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突出特色强产业 产镇融合促振兴——来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馆陶县的报道
“晚秋黄梨一直能摘到11月中旬,营养丰富,特别适合秋冬季熬制梨汤,错季上市不愁卖。”12月20日上午,馆陶县房寨镇北拐渠村黄梨合作社的冷库外,来自山东聊城市的两辆货车整装待发,刚刚装完车的种植大户贺西运乐呵呵地盘算起今年的收成:每亩黄梨收四五千公斤,9亩黄梨少说能挣10多万元。馆陶县种植晚秋黄梨1.16万余亩,年产鲜梨4.6万吨,年产值1.4亿元,是全国最大的晚秋黄梨种植基地。
作为平原农业县,曾经的省级贫困县,馆陶县去年财政收入刚刚突破10亿元,如何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
“把特色产业作为支撑,产镇融合增强小镇造血功能,以小镇发展引领带动乡村全面振兴。”馆陶县委书记王立伟表示,该县发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引领作用,努力探索一条欠发达地区能持续、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强科技树品牌,瞄准市场发展特色农业
“现在杀虫主要用粘虫板、防虫网,绿色生产保障了品质和口感。”12月20日,馆陶县翟庄村的一座黄瓜大棚内,村民王志军正认真地固定粘虫板。像王志军一样,如今馆陶农民种黄瓜不再凭经验,而是主动应用新技术。
近年来,馆陶县从强科技、树品牌等方面发力,与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建立战略合作,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注册“馆青”牌商标,让馆陶黄瓜有了市场“身份证”。
以合作社带动农户标准化生产,短短几年,馆陶黄瓜从缺乏品牌、销售随行就市,到荣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和中国国际农交会“双金奖”,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身价涨了,销路却更广了。
馆陶黄瓜种植面积超10万亩,年产值16.1亿元,是全国优质黄瓜生产基地,产品打入京津等高端市场。前不久,又传来一则好消息——馆陶黄瓜将端上2022年北京冬奥会餐桌。
目前,馆陶县与中国农业大学、河北农科院等多家高校和农业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4项,国家和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6家。
立足自身资源,聚焦市场需求,馆陶县构建种养加产供销于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链,通过农户与龙头企业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重点发展禽蛋、黄瓜、晚秋黄梨、黑小麦、艾草等七大特色农业:
——蛋鸡存栏1200万只,金凤市场去年交易额137亿元,名列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十强;
——艾草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种植面积2万余亩,研发生产艾条、艾绒被等深加工产品40多种,年产值7000余万元,是全国优质艾草生产基地……
评星定级聚力,建强班子壮大集体经济
前不久,馆陶县柴堡镇后胡堡村村民王力红在10多亩地里全部种上了荷兰豆。“种子免费,技术员定期指导,实行订单收购,村党支部给咱吃了定心丸。”王力红对来年的收益充满信心。
2018年,原本在外经商的王朝磊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几年来,他带领村“两委”干部跑市场,发展林下黄秋葵400余亩,通过“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户亩均增收5000余元。今年通过对接农贸市场,又引种荷兰豆100多亩。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个好班子和好带头人。今年,馆陶县农村“两委”干部换届后,年龄50岁以下村党支部书记占比80%,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43.7%,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回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四方面人才占88.6%。
发挥基层党组织“龙头”作用,馆陶县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设置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十星”,每半年对农村党支部书记进行“评星定级”,作为绩效补贴、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馆陶县抓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机遇,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以“充分宣传、动员群众;摸清家底、公开公示;自愿报名、缴纳押金;公开竞拍、重新发包;签订合同、规范运行”的“五步工作法”,盘活农村“关系地”“失联地”2万亩,通过重新竞拍发包增加村集体收入3700万元,是原来的近10倍。
在此基础上,实施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前,全县农村集体收入5万元以上的村225个,占比81.2%;10万元以上集体收入的村61个,占比22%。
“评星定级解决了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了党支部号召力,把更多群众凝聚在党组织周围,如今干劲更足了。”馆陶县王桥乡李桥村党支部书记李付涛说。
环境美产业兴,特色小镇促进联动发展
“前些年休假是到外地旅游,这两年都是带孩子回老家。”12月20日下午,馆陶县王寨村一处整洁的农家小院内,王冠红正和孩子热闹嬉戏。
王冠红在北京一家金融机构工作,以前村庄环境脏乱差,特别是旱厕、不能洗澡,让她觉得生活十分不便。如今,不仅家中完成改厕,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而且王寨村与周边几个村被县里整体打造为“黄梨小镇”,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场硬仗。
近年来,馆陶县持续实施村庄绿化、河渠绿化等工程,目前全县村庄绿化面积2.6万余亩,277个村街道、胡同全部硬化,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率达100%,1226个垃圾坑全部治理并实行网格化监管,农村污水有效管控。同时,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建设美丽庭院4.1万个,占比70%。
环境美助力产业兴。馆陶县把特色产业与特色小镇有机融合,以特色小镇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
从馆陶县城驱车沿309国道西行约六七分钟,便抵达“中国十大最美乡村”、我省首个4A级乡村旅游景区——粮画小镇。
漫步小镇,街道平整干净,两旁绿化带错落有致,石碾、石磨以及修旧如旧的民居,让村庄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小镇还引入咖啡屋、微电影院等现代元素,乡村风情与城市品质相得益彰。
“引入粮画制作特色产业,带动200多农户每人年增收2万元,并衍生出漆画、麦秸画等多项手工产业。”粮画小镇党委副书记李哲介绍道,以产业为纽带,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带动寿东、寿南、法寺等4个村联合打造特色小镇,带动总人口近万人。
以特色产业增强小镇“造血”功能,促进产镇融合发展,丰富研学、旅游、农事体验等业态,馆陶县因地制宜打造了粮画小镇、艾草小镇、黄瓜小镇等9座特色小镇,带动23个村庄联动发展。依托1条国家级、3条省级美丽乡村游精品线路,串点成线、连线成片,馆陶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去年接待游客1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6亿元。
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一幅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在馆陶徐徐铺展。(河北日报 记者刘剑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