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化县依托“四好农村路”建设,按照“公路随着产业修,产业沿着公路走”的工作思路,带动沿线百姓增收致富。这是隆化县旧屯乡西旧屯村村民王恩东通过采收野生蘑菇走上了致富路。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自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实施项目248个,修建农村公路1159.6公里;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PPP模式,县财政每年拿出3600多万元,由第三方公司集中管理运营,实现了乡村公路养护全覆盖
“这条村路修得太好了,我家草莓再也不会因运输难被采购商压价了!每天都有车上门收购,价格透明公道。”看着草莓大棚外宽阔平坦的韩七线(韩麻营镇到七家镇),隆化县七家镇西道村村民霍耀辉满心欢喜地说。
地处冀北山区的隆化县,平均海拔750米,群山绵延、沟谷纵横,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曾是我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特殊的地理环境、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当地百姓脱贫致富的“拦路虎”。
要致富先修路,要振兴必夯基。近年来,隆化县把抓好“四好农村路”当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连接乡村振兴的纽带,坚持以强力推进农村交通现代化建设为重点,以抓好“三优四畅”建设为内容,一条条致富路、民心路、样板路连通乡野阡陌,助力百姓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奏响幸福华章。
路通产业兴
“原来只有一条3米宽的水泥路与大路相连,根本没法错车,采购商不愿进村,村里的农副产品经常烂的比卖的多。”行走在8米宽的道路上,隆化县韩麻营镇京堂沟村村民李兆珍感慨道:“2018年,县里给我们修通了这条宽阔、平坦的沥青混凝土路,生活一下子变了样。”
京堂沟村青山环抱,每年秋季,林间野生蘑菇一茬接着一茬。“以前采蘑菇自己吃,现在采蘑菇卖给城里人,一年全村能多收入百十来万元。”李兆珍说,不仅如此,村里又建起养牛场、中药材种植基地,前来收购农副产品的车辆络绎不绝。
路通才能业兴,业兴才能致富。作为曾经的山区贫困县,隆化县依托“四好农村路”的建设,按照“公路随着产业修,产业沿着公路走”的工作思路,累计发展公路沿线蔬菜园2万亩、中药村1万亩、种植养殖小区100个。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8万头,蔬菜、中药村、草莓、林果种植面积已分别达到13万亩、16.8万亩、7500亩、3.5万亩。先后建成草莓公社、温泉民宿、枫水满乡等一批精品旅游景点。
交通基础设施强有力的支撑,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振兴。近年来,全县累计减贫11.02万人,贫困户就业率达到100%。2020年2月,隆化县成功退出贫困县序列。
与此同时,该县聚焦“内联外畅”,积极构建现代物流枢纽体系,完善服务网络,统筹融合,打通了7条断头路,建成城乡“一小时”交通圈。全县现有货运企业10家、寄递物流企业10家、物流车辆50多台,实现了电商、物流网点全县农村全覆盖。
今年4月,隆化县交通运输局被交通运输部表彰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路畅风景美
哑叭店村是典型的深山村,以前的村路多为崎岖蜿蜒的沙石路,加上居住分散,村民进城、串亲戚都是难题。尤其遇上雨雪天,基本“无路可走”,只能步行翻越小黑沟的山梁进县城,最窄的地方只能放下一只脚。
群众的需求就是努力的目标,人民的呼声就是工作的指向。2017年,为了方便百姓出行,隆化县交通运输局积极争取资金1200余万元,建设通村公路26公里、桥梁4座,以前坑坑洼洼的羊肠小径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坦的康庄大道。如今,像哑叭店村一样,交通状况得到改善的乡村比比皆是。
2017年以来,隆化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了《隆化县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方案》《农村公路工作目标考核办法》等系列文件,全面保障“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全县累计投入资金9.5亿元,实施项目248个,修建农村公路1159.6公里。目前,全县实现所有乡镇、建制村至少拥有一条安全可靠、顺畅通行农村客车的硬化路,行政村通客车率达到100%。
绿植成带、花卉吐蕊、石刻点缀、亭廊小品……穿行在隆化农村路上,景随车动、车在画中,让旅途多了几分舒心惬意。
“开展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隆化县紧扣‘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创建主题,大力实施国省公路绿色廊道和‘红花绿叶’工程,全力打造美丽乡村公路,让乡村更美、人气更旺。”隆化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书涛说,目前,隆化境内的342公里国省公路沿线已实现公路绿化全覆盖,乡村公路绿化500多公里。
养路机制新
走进隆化县交通运输局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控指挥中心,布满一面墙的超大显示屏上,全县“四好农村路”的各个建设现场一览无余,搅拌站、料场等部位的运行操作情况也能看到。
“道路建设不仅要方便百姓出行、助力产业发展,更要用得好、用得久。”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张利娟说,为了对分散在沟沟岔岔的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监督,自2019年5月以来,隆化县交通运输局创新采用“互联网+”手段,实现了对在建道路工程项目无死角、全覆盖的“云监督”。
“通过创新运用‘互联网+’,我们能实时发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我们还将以往施工时的监控影像进行了存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倒查整个施工环节,及时发现问题,确定具体责任人,有效保证和提升道路工程建设质量。”张利娟说。
建好路是根,养好路是本。近年来,隆化县紧紧围绕农村公路“谁来养”“怎么养”等问题,按照“县道县管、乡道乡管、村道村管”的原则,实行农村公路县乡村三级路长制,各级路长为辖区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和路域环境整治的总负责人,负责组织、督促养护工作落实,协调解决突出问题。
全县25个乡镇全部设立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所,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治理。县路政执法人员每天上路巡查,及时处理超限超载车辆。县交通运输局与乡镇有效衔接,对乡村道路监督员、护路员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了路域环境治理水平。
同时,该县建立了养护质量与计量支付相挂钩的工作机制,实现了农村公路养护工作制度化、常态化。特别是将农村公路养护纳入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PPP模式,县财政每年拿出3600多万元,由第三方公司集中管理运营,实现了乡村公路养护全覆盖。按照“谁植树、谁管护、谁所有”的思路,鼓励和引导乡村公路沿线村民积极栽植树木,实现“增绿”与“增收”的互促共赢。
筑坦途、连阡陌、便交通、惠民生。如今行走在隆化县,从县城到山区、从主干公路到偏远村组,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延伸到百姓家门口,助力当地乡村振兴。(河北日报 记者陈宝云 通讯员宋桂平 商学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