数发展非常缓慢,甚至治疗后可以归为慢性病。同时,部分晚期癌症也可长期带瘤生存,特别是一些老年人的癌症。
癌症发现越早,治愈概率就越高,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
●癌症会遗传?
癌症不一定遗传。癌症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只有5%至10%的癌症是由一个人的父母遗传的有害突变引起的。在具有遗传性致癌突变的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通常会患上相同类型的癌症。这些癌症被称为家族性或遗传性癌症。
其余 90%至95%的癌症则是因为个人一生中发生的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是衰老和接触环境因素(如烟草烟雾和辐射)的自然结果。这些癌症被称为非遗传性或自发性癌症。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有遗传性致癌突变呢?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评估。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家族中存在癌症易感突变,也不一定意味着每个遗传突变的人都会患上癌症。
●癌症会传染?
癌症一般不会传染。癌症并非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传染病。唯一的例外是器官或组织移植。接受癌症患者捐赠的器官或组织的人,将来发生移植相关癌症的风险会增加。然而,这种风险极低——每万例器官移植中有两例。
在一些人中,癌症可能由某些传染性病毒(如某些类型的人乳头瘤病毒)和细菌(如幽门螺杆菌)引起。虽然病毒或细菌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但它们引起的癌症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某些传染因子,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可能会导致癌症或增加癌症形成的风险。
●晚期癌症治疗没有用?
晚期癌症是有用的。患者处于肿瘤早期还是晚期,是肿瘤患者和家属最关注的问题之一。很多患者确认是晚期肿瘤后,就放弃了积极治疗。但晚期肿瘤并非没有治疗价值,事实上,大多数晚期肿瘤患者可以通过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部分患者带瘤生存,部分患者病灶缩小,还有部分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改善,这些都是晚期癌症患者治疗的价值所在。
●多吃抗癌食物可以防癌?
这个说法并没有依据。如今,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食补食疗,有些食物还被冠以抗癌防癌的标签,大蒜、土豆、地瓜这些食物都榜上有名,很多传言鼓励大家多吃这类食物。
还有说法称吃素可以防癌,这些传言事实上缺乏科学依据。人体摄入营养物质成分的平衡至关重要,单一的食物种类容易造成营养失衡。所以,无论素食还是荤食,合理搭配饮食,不要偏食和挑食,保持身体营养物质均衡,才是身体健康的关键。抗癌食物首先要符合营养学规律,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
●喝隔夜水和千滚水会致癌
经过实验测定,自来水当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是0.007毫克/升,烧开一次之后数值为0.021毫克/升,继续烧开20次之后的含量是0.038毫克/升。而生活饮用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是有明确“国家标准”限定的,数值是≤1毫克/升,想达到这一限值,理论上需要把水煮沸200次。而且,开水就算放了一宿,也并不会改变水本身的性质,微生物含量可能有所增加,但不会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
不过在夏季,空气湿度较高、细菌繁殖较快,容易引起人体腹泻。所以,夏季的隔夜水最好别喝。
●剩菜剩饭、隔夜菜致癌?
一般蔬菜在培植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含有硝酸盐,煮熟后如果放置时间过久,硝酸盐便会分解成亚硝酸盐,长期食用会成为一个致癌因素。
但是亚硝酸盐是一个在全球范围内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在安全剂量内不会给身体健康带来威胁,且进入身体之后代谢速度快,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小,偶尔食用也没什么关系。但隔夜菜最好少吃,多吃新鲜蔬菜。
●一滴血可以测癌?
一滴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通过血液检查,分析肿瘤标志物含量,对肿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随着时代发展,诊断准确率不断提高。但肿瘤诊断需要全面检查,包括病史、查体、血液分析、影像检查,最终确诊还需要病理检查。血液肿瘤标志分析在肿瘤诊断中有比较重要的价值,但也有一定的假阳性,不是这些值高了,就一定得癌了。
癌症诊断要全面客观评估,需综合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但最终还需病理检查。
●咖啡会致癌?
咖啡致癌没有科学证据。喝咖啡对人体有一定的益处,每天一杯(200毫升)的量还是可以的。儿童、孕妇、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患者、痛风患者不适合喝咖啡。
●癌症患者吃糖是在喂养癌细胞?
“糖”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在化学式的表现上类似于“碳”与“水”的聚合,故又称之为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三大能量来源之一,对身体非常重要。肿瘤患者如果不食用碳水化合物,不仅不能饿死“癌细胞”,还会导致早衰、脑功能障碍等不良后果。(河北新闻网综合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科技日报、保健时报、中国家庭报等,编辑魏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