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建设“五个廊坊” 争当“三个排头兵”
举全市之力打造的临空经济区,重点项目建设热火朝天。
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创新廊坊加速前行。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推进“二次创业”。
加速发展“大文旅”,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涌现。图为大厂影视小镇。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全面提标,学雷锋志愿服务站遍布窗口单位。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三篇大文章”全面升级加力,“三大攻坚战”取得扎实成效,城乡统筹发展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改善,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过去五年,廊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三六八九”工作思路,团结带领全市干部群众,攻坚克难、拼搏竞进,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未来五年,廊坊奋力开启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新征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546万廊坊人民在新一届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握新形势、展现新担当、开创新局面,全面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争当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廊坊力量。
主动服从服务重大国家战略,积极构建区域发展新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廊坊市在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中找准发展路数、创新思路举措,在主动作为、服务支持重大国家战略中加快发展自己,在做强实体经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中打好经济发展主动仗,在统筹优质资源、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中满足群众高品质生活需求,在“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的作风转变中打开工作新局面。
直面制约廊坊发展的突出问题,深挖产生问题的根源,廊坊市干部群众上下一心、精神振奋,盼发展、谋发展热情高涨,抓发展、促发展劲头十足。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建立常态化、多层级无缝对接机制,在交通互联、产业对接、生态优化、功能共享上实现新突破;举全市之力决战临空,29家实力央企、两万余名建设者奋战建设一线;实施开发区“双倍增”、产业项目倍增、大项目招商、民营经济“二次创业”四大行动,扶持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投资1463亿元的208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北京“招商月”签约项目113项、投资额2595亿元;半年时间完成北运河廊坊段“一闸、一坝、两桥、五码头”和生态景观建设等工程,圆满实现了与北京段同步旅游通航……大刀阔斧去顽疾、凝心聚力谋突破,廊坊奋力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未来五年,宏观大势将赋予廊坊发展强大动能,一系列重大历史机遇将集中迸发,廊坊比较优势和内在潜力将充分释放,廊坊大发展快发展的大势已成、势不可挡,必将在新一轮竞相发展中彰显独特魅力、实现更大跨越。
审度时宜、虑定而动,天下无不可为之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廊坊意气风发迈向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廊坊市第七次党代会胜利召开,确定了全面建设创新廊坊、数字廊坊、健康廊坊、平安廊坊、品质廊坊,争当河北首都政治“护城河”排头兵、京津冀协同发展排头兵、全省高质量发展排头兵的奋斗目标。
“廊坊要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优势,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大势,融入全国全省大局,立足廊坊自身发展,努力把优势转化为胜势,把机遇转化为发展现实。”廊坊市委书记杨晓和说,廊坊全域都处于重大国家战略支撑带动之下,必须积极融入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全力做好服务协同、借势机场、联动雄安文章,加快推进北三县、临空经济区、中心城市、南三县四大板块强势崛起,打造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北三县板块全力推进与通州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市发展的“领头羊”、对接京津的“桥头堡”,廊坊北三县坚决落实“四统一”要求,切实树牢“一盘棋”思想,对标看齐副中心、主动服务副中心、全面融入副中心。做好功能承接,他们瞄准北京“容不下、离不开、走不远”的功能,做足新的功能增量和存量裂变文章,推动北京非首都功能特别是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加快交通互联,他们全力服务保障京唐铁路建设,加快燕郊、大厂、香河高铁站建设和周边综合开发,加快推动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加快厂通路、神威北大街等4条跨界道路建设,全面打通与北京交通的“断点”。推进产业融合,围绕加快形成与北京上下游融合产业链条、打造创新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科创燕郊、智造三河、商务大厂、文旅香河”;加强产业对接,力争到2025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两个300亿级主导产业。优化生态环境,他们大力实施生态提升工程,打造京东生态安全屏障;完善与通州区联防联控联动机制,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
临空经济区板块聚力建设世界一流航空城。坚持对标雄安、服务空港、协同大兴,临空经济区将在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上迈出新步伐,在建设对外开放新高地上实现大突破,争取10年再造一个新廊坊。搭好临空“四梁八柱”,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深化细化规划体系,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加快交通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水、电、气、暖、讯等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功能,大幅提升临空经济区承载力和吸附力。大力发展临空产业,按照“1+2+3”产业实施路径,尽快形成航空科技和生命健康两大产业集群,到2025年临空产业产值规模及营业收入达到100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三区联动”,到2025年把综合保税区建成临空经济区发展核心引擎和全国空港型综保区发展的典范。
中心城市板块着力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构建起主城区、廊坊开发区、永清、固安联动发展的国际化、现代化城市。拓展城市空间,推进主城区“西扩南拓”,规划建设好龙河商务文化和生态景观带,固安、永清加快实现与主城区一体发展。完善城市功能,重点实施路网畅通、管网提升、绿色环保、功能完善“四大工程”,全力提升城区保障能力。提升城市品位,开展城市更新行动,推进龙河水系治理和生态修复,高品质建设“花园城市”。壮大城市经济,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文化经济,加快培育商贸服务、信息服务、科创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着力发展城市经济新业态。强化城市管理,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行动,加快建设新型智慧城市,推动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管理新格局。
南三县板块努力打造廊坊接续发展新增长极。加快与雄安新区联动发展,着力在对接天津、借势机场、服务协同上下功夫。强化顶层设计,制定南三县战略发展规划,明确区域功能定位、产业布局、生态建设等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坚持交通先行,缩短连通京津雄的时空距离,推进与雄安新区和大兴国际机场互联互通。做强主导产业,紧紧围绕雄安需求,积极引进“新区研发+周边孵化转化、新区总部+周边加工配套、新区高端+周边服务”的项目。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要着力把握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激荡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新气象。”杨晓和在廊坊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中的铿锵话语,赢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掌声。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催生廊坊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作为全面建设“五个廊坊”第一位的工作,廊坊市以创新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实体经济、激活民营经济,加快建设创新廊坊。全面深化科技创新,到2025年全市省级以上研发平台发展到180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10000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着力重塑产业优势,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低碳发展,培育壮大市级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重点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健康、现代商贸服务、都市现代农业五大主导产业和大文旅、大数据、大健康三大新兴产业,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水平。突出发展“大文旅”,健全产业支持政策,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依托北运河旅游通航、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等资源,充分挖掘廊坊历史文化、地方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整合机场、剧场、农场、球场、商场等设施,做精温泉养生、乡村旅游、影视文创等文旅品牌。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坚持以“上瘾”的劲头抓项目,以项目论英雄、评实绩,到2025年全市实施省市重大项目500项。重振民营经济雄风,大力实施民营经济“二次创业”,激发民营企业创新主力军作用,到2025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0%以上,上缴税金占全部税收比重85%以上,吸纳就业90%以上。
把协调作为关键之举,打造廊坊高质量发展新优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域竞相发展,加快县城扩容提质,推进交通、管网等市政设施提档升级,促进教育、卫生、养老等公共服务提标扩面,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夯实县域财源基础。凝聚合力服务发展,市直部门主动站位发展大局,自我加压、调高标尺,多为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把绿色作为最美底色,擦亮廊坊高质量发展新名片。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结构、农业结构调整,实施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廊坊人民看得见蓝天、望得见秀水、记得住乡愁。留住蓝天白云,坚持源头治理、深度治理、系统治理,“夏季攻坚”与“秋冬防”统筹发力,确保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建设水润之城,确保地下水采补平衡、地下水水位止降回升,确保国、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其他河流水质持续改善。保持净土城乡,深入实施危险废物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全市土壤环境质量安全稳定。深化创森增绿,持续抓好环京津生态林带、农田防护林网、交通廊道绿化,建设大尺度生态绿洲,打造高品质生态廊道,进一步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
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搭建廊坊高质量发展新舞台。进一步打开视野、放大格局,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扩大高水平开放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抓改革,释放开放活力,努力在金融财税、用地保障、项目建设、实体经济发展等方面实现突破。大抓园区,建强开放平台,加快开发区“腾笼换鸟”,全力推行“链长制”,做大做强重点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14个省级以上开发区“四上企业”营业收入达到9000亿元,税收收入达到500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千亿元以上园区达到4家。大抓招商,提升开放能级,以产业链招商为重点,以优化供应链为突破,招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攻克招商引资“腊子口”“娄山关”,让言必招商、谈必项目成为新常态。大抓环境,构筑开放高地,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变“避责思维”为“负责思维”,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全流程网办”,提升市场主体满意度。
把共享作为根本目的,交出廊坊高质量发展新答卷。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刻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建设更高水平的“七有”民生保障体系,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人民的幸福指数。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职业教育扩规模、提质量、上水平,坚决落实“双减”政策,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让廊坊的孩子在家门口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加强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医疗健康提升工程,努力让群众在家门口好看病、看好病。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抓好民生工程建设和民生实事,加快补齐民生短板,健全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让困难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统筹发展和安全,夯实廊坊高质量发展硬支撑。风险防范精准到位,突出做好金融和房地产领域防风险工作,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依法治市全面推进,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加快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改革,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平安建设扎实有效,站在群众的立场看待信访问题、化解信访矛盾、开展信访工作,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千方百计化积案、理旧案、清重案、防新案。社会治理联动融合,不断深化“群众说事、干部解题”工作机制,全力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廊坊版。
“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落实管党治党责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凝聚起推动廊坊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廊坊市第七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杨晓和向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发出动员令。
蓝图绘就,号角吹响。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廊坊市委始终坚持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在守正创新中加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坚持“干部是干出来的”鲜明导向,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坚持大力发展民主政治,坚持激情工作、事争一流,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激情干事业、挑战不可能的作风状态,奋力开创全市改革发展新局面。
事在人为,路在脚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一届廊坊市委团结带领全市546万干部群众,不负时代使命,不负省委重托,不负人民期盼,擘画宏伟蓝图,汇聚磅礴力量,踏上全面建设“五个廊坊”、争当“三个排头兵”的新征程。大干、苦干、实干、巧干,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新发展阶段奋力跑出廊坊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河北日报 文/图 吴源生 贺娟 贾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