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石家庄出台《全力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3年)》 锁定高端,培育千亿级产业集群
石家庄神威药业生产线上,工作人员正在作业。河北日报通讯员 张晓峰摄
日前,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物医药院士工作站的研发人员在进行试剂数据检测。河北日报记者 耿辉摄
到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总量规模进一步壮大,持续巩固全国第一方阵和全省领先地位,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培育生物技术药、高端化学药、优质中药、高端医用康复器械、公共卫生防护用品等全国龙头企业15家以上,加快构建医药产业“双区双基地”发展格局
近日,石家庄市出台的《全力做大做强医药产业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完善产业生态,多措并举打好“稳、育、引、联”组合拳,用好医药产业政策“工具包”,努力将石家庄市打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科技创新核心区、总部研发基地和知名企业聚集区,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领头效应,实现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不断提升省会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质量效益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行动计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到2023年,生物医药产业总量规模进一步壮大,持续巩固全国第一方阵和全省领先地位,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年均增长15%左右;培育生物技术药、高端化学药、优质中药、高端医用康复器械、公共卫生防护用品等全国龙头企业15家以上,加快构建医药产业“双区双基地”发展格局,即: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生物药及化学药制剂创新引领区、知名企业聚集区、总部研发基地、原料药和小品种药(短缺药)集中生产基地,努力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区域竞争力的现代医药产业体系,实现由制药大市向制药强市跨越。
围绕结构优化,从六大方向突破
加快实现生物医药产业率先突破,石家庄市把主攻方向确定为生物技术药、高端化学药、优质中药、高端医用康复器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支撑产业、医药产业链配套体系产业。
生物技术药,重点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疫苗,加快抗体类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多肽药物、核酸药物等生物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进艾苯那肽、重组人血白蛋白、狂犬病毒抗体、单克隆抗体等新型生物药的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人体组织再生、合成生物学、生物3D打印、生物医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
高端化学药,重点发展新药开发技术、给药新技术、药物缓释控释技术,以及新机制、新靶点、新结构、新药物组合和新剂型化学药等。开发具有靶向性、高选择性、新作用机理的治疗药物,鼓励仿制市场潜力大、临床急需的国外专利到期药品,加快抗肿瘤药物、糖尿病治疗药物等一类新药研发及产业化进度,推进新型制剂国际化,建设一流新型化学药企业。
优质中药,重点开展中药药学、中药活性筛选、安全性评价和药理学研究,促进传统中药的二次开发,发展中药改良型新药。推进中药软胶囊、中药配方颗粒产品及高附加值产品研发,推动中成药走向国际市场。
高端医用康复器械,重点发展医用康复辅助器具、高端医疗器械及生物医用材料、植介入器械、治疗机器人、多功能治疗仪、体外诊断设备和配套试剂、药械组合、分子诊断设备、生物医用材料等。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支撑产业,重点发展传染病防控及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产业,突出病毒诊断试剂、疫苗、医疗防护用品、消杀用品、监测(检测)仪器设备及专用生产设备等研发。
医药产业链配套体系产业,重点发展药用辅料、药用中间体、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及药物生产设备的研发和生产,支持企业向微生态药品、保健品、功能性食品、特殊用途化妆品及预防、治未病等大健康领域延伸。
锁定目标方向,从五条路径发力
做大做强医药产业的目标和方向已经确定,石家庄市将从哪些路径去实现呢?
加大力度扶持生物医药龙头企业发展。委托高端咨询机构编制医药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化项目、产业生态圈、医药名城建设等方面,开展园区、企业运行监测和“精准把脉”,研究制订“十四五”具有前瞻性、方向性和可操作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推动高新区高端生物药研发核心区、石家庄经开区化学药品制剂拓展区、正定生物原料药生产供应基地、赵县原料药加制剂集中生产示范基地、栾城现代中药创制基地等系列建设。聚焦本土特色优势打造地标企业,建立涵盖专利数量及研发投入、技术水平、市场潜力、研发进展、本土品牌等指标的企业筛选指标体系,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药产业最具区域标志性、行业竞争力的地标企业遴选,每年滚动筛选出10家潜力地标企业。依托医药龙头企业集聚的优势,培育和发展医药企业总部经济,建立地标企业名录库和“重点企业直通车”制度,力争5年内打造15家“全省第一、全国前列、部分在全球有影响力”的细分领域领军企业。
大力培育创新型药品和医用康复器械企业。引导企业加大转型升级力度,调整优化工业转型(技改)专项资金支持方向,重点支持创新药物、高端医疗器械、康复器具、高值医用耗材等领域技改项目。引导医药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争创国家和省级“专精特新”示范企业。实施单项冠军企业培育计划,完善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爆款产品和行业“小巨人”,争创国家级单项冠军。推进制药产业数字化进程,以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医药制造,提升制药设备的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生物医药工业互联网平台、生物医药物流平台等平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设智慧工厂,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打造“5G+工业互联网+医药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积极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链招商。大力引进龙头企业和研发机构,瞄准领军企业,强化合资合作,引进跨国公司总部、地区总部,省外(尤其是京津)国家级医药工业创新平台、研发外包机构、生产企业落户石家庄。建立医药产业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资本服务体系,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提供金融支撑。在主导产业发展基金框架内探索设立国家一类新药基金,推动投资离岸研发,促进产业项目回岸制造。
推动医药创新与国际接轨。支持企业开展跨国交流,建立跨境研发合作平台。鼓励企业设立海外实验室、小型企业和申报注册实现品牌转化,开展新药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挖掘全球创新成果,实现创新药走向国际市场。鼓励已获得专利的国产原研药和品牌仿制药开展国际注册认证,引导更多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优化产业配套服务环境。积极探索产业链生态建设,规范原料药加制剂产业园区建设管理。推进制药行业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标准体系建设,实施绿色化改造,发挥优秀企业、优秀园区标杆引领作用。提升应急药品供应保障能力,依托全市160家应急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构建应急医药物资储备网络平台。(河北日报 记者任学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