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来源:人民网  |  2021-06-02 17:37:43

  新冠疫苗作用有效期短,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蝴蝶和蛾子翅膀上的粉末有剧毒?《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来听听专家怎么说。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1.流言标题:新冠疫苗作用有效期短,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

  流言内容:近日有网贴宣称:“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人类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新冠疫苗被认为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唯一的希望,但研发周期过长,且有效期却很短,甚至不足数月。可见新冠疫苗对阻断疫情传播的作用不大。

  真相解读:新冠疫苗能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首先,新冠疫苗种类在不断丰富,截至2021年3月17日,全球已批准上市新冠疫苗9种,包括灭活疫苗、mRNA疫苗和腺病毒载体疫苗等,4月又有多款疫苗获得WHO紧急使用授权。其次,全球新冠疫苗接种量不断攀升,阻断效果良好,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接种疫苗仍是最有效的疫情防控手段。即便是那些在疫情初期提倡自然群体免疫的国家也正在加快接种步伐,随之而来的免疫效果大家有目共睹。随着全球疫苗产能的不断扩大,疫苗接种效果将进一步凸显。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2.流言标题:0蔗糖就是无糖

  流言内容:近期某知名品牌针对其乳茶产品的“无糖”宣传发布致歉声明,让很多人终于找到了自己“一直无糖一直胖”的原因。很多人以为0蔗糖就是无糖,尤其是减肥人士,认为“0蔗糖”就可以放心食用。

  真相解读:0蔗糖不代表无糖。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营养成分含量声称“无糖”或“不含糖”,则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的糖含量不超过0.5克;而低糖,是指每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的糖含量不超过5克。“0蔗糖”可理解为在加工过程中未添加蔗糖,但并不代表该食品内不含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其他糖类。因此,“0糖”和“0蔗糖”表示的含糖成分、含糖量截然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3.流言标题:蝴蝶和蛾子翅膀上的粉末有剧毒

  流言内容:如果有捕捉蝴蝶的经历或不小心招惹了蛾子,常会弄得一手“粉”。很多人在小的时候都被长辈灌输过“这个粉末有毒,进入眼睛里就会让人变成瞎子,吃了以后会让人变成哑巴,如果进到耳朵里会让人变成聋子”一类的话,于是被吓得再也不敢碰蝴蝶了,扑楞蛾子甚至成了不少人儿时的阴影。

  真相解读:蝴蝶和蛾子翅膀上的粉末并没有毒。蝴蝶和蛾子翅膀表面上有一层鳞片,是角质鳞片,具有迷惑天敌、调节体温的作用,并在其被蜘蛛网或其他有黏性的物体粘住时有利于脱身自保。正是这些鳞片让蝴蝶和蛾子在与“中生代蝴蝶”丽蛉的竞争中更具优势,从而最终取代丽蛉,完全占据了这一生态位。虽然这些鳞片没有毒性,但确实可能导致某些特异体质的人群出现过敏反应,所以应尽量避免让这些鳞片接触眼睛或其他黏膜组织。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4.流言标题:人脸支付不安全

  流言内容:“人类在懒惰上的无下限,是推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原动力。”这一略带戏谑却不无道理的话,或许很好地解释了“人脸识别”技术为何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在多领域广泛应用。为了省去跑银行取钱的麻烦,为了免除记忆和输入密码的麻烦,无论是手机上的支付软件还是线下商超的自主支付终端,“刷脸”支付成为当下的新趋势。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光凭一张脸就能把钱转走,怎么想都觉得不太可靠,所以人脸支付一定不安全。

  真相解读:人脸支付很安全。人脸识别是基于人脸信息的身份认证,在实际应用时一般包括了人脸活体检测和人脸验证两个步骤。人脸活体检测可防止使用照片、视频、模型等各种仿冒手段进行非法操作,人脸识别验证则把经过验证为合法的人脸图像跟本人以前注册登记的面部图像进行一致性判断。人脸识别可以分为2D人脸识别和3D人脸识别,其中3D人脸识别采集的人脸数据是三维的,包含面部深度信息,可有效阻止利用照片、视频等平面仿冒手段进行操作,以其安全、易用、无接触等优势,得到金融企业和消费者的普遍青睐。目前,在线下商超的人脸支付场景中,不管技术上还是流程上,都经过了严谨的设计与大量的测试,安全性是有保证的。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5.流言标题:减肥主要看体重

  流言内容:我们减肥时一般都要称体重,因为体重减轻了就是瘦了。体重轻的人都是瘦子。

  真相解读:减肥不等于减体重。人体的体重由脂肪重量和去脂体重构成,两者之和才等于我们通常所说的体重,一般我们说的减肥是指减脂肪。减肥不能只看体重,体质指数(BMI)才是更标准的衡量指标。BMI=体重(kg) ÷ [身高(m)]2, BMI指数小于18.5为体重过低,在18.5~23.9之间为体重正常,在24.0~27.9之间为超重,大于27.9为肥胖。此外,腰围和体脂百分比也是肥胖程度的重要筛查指标。

5月“科学”流言榜发布,你中招了吗?

  6.流言标题:地震灾害不容易出现在板块稳定区域

  流言内容:《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提供了我国及周围地区的地震活动图像,为我国制定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提供了重要依据,还可以为地震监测预报提供基础数据。一般而言,多地震地区就是地震活跃区,发生地震的风险较大。相对的,也就有了比较“干净”的区域,如华中地区。根据历史数据和实际地质构造等因素来看,这些地区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生活在这些区域的人就不需要预防地震灾害了。

  真相解读:并非处于板块比较稳定的区域就不需要预防地震。比如,在《中国及邻区地震震中分布图》中比较“干净”的安徽省,就曾在2010年因4级多的地震造成了人员死伤。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同时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这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球上每年会发生约500多万次地震。当前我们的科技水平无法精确预测地震的到来,所以即使处于比较平稳的地区,也要提高灾害意识,防止“小震大灾”。

编辑:王阔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