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让古老非遗焕发新活力
在河北省临城县邢窑博物馆,“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张志忠为学生们介绍邢瓷藏品。(资料片) 新华社发
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涵盖健全保护传承体系、提高保护传承水平、加大传播普及力度等方面内容,一系列战略性、创新性举措的提出,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走进百姓生活,彰显非遗当代价值
“快来体验一下给泥塑上色,可有意思了。”日前,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河北非遗购物节暨第九届廊坊特色文化博览会上,玉田泥塑展位前,几位游人津津有味地给手中的泥塑敷彩。在他们身侧,国家级非遗项目玉田泥塑传承人王振锋边指导边介绍玉田泥塑的特点,带领游人感受非遗之美。博览会现场,6000多种非遗项目的老字号美食、传统刺绣、陶瓷用品、土布纺织品等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产品集中亮相,不少游客买到了心仪的非遗产品。
我省是非遗大省,目前有6个项目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63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990个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何让数量众多的古老非遗焕发活力,走入现代生活,一直是被关注的重点。近年来,我省将以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非遗活起来、火起来,展现新活力。
《意见》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意见》的出台将极大增强非遗保护工作的社会功能和质量水平。在推动非遗融入生活的同时,我们还将持续推动非遗融入经济发展和国家战略,彰显非遗的当代价值。”省文旅厅非遗处处长张雪芳介绍,将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非遗展示传播、节庆民俗、教育实践、研学体验、传习培养,以及创建国家和省文化生态保护区等,使非遗在发展中传承,实现文化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真正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
同时,我省还将实施做好河北非遗购物节、河北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非遗工坊体系建设、非遗产品创意研发营销等工作,助力经济发展。推动非遗融入、对接和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河北长城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非遗的社会功能,提升其服务中心工作的水平。
推进创新驱动,增强非遗传承活力
创新方式、科技赋能,给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带来全新启示。众多与现代设计巧妙结合的非遗文化创意产品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心头好”。
走进赞皇原村土布博物馆,这里的土布会颠覆你的认知。土布做成的睡衣轻薄柔软,时尚土布外套彰显国际范儿,土布床品挺括亲肤……这样的土布并不“土”,它们细腻、温暖,让人爱不释手。这些融入科技与创新的非遗土布产品备受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的喜爱,并出口国际市场。
事实上,早在2018年,我省就出台了《关于河北省传统工艺振兴的实施意见》,着力实施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其中包括对传统工艺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创新利用,促进传统工艺保护可持续发展,实现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内容,以政策保障为非遗传承发展创新保驾护航。
正因为创新的重要性,刚刚出台的《意见》指出,要继续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推动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
非遗并非是静止不动的,它随着社会的变迁、一代代人的实践不断被赋予新的创造。对此,衡水内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衡水市内画艺术院院长王习三深有感触。多年来,他不断吸取各派内画艺术之长,勇于探索求新,形成冀派内画自身的艺术特点。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项目,衡水内画开创了博物馆保护传承模式,并在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为贯彻落实《意见》,我们将在衡水建设内画传承基地,形成集传承、体验、教育、培训、研发、旅游等为一体的文化园区;进一步跨界融合,运用数字技术,不断创新,提高衡水内画的传承能力和发展水平。”王习三说。
非遗进校园,融入国民教育体系
《意见》提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在中小学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课程。加强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科体系和专业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校自主增设硕士点和博士点。
“非遗学是一门新学科。近年来,非遗学研究进步很快,但仍处于新生阶段。”一直致力于“非遗”保护工作的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认为,将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中,是国家十分重要、意含深远的思想文化战略。在中小学开设非遗课是为了培育孩子们对中华文化的情怀,唤起文化自觉。在高校中自主设置非遗的硕士和博士点,是为了培养与建设一支专业的非遗管理人才队伍、一支保护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传承是非遗保护的重要课题。为了让我省灿若繁星的非遗项目薪火相传,近年来,我省不断将非遗保护传承融入学校教育中。比如,持续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让非遗种子不断在校园生根、生长,同时推动非遗理论与实践、现代与传统的深度融合。
“教授学生非遗技法的同时,需要不断提升非遗理论学习。”在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雕塑课堂上,省级非遗项目郭氏铁板浮雕的传承人郭墨涵一直注重非遗理论的教学。2020年4月,她和父亲郭海博共同编写的《郭氏铁板浮雕制作技法》一书正式出版,随即作为教材引入大学课堂,进一步完善了非遗理论研究体系。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文化遗产相关学科专业已经出现在动态学科专业目录中,应推动文化遗产学从交叉学科门类下一级学科逐渐成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在一级学科“文化遗产学”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应考虑建立“文化遗产学”学科门类,下设文化遗产学理论、物质文化遗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自然文化遗产学等4个一级学科。与此同时,高校、行业与文博机构应充分合作,构建复合型文化遗产人才培养机制。(河北日报 记者曹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