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白洋淀碧波安澜 筑牢千年之城生态底色
河北出台雄安新区首部地方性法规
率先为依法保障国家大事规划建设提供省级制度样本
2020年3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白洋淀春色。河北日报记者赵杰摄
雄安新区设立四周年之际,迎来首部地方性法规。2月22日,河北省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全票通过《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条例》。条例共八章100条,将于2021年4月1日起施行。
九河下梢,华北之肾。366平方公里的白洋淀,是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生命线,根据规划纲要,未来新区蓝绿空间占比将达7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省人大常委会2019年启动立法程序,首次为雄安新区开展专门地方立法,筑牢蓝绿交织底色。
“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一部创制性立法,率先为依法保障国家大事规划建设提供了省级制度样本。
2020年夏日的白洋淀生机勃勃。 河北日报记者赵杰 摄
“把规划要求、重大举措、成功经验上升为法规规定,有利于以法治方式解决环境治理、生态保护和防洪安全等突出问题,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周英表示。
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等规划相继出台,如何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周英介绍,条例首次对国家批准的相关规划予以立法确认,突出规划引领性和权威性。规划中提到的制定治理任务限期达标方案、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等,都上升为法规内容,严格设置法律责任,依法保障规划有序有效实施。
“条例还对生态系统治理进行了探索。”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二处处长杜海表示,一方面,坚持补水、治污、防洪一体化建设,兴水利、防水患、治污染、保生态全面发力。另一方面,强调区域协同共治,首次在地方立法中对京津冀晋区域协同治理作出规定,统筹全流域、上下游、左右岸、淀内外全面治理,变“一龙治水”为“协同共治”。
2020年11月5日拍摄的白洋淀风光(无人机照片)。 深秋时节,“华北明珠”白洋淀水面如镜,芦苇金黄。近年来,通过有效治理,白洋淀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新华社记者牟宇摄
近年来白洋淀治理成效明显,淀心水质由劣Ⅴ类提升至目前的Ⅳ类,部分水域达到Ⅲ类。“我们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内源污染等治理的痛点难点作出规定,严禁修筑围堤围埝,限制审批新增入河排污口,并积极探索生态清淤、科学利用芦苇蒲草、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治理新路径,确保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杜海说。
着眼千年大计,条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更加突出前瞻性、引领性。周英介绍,“一是标准更高,防洪标准按照二百年一遇设置,污染物排放标准严于国标。二是理念更新,借鉴国际国内先进经验,推动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建设,开展排水管网雨污分流,创新模式先行先试,打造生态建设的雄安样板。”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淀里的渔民已经尝到了甜头。立法消息传来,安新镇大张庄村渔民刘麦子乐得合不拢嘴:“水变干净了,十多年捞不着的鳑鲏鱼都回来了,要是以后有法撑腰,鱼肯定会越来越多!”
“历时一年多、五次审议,这在河北人大的立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目的就是确保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周英表示。(河北新闻网讯 河北日报记者 周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