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一助一”订单式服务情暖残疾群众
来源:河北日报  |  2021-11-02 11:15:29

  原标题:唐山加强基层残协组织建设提升助残服务 “一助一”订单式服务情暖残疾群众

河北唐山:“一助一”订单式服务情暖残疾群众

  11月1日,唐山弘新医院专家入户为残疾人进行义诊。河北日报通讯员 刘勇摄

河北唐山:“一助一”订单式服务情暖残疾群众

  11月1日,在永红桥街道南富庄社区的残疾人创业小屋内,辖区内残疾人正在学习剪纸。河北日报通讯员 杨华摄

  12金4银3铜!10月30日,随着全国第十一届残运会暨第八届特奥会最后一批唐山参赛选手返回家乡,47名唐山运动员完成全部比赛任务,取得傲人战绩。

  “是党和政府对残疾人的关爱,给了我们拼搏的力量!”选手们纷纷表示,沉甸甸的奖牌,不仅凝聚着运动员们的汗水和泪水,更凝聚着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残协组织对残疾人的关爱与奉献。

  经历过大地震的唐山,素有扶残助残的优良传统。近年来,唐山市以联系和服务残疾人“一个不能少”为目标,深入推进基层残协组织改革和服务创新,打通联系和服务残疾人的“最后一公里”,不仅在生活上给予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更在精神上给予强有力的激励与支持,让残疾人活出了精彩人生。

  以党建带残建,构建四级残疾人工作网格

  “快看我的新轮椅好不好?社区给买的,还送货上门,‘快递员’就是侯书记。”近来,家住唐山市路南区永红桥街道南富庄社区的地震截瘫伤员沈三石总是眉开眼笑,逢人必炫耀社区给的福利。

  在南富庄社区,给残疾人的社区福利不仅仅是一辆轮椅这么简单,而是让他们享受到温暖关爱的“一助一”服务。

  “针对家庭情况特殊的残疾人,我们每日一次电话问候,每周上门走访,解决他们生活所需所困,临近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还组织丰富的文化活动,陪他们一起包粽子、做月饼、聊家常。”该社区党总支书记侯英杰说,包括她自己在内,每名社区工作者都是残疾人的“专职服务员”。

  村(社区)残协是服务残疾人的“神经末梢”,直接关系到残疾人民生政策的落实。为此,唐山市明确提出,村(社区)残协要建立以基层党组织为领导,村(社区)自治组织和村(社区)监督组织为基础,村(社区)残协组织为纽带,残疾人及其亲友、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扶残助残爱心人士、志愿者等积极参与的村(社区)残疾人工作体系。

  “我们率先完成社区残协组建工作,组织助残志愿服务队,通过党员‘一助一’模式,推出‘订单式’服务,开展文化娱乐、志愿服务、走访慰问等丰富多彩的志愿助残活动。”侯英杰介绍。

  目前,唐山市各村(社区)已建成残协工作党支部书记亲自抓、“两委”成员具体负责,残协工作纳入村(社区)“两委”工作清单的工作机制。全市构建了市、县、乡街、村居四级残疾人工作网格。6230个村(社区)建立残协及联合残协6208个,覆盖率达100%,备案村(社区)残协工作者13466人,6208个村(社区)残协主席全部由党支部书记担任,推荐产生残协专职委员6574人,实现了基层残疾人工作由一名残疾人专职委员负责到由村级党组织全面领导抓落实的转变。

  延伸服务触角,助残服务到家又暖心

  陪聊半个小时、帮着倒垃圾、下了一盘棋……查看丰南区青年路街道新华社区网格员王志华的工作日志,净是些琐碎小事。

  “别看事小,作用可大哩,哪怕陪那些残疾人聊一小会儿天,就能让他们开心一整天。”王志华说,作为社区网格员,每个工作日都手持终端设备在“格”内巡查。

  围绕“构建基层党建新格局、网格管理新社区”的工作重心,新华社区打造了残疾人网格化管理服务模式,切实为残疾人服务到家。

  “我们以残疾人管理为重点,落实到专人负责,让每位网格员以及爱心助残志愿者深入到残疾人家庭户中,充分了解每一位残疾人朋友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他们解决存在的问题。”该社区党总支书记董彦云介绍,网格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发挥社区残协作用,提高社区服务残疾人的能力,服务内容涉及残疾人日常生活、康复、教育、就业等。

  结合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以网格化管理开展残疾人康复、就业以及重度残疾人照料工作。从学习培训、心理咨询、日间照料、文化活动入手,为残疾人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包括家庭医生上门为残疾人免费出诊、进行家庭护理指导和定期回访等。

  延伸助残服务触角,不能“单打独斗”,还需要挖掘资源,融合各方力量,提供精准暖心服务。

  位于路南区稻地镇的刘唐保庄是刘西、刘东、刘中、刘北4个行政村的总称,由于每个村残疾人不多,居住相对分散,刘唐保庄创新性组建了4村联合残协,实现了一个共享服务理念、一套联合残协班子、一个合署办公场地、一个融合康健服务中心、一个集中就业培训场所、一个集中托养机构的“六个一”联合残协服务模式。

  与此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扶残助残。其中,协调唐山市人民医院、唐山二院等爱心助残单位,为村民开展义诊服务和上门入户残疾鉴定,联合本区文化馆开展相关主题的残疾人文化进农村活动。同时,在共建活动场地,集中开展康复训练、残健融合大联欢、技术培训以及文体活动等。

  残疾人变身志愿者,开启“互助模式”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王丹,欢迎来到新一期的手工制作培训班……”日前,在快手、钉钉网络平台同步直播的残疾人家庭手工制作线上培训班开班,吸引了许多残疾人朋友进入直播间,学习观看在淘宝、快手等平台畅销的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课程主讲人为省家庭手工协会会员、唐山残疾人个体创业明星王丹,直播所在地位于南富庄社区的残疾人创业小屋。

  “为帮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梦想,社区打造了这个创业小屋,采用线上线下同步授课模式,每周定期为残疾人进行剪纸、串珠等手工培训,传递正能量,为残疾人开辟了创业新天地。”王丹说,在开展技能培训的同时,依托线下实体门店和网络直播,将残疾人制作的手工艺品进行售卖,实现培训—制作—销售一条龙的运行模式,带动全区100多名残疾人实现居家就业。

  目前,王丹不仅为残疾人提供培训,还在社区开办了手工课程和暑期小课堂,分时段为热爱手工制作的居民和青少年进行授课,以实际行动回馈社会的关爱。

  残疾人化身志愿者,开启“互助模式”,用自身力量反馈社会,不仅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更实现了人生的价值。

  位于城乡接合部的丰润区丰润镇西马庄村,居住着很多外地人。去年疫情期间,村委委员魏占林不顾自身上肢残疾,带领全村党员、村民代表、村民志愿者以及残疾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大家挨家挨户向村民普及相关防控知识,提高村民对疫情的认识。尽管年过半百,魏占林仍不分昼夜奋战在村检查站,帮助西马庄村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河北日报 记者王育民)

编辑:王阔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